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参与社会管理
从《中国工会章程》对中国工会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中国工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群众性。阶级性方面,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国家重要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有参与社会管理的职能。群众性方面,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对象——会员和职工的代表,有着特定的工作领域和优势,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协调劳动关系,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推动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广大职工群众不但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工会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既要发挥好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主体作用,又要必须把广大职工团结动员起来,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
职工利益的表达和维护者——协调劳动关系
工会是职工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在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中,代表职工群体与社会协调利益关系,特别是向政府表达职工的利益诉求,谋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够体现和解决职工的利益要求;在微观的企业(单位)环境中,代表职工与企业协调利益关系。目前,劳资关系上存在的不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也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这种不和谐,除了利益冲突等涉及劳资关系的因素外,还有社会管理“角色”的设计、社会秩序冲突、社会控制失灵、社会民众心理、社会价值导向等非劳动关系的因素。因为法定职能要求,工会在关系职工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中,直接面对职工,面对社会各界。代表职工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调节,促使各方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寻求共识、达到和谐。
和谐社会的服务者——服务社会管理
构建和谐社会,使得社会事务的管理越来越社会化、法律化、规范化,大量的社会事务要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来承担。当职工和企业或政府发生利益矛盾甚至对立时,就需要工会参与协调,帮助解决利益矛盾。工会组织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安全“缓冲垫”、“减压阀”,缓冲劳动关系双方冲突,减轻社会压力,消除对抗因素,促进社会矛盾解决。同时,社会管理又离不开社会服务。工会作为最重要的群众团体,履行好自身职责,服务于广大职工群众,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管理”不是“管制”,为了服务而进行的管理才是科学的、合理的。社会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是以什么样的态度、理念、作风来履行社会管理职责。
基于上述认识,发挥工会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特殊作用,必须找准工会工作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切入点。
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工会参与社会管理体系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社会管理结构弱化,越来越多的人游离于“单位”之外,成为社会管理结构的“盲区”。工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游离于“单位”之外的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
组织职工建功立业,健全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平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工会的中心工作就是要围绕这一主线开展工作。一方面,工会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主体之一,必须组织引导职工群众坚定地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团结动员职工群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创造深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职工群众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对象,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群众基础,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需要。
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发挥工会参与社会管理职能。劳动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代表,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就要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来协调劳动关系,为此,关键要建立健全维权机制。
——2011年08月30日09:32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