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崇荣,男,土族,1975年2月生,无党派,哲学博士。现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兼任青海省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青海青联副主席等职。先后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青海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长期致力于青海民族宗教等领域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在省内外民族宗教学和民俗文化学等领域产生了一定学术影响。独立、合作出版《青海民间信仰》等学术著作10部;主持完成《昆仑文化与中华文化复兴》《藏传佛教在港澳台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态势研究》《藏传佛教在全球传播及互动态势研究》等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一般项目和省部级项目7项,3项分获优秀、良好等级;作为主要承担人合作、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多项获优秀等级。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民族报》《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大学学报》《青海民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民族》《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等报纸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和报告80余篇,其中30多篇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北京大学学报》等期刊全文复印或观点摘编。
主持或合作完成各类研究报告和资政建议40余篇,其中近20篇智库报告和资政建议得到时任中共青海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部分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部分成果还获首届青海省民间文艺奖?民间文艺优秀研究成果、青海省优秀调研报告等评奖一等奖、二等奖等10余项。此外,其负责民族宗教所工作期间,部门连续9年被评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先进部门,2019年被评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著作、教材类
成果名称 | 出版 | 日期 | 承担 |
青海导游词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2001.6 | 参与 |
中国民族人口(二) | 中国人口出版社 | 2003.10 | 参与 |
土族卷——大庄村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3.6 | 合作 |
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 | 民族出版社 | 2004.7 | 参与 |
玛沁县·藏族卷 | 民族出版社 | 2006.4 | 合作 |
土族卷—互助县 | 民族出版社 | 2006.12 | 合作 |
镜鉴——青海民族工作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回顾 | 青新出(2007)准字第93号 | 2007.8 | 参与 |
青海民间文化新探 | 民族出版社 | 2008.7 | 合作 |
三江源文化通论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2009.8 | 合作 |
土族民间信仰解读——地方性信仰与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 | 甘肃民族出版社 | 2009.4 | 独立 |
中国节日志?春节(青海卷)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4.15 | 合著 |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互助土族自治县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5.5 | 合著 |
青海文化知识读本 | 青海民族出版社 | 2015 | 合著 |
中国节日志·土族青苗会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16.7 | 合著 |
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读本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2016.9 | 副主编 |
青海民间信仰——以多民族文化为视角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6.3 | 专著 |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路径探索——以玉树藏族自治州实践为例 | 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 | 2018.10 | 合作 |
高原彩虹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 2020.6 | 主编 |
论文类
成果名称 | 登载 | 日期 | 备 注 |
土族学研究回眸——语言文字部分 | 中国土族 | 2001年冬季号 | 独著 |
浅析土族民间文化中的多重宗教信仰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2(5) | 独著 |
浅论土族“纳顿节”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3(2) | 第二作者 |
乐都县退耕还林还草调研报告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1(4) | 独著 |
浅释民和土族村庙中的“装脏”仪式 | 青海民族研究 | 2004(2) | 独著 |
浅谈土族传统教育 | 青海民族研究 | 2003年秋季号 | 第二作者 |
关于土族习惯法及其变迁的调查与分析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 2005(1) | 独著 |
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中的蛙崇拜 | 《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首届全国民族文化论坛论文集》民族出版社 | 2005.1 | 独著 |
用先进文化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 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1(2) | 独著 |
关注西部大开发对促进民族关系的作用 | 党的生活 | 2001(1) | 第二作者 |
关于对土族习惯法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 青海法学 | 2004(3) | 独著 |
对汉藏边界汉族民间信仰中神祇和仪式的田野调查——以乐都县中坝乡为例 | 青海民族研究 | 2006(4) | 独著 |
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 中国土族 | 2006年秋季号 | 独著 |
百年来土族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7年第1期 | 独著 |
守望远逝的精神家园——黄河上游特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 西北民族研究 | 2007(3) | 第二作者 |
关于土族民间信仰与习惯法的人类学分析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 2007(2) | 独著 |
守望精神的家园——土族、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调查 | 中国土族 | 2007年冬季号 | 独著 |
濒危的民间戏剧——青海河湟地区皮影戏艺术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8(2) | 第二作者 |
土族民间信仰中的神衹与仪式——对民和土族村寨保护神信仰及相关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 2006(2) | 独著 |
村落中的信仰与仪式——土族民间信仰宗教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5(6) | 独著 |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 《2005年当代文艺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06 | 第二作者 |
