优秀的共产党员,正是以自己纯洁的党性,保证了党在整体上的先进性
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共产党员,正是以自己纯洁的党性,保证了党在整体上的先进性。然而,党员纯洁的党性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也不是像置放在保险柜里一样可以不受任何外部影响并保持不变的。当前,在新形势下,由于外在环境的巨大变化,已经对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考验。而一些经不起这种新的考验、或对这种考验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的党员,就可能出问题;还有一些党员,虽然没有出大问题,但也会有一些党性不纯的现象表现出来。其具体表现有:
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目标,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以一种犬儒主义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一些党员忽视了自己作为一个先进政治组织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工作中不思进取,生活中追求享乐,丝毫体现不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些党员群众观念淡漠,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不了解群众疾苦,不关心群众痛痒,不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甚至在关键时候与民争利;一些党员不把主要心思放在工作上,整天沉溺于各种交际活动之中,拉关系,找门子,甚至拉帮结派,认为有了关系就可以办到一切,并以此为荣耀,把许多非常庸俗的市侩习气带到党内;一些党员利欲熏心,见利忘义,为一己之私利放弃原则,利用职位之便,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各种损失;一些党员不读书、不学习,不注重自身修养,生活情趣低俗,经常出没于灯红酒绿之中,混迹于声色犬马之场;一些党员以“好人”自居,对各种明显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批评、不纠正,不愿得罪人,明哲保身,甚至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对一些错误的东西也采取无原则妥协的态度;一些党员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随意放任自己,对组织决定不认真贯彻执行,本位主义严重,处理问题不顾大局,对上级指示敷衍塞责,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贻误工作,损害人民根本利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所有这些,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
少数党员不纯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的先进性
虽然这些党性不纯的现象只是发生在少数党员身上,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的先进性的体现,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党性不纯现象,还会直接损害广大群众利益,影响党的执政宗旨的贯彻和党的工作任务的完成,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提高党员党性的纯洁度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来实现。
党员的党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其性质和内在基本特征在党员个体或集体身上的具体体现。而党的性质和内在基本特征要体现在党员个体身上,就需要党员在组织内部经过长期的熏陶和浸染。如果组织内部长期没有相应的活动,没有经常性的组织生活,没有必要的组织引导、培训、锻炼,没有一种组织内部集体生活的感染与熏陶,那党员就不可能把组织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党内的组织生活,强化党员队伍的管理,引导和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完善党内关怀机制,推进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等等,都是要不断强化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党员对组织性质、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认同,使党员与党组织融为一体,在自己的行为中自觉体现党的组织性质和目标。当然,这种强化过程本身需要在实践中来完成,所以,我们在党的组织建设中重视党的组织实践功能的发挥,也对增强党员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在完成党的工作任务中,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会实现自己在党性锻炼方面的进一步升华。
思想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前提,思想理论上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党员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党性,来源于对各种重大问题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及在这种认识和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中国共产党过去的九十年,是经历了无数的坎坷、曲折、奋斗、牺牲的九十年,在党和它领导的事业遭受一次次巨大挫折的情况下,之所以还能一次次战胜挫折,转败为胜,转危为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党的领袖集团和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而这种信念的形成,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不懈地在党内进行思想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使党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党所为之奋斗的目标、对党所领导的事业的意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有了基本的甚至是透彻的理解,自然也就增强了党员工作的自觉性、严格要求自己的自觉性和抵御一切外来不利影响、保持自身党性纯洁的自觉性。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比起过去战争年代,比起过去计划经济年代,今天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对党内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但是要增强党性必须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一点在基本道理上仍是相通的。
如果缺乏相应的正确规范和引导,随波逐流,那就可能出现问题
严格说来,党员的党性并不是一种由外在强制性决定的东西,它是一种觉悟,一种内在的自觉。但是,这种觉悟,这种内在的自觉,却必须在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中来培养。特别是在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新的变化,党处在一个社会变革与转型的过程之中时,面对很多原来不曾遇到过的外在新事物,许多原来不曾遇到过的外界新诱惑,党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果缺乏相应的正确规范和引导,随波逐流,那就可能出现问题。我们讲党的制度建设,就是要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实践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我们党自身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合乎我们党的性质、有利于实现我们党的宗旨目标和任务的新的科学制度体系,为增强党员党性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有了好的制度环境,党员在这种环境中逐步地就会把外在约束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党员面对许多外在利益诱惑的考验时,这种外在约束会显得更为重要。
党性和党的作风,是内和外的关系。作为一个党员,他的党性就是他的作风的基础,他的作风就是他的党性的外部表现。也就是说,一个党员的党性状况直接决定着他的作风状况。如果仅从这点上看,与党性相比较,作风似乎是被动的、第二位的。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作风建设对纯洁党员党性更具有特殊意义。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人的行为固然受人的思想支配,但人的实践活动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的思想并使其发生变化。作为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党的作风建设就是在整体上对组织内部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提出合乎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总体要求。例如我们党所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等等,而且通过一系列组织手段来保证这些要求在实际中的落实。党员在落实这些作风要求的实践中,本身所经受的就是一种党性锻炼。我们党历史上著名的延安整风,正是从整顿党风入手增强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党性观念,从而成就了党的空前团结的一次非常成功的范例。
(作者为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 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