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横向生态?;げ钩セ啤?。此前,党的二十大报告已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げ钩ブ贫取?。今年4月,《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公布并将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上首个专门针对生态保护补偿的法规,标志着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法治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生态保护补偿是指通过财政纵向补偿、地区间横向补偿、市场机制补偿等机制,对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开展生态?;さ牡ノ缓透鋈擞枰圆钩サ募だ灾贫劝才?,可以采取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多种方式。
几十年来,我国生态?;げ钩ブ贫却游薜接?、从小到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生态?;し矫嫒〉昧讼灾尚А5枪サ纳;げ钩セ埔泊嬖谝恍┪侍?,比如纵向生态补偿标准不一、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进展缓慢、市场化多元化生态?;げ钩セ粕形唇⒌??!渡;げ钩ヌ趵返墓迹植沽松;げ钩チ⒎ㄈ笔У牟蛔悖晟谱菹蛏;げ钩セ啤⒔∪嵯蛏;げ钩セ啤⒔⑹谐』;げ钩セ铺峁┝朔梢谰莺托形娣?。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显著
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八项制度之一,生态?;げ钩サ闹贫冉ㄉ枳钤缡加?998年建立的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更多领域。截至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げ钩セ疲哺前ㄉ?、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和水生生物资源、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态环境要素在内的八大领域。同时,跨区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取得积极进展,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机制得以不断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げ钩プ式鹜度肓Χ炔欢霞哟?,每年各类生态补偿政策资金超过2000亿元。全国共划定国家级公益林18.67亿亩,中央财政每年下达补偿资金约170亿元,同时各省还建立了省级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我国从2008年起设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数量从2008年的221个增加到目前的818个,中央财政安排的补偿资金从最初的6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061亿元,平均每个县市区1亿多元。
全面持续的大力投入,使得生态?;こ尚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げ钩サ戎贫仁刮夜指哺锹什欢咸岣?,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显著提升了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得益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生态综合补偿制度,我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和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显著提高。
完善纵向生态?;げ钩ブ贫?/span>
纵向生态保护补偿指的是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开展重要生态环境要素?;さ牡ノ缓透鋈?,以及在依法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さ氐壬δ苤匾蚩股;さ牡ノ缓透鋈?,予以补偿。
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考虑生态功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保护成效等因素确定补偿水平,加快建立反映生态功能状况的差异化补偿标准,结合中央财力状况逐步增加相关地区转移支付规模。实施以财政奖补为主的生态综合补偿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生态?;ず煜咔?,根据生态效益外溢性、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点,加大对生态?;ず煜吒哺潜壤细叩厍闹С至Χ龋握丈芳壑岛怂憬峁?,完善生态?;ず煜咔蛏钩プ式鸱峙浠?。
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さ靥逑瞪;げ钩セ?,对开展自然?;さ乇;さ牡ノ缓透鋈朔掷喾旨队枰圆钩ィ葑匀槐;さ乩嘈?、级别、规模和管护成效等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规模。着力构建以生态综合补偿制度为主导的生态补偿制度体系,对相关县市实行生态综合补偿。加强对生态?;げ钩プ式鸬募喙埽式鹩τ畔扔糜谧匀蛔试幢;?、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等。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成效考核评价机制和标准,严格开展相关考评。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横向生态?;げ钩ブ傅氖巧芤娴厍肷;さ厍嗣裾ü痰确绞浇⑸;げ钩セ?,开展地区间横向生态?;げ钩?。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重点是解决跨省跨区协商难、横向补偿推进慢等问题。在长江、黄河全流域,新安江、西江等重要流域,南水北调等重大引调水工程水源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建立健全跨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开展跨区域联防联治。综合考虑生态产品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在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时,将出入境断面的水质和水量监测结果等作为重要的依据。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推动耕地?;げ钩ケ曜加敫刂柿俊⑹考案厣低潮浠认喙夜常吵锔乇;し掷嘧ㄏ畈钩ズ妥酆舷钅坎钩ァL剿饕斓乜⒉钩ツJ?,在生态产品供给地和受益地之间相互建立合作园区,建立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等多种补偿方式,健全利益分配和风险分?;?。严格规范生态?;げ钩プ式鸬氖褂梅段?,对?;こ尚Ы屑喽狡兰?。
建立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的目的是?;ず透纳粕肪?,加强和规范生态?;げ钩ィ鞫鞣讲斡肷;さ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其关键是推动形成生态环境?;ふ呤芤妗⑹褂谜吒斗?、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
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市场化生态补偿,形成多元化资金来源,建立可持续融资机制。做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有效衔接,鼓励社会力量以及地方政府按照市场规则,通过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建立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水权、碳汇权益等交易机制,推动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交易规则。鼓励地方政府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统筹生态领域转移支付资金,通过设立市场化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支持基于生态环境系统性?;ば薷吹纳芳壑凳迪止こ探ㄉ?。引导社会资金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保护补偿基金,探索通过发行企业生态债券和社会捐助等方式,拓宽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渠道,依法有序参与生态?;げ钩ァR婪笆惫;?/span>补偿工作情况,由审计机关依法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宋昌素:中央党?!补倚姓г骸诚敖叫率贝泄厣缁嶂饕逅枷胙芯恐行难芯吭?/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