多元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变迁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 2008(2) | 独著 |
土族民间信仰中的祭祀圈与信仰圈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 2008(4) | 独著 |
发挥学科优势 打造学术高峰——青海院积淀深厚的藏传佛教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2008.8.7 | 独著 |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共同构建大美青海 | 青海日报 | 2009.3.9 | 独著 |
土族法拉“发神”的宗教人类学解读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 2009(2) | 独著 |
民间信仰、习惯法与生态环境 | 青海社会科学 | 2009(4) | 独著 |
河湟汉族、土族“猫鬼神”信仰的民族学解读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 2010(1) | 独著 |
元明清在青宗教政策启示 | 青海社会科学 | 2010(1) | 独著 |
青海藏族传统生态观念对保护草原环境的启示 | 西部时报 | 2009.10.13 | 独著 |
加强民族团结 推动藏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青海日报 | 2009.8.23 | 独著 |
土族民俗旅游开发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报告》(2008) | 2009.7 | 第一作者 |
密教护法神吉祥天女在青藏高原多民族民间信仰中的流变 | 首届中国密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0.4 | 独著 |
明清时期土族传统社会管理体制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 2013(2) | 独著 |
昆仑文化 | 格尔木 | 2017.1 | 独著 |
探寻中华之源 传承昆仑文化 | 格尔木 | 2017.1 | 合作 |
打造青海特色文化品牌昆仑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 格尔木 | 2017.1 | 合作 |
青海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研究 | 青海社会科学 | 2017(2) | 合作 |
青海乡村社会民间信仰与社会控制 | 青海社会科学 | 2017(3) | 合作 |
青海民族宗教工作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 青海统一战线 | 2017(3) | 合作 |
习近平民族理论思想研究 | 青海统一战线 | 2017(5) | 合作 |
三种视野下推进青海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 | 青海民族宗教研究 | 2017.6 | 独著 |
建设更加和谐的新青海 | 青海党的生活 | 2017(7) | 独著 |
青海藏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第九届西部五省区社科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院长联席会”参会论文 | 2017.11 | 第二作者 |
青海道教传播与多元宗教文化互动研究 | 首届西北道教论坛论文集 | 2017.12 | 独著 |
河湟流域多元宗教传播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 | “区域史视野中的甘青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8.11 | 独著 |
港澳台地区藏传佛教传播研究述评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 2019(4) | 第一作者 |
青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现状述略 | 青藏高原论坛 | 2020(3) | 独著 |
同心聚力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省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青海日报 | 2020.9.23 | 独著 |
河湟文化内涵特征及发展思考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 2020(4) | 独著 |
中国共产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青海日报 | 2021.8.16 | 第一作者 |
中国共产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中宣部等六部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2021年7月 | 第一作者 |
深刻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重大论断 | 青海日报 | 2021.9.27 | 第一作者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民族 | 2021.9 | 第一作者 |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文坛瞭望 | 2021.1 | 第一作者 |
课 题 类
成 果 名 称 | 课题类型 | 日期 | 承担 |
多元文化背景下多民族民间信仰互动共享与变迁研究 |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J018) | 2012.12 | 主持 |
青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 2008年青海省社科项目(批准号:08038) | 2010.12 | 主持 |
黄河上游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研究 | 2006年国家社科项目(06BMZ021) | 2009.8 | 第二参与人 |
青海省东部农区退耕还林还草调研报告 | 2000年青海省社科项目 | 2003.3 | 执笔 |
青海各民族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环境的历史经验研究 | 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2007JJD770104) | 2010.10 | 参与 |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互助县·土族卷》、《玛沁县·藏族卷》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 2005 2006 | 第二作者 |
西部大开发与青海少数民族优势产业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1BMZ015) | 2003.10 | 参与 |
解放初期青海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 | 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2019.12 | 合作 |
国家重大课题“昆仑文化与中华文明”·子课题“昆仑文化与中华文化复兴”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020§J007) | 2020.1.17 | 主持 |
抗疫时期青海文旅产业休克、复苏和发展研究 | 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新型智库项目(ZK20002) | 2020.4.30 | 主持 |
藏传佛教在全球传播及互动态势研究 |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9XZJ008) | 2021年9月26日 | 主持 |
调研报告类
成果名称 | 登载 | 日期 | 承担 |
民族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性个案研究 | 青海研究报告 | 2006(18) | 执笔 领导批示 |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个案研究 | 青海研究报告 | 2007(18) | 执笔 |
三江源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措施研究 | 青海研究报告 | 2007(32) | 执笔 |
打造青海节庆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建议 | 青海研究报告 | 2007(33) | 第四作者 |
整村推进应注意保护乡土建筑文化 | 进言 | 2006(33) | 独著 领导批示 |
对进一步发展果洛州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 进言 | 2006(61) | 执笔 |
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子女异地就读实行双语教学的建议 | 进言 | 2006(69) | 执笔领导专门面谈 |
对我省节庆活动的几点建议 | 进言 | 2006(70) | 执笔 |
嘉那嘛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进言 | 2007(34) | 执笔 |
三江源地区对入境旅游者暂收生态保护费的建议 | 进言 | 2007(32) | 独著 领导批示 |
维护青海藏区稳定的一些思考 | 青海研究报告 | 2008(8) | 执笔 领导批示 |
中国共产党处理藏传佛教问题的探索与启示 | 青海研究报告 | 2011年6月7日 | 执笔 领导批示 |
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央和地方政权在青宗教政策之得失 | 青海研究报告 | 2008(20) | 独著 |
对促进青海多民族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对策建议 | 青海研究报告 | 2009(17) | 第二作者 |
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研究报告 | 青海研究报告 | 2013(15) | 第三作者 |
现阶段青海的发展矛盾与实现“改革红利”问题研究 | 青海研究报告 | 2013(17) | 第四作者 |
青海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价值研究 | 《2014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4(2) | 第三作者 |
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研究报告 | 《2014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4.2 | 参与 |
青海省少数民族党外知识工作研究 | 青海研究报告 | 2015.9.24 | 三人合作 |
青海道教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 青海研究报告 | 2015.9.29 | 二人合作 |
藏羌彝走廊视野下青海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 2016(5) | 第二作者 |
青海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调研报告 | 2017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 2016.12 | 第二作者 |
影响青海藏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与对策建议 | 青海藏区要情 | 2017(2) | 第一作者 |
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 《2017年青海人才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 2017.9 | 第一作者 |
促进青海藏区民族关系和谐的几点建议 | 舆情信息 | 2017.5 | 第一作者 |
当前西部宗教对社会影响加深的几个热点问题 | 舆情信息 | 2017.11 | 第一作者 |
共和县境内吐谷浑王城伏俟城考察记 | 中国土族 | 2018.12 | 独著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藏思想研究 | 青海党的生活 | 2018.12 | 合作 |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功实践与经验启示 | 《伟大的变革》社科文献出版社 | 2018.12 | 独著 |
青海民族地区信教群众宗教负担现状及对策建议 | 青海研究报告 | 2019(1) | 第二作者领导批示 |
推动青海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思考与建议 | 青海研究报告 | 2018(7) | 第二作者 |
党建引领涉藏县域治理创新考察——以果洛州玛沁县“十化”党建活动为例 | 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社科联《决策参考》 | 2020(6) | 独著 领导批示 |
青绣文化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 | 2019年度全省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二等奖 | 2020.7 | 主持 领导批示 |
同德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 省委统战部委托课题,后改名为《涉藏县基层社会治理考察》刊发于《社科研究参考》 | 2020(3) | 第二作者 |
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与对策 |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智库要报 | 2021年11月11日 | 主持 领导批示 |
对河湟文化内涵特征及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 《社会研究参考》(内部) | 2021年第1期 | 独著 领导批示 |
关于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青海研究院”的规划等系列材料 | 内部专报 | 2021年2月27日 | 执笔 领导批示 |
成果名称 | 成果 形式 | 奖项 | 日期 | 承担 |
《土族卷——大庄村》 | 专著 | 青海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 2006年 | 第二作者 |
西部大开发与青海少数民族优势产业研究 | 课题 | 青海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 2006年 | 第三作者 |
关于土族习惯法及其变迁的调查与分析 | 论文 | 青海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 2006年 | 独立 |
守望远逝的精神家园——黄河上游特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 | 青海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 | 2009年 | 第二作者 |
青海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调研报告 | 研究报告 | 2016年度全省优秀调研报告优秀奖 | 2017.10 | 第二作者 |
习近平总书记治藏方略研究 | 论文 | 第四届“江源评论”大奖赛?理论奖一等奖 | 2019.8 | 第二作者 |
青海藏区杰钦修丹信仰分歧对策思考 | 研究报告 | 2018年全省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一等奖 |
| 第二作者 |
新中国70年来我党治理藏传佛教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 论文 | 青海省社科界“壮丽70年 阔步新时代”理论研讨会一等奖 | 2019.9 | 第二作者 |
新中国70年来我党治理藏传佛教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 研究报告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 | 2019.9 | 第二作者 |
青海民间信仰——以多民族文化为视角 | 专著 | 青海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18.4 | 第一作者 |
藏传佛教文化在港澳台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态势研究 | 研究报告 | 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一等奖 | 2021.1 | 第一作者 |
青海民族地区信教群众宗教负担现状及对策建议 | 研究报告 | 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21.1 | 第二作者 |
青绣文化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 | 研究报告 | 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三等奖 | 2021.1 | 第二作者 |
关于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相适应的调查研究 | 研究报告 | 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 2021.7 | 第三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