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为中国推进“双碳”目标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科学院丁仲礼院士曾提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构建一个由“电力端”“能源消费端”“固碳端”组成的“三端共同发力体系”。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迅速且潜力大、降碳减排成效显著、固碳增汇优势明显,“三端发力”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推动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青海贡献”意义重大。
电力端
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0亿吨标准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者合起来占比接近85%,其中碳排放因子最高的煤炭占比接近70%。碳中和的第一要务,是要将电力及热力供应端的以煤为主改造发展为以风、光、水、核、地热等清洁能源为主。所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能源供给源头降低碳排放,青海最有优势、也最应该担起这份重责。近年来,青海清洁能源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包括:能源供需清洁化水平全国领先、首条百分百清洁能源特高压外送通道投运、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持续发展、技术突破引领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塔拉滩模式”贡献了生态环保新方案。但受发展阶段、政策布局、技术水平等因素限制,清洁化电力端发展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弃电比例较高。青海新能源装机增速年均超过58%,新能源装机已经达到负荷的3倍,本地电网供需严重不匹配。在外送市场增量不确定的情况下,2023年前8个月,青海弃风率4.9%,弃光率8.6%,均排在全国前5位。二是调节能力欠缺。青海新能源“光大风小”的发电特性与用电规律还很不匹配,可调节常规电源装机不足40%,季节性“冬枯夏峰”与日内“日盈夜缺”现象严重,导致极度依赖省外煤电进行调节。三是绿电价值低估。青海新能源上网电价属全国最低,通过特高压通道外送的新能源电力落地电价普遍低于当地火电基准电价,省间购电和送电价格倒挂。四是输电通道不畅。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两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送出断面受限电力较多,电网建设审批投运远滞后于新能源项目建设周期,绿电汇集输送过程中“卡脖子”问题仍将持续。
针对电力端存在的这些难点,下一步青海在先行先试过程中,建议着重推进以下工作。一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做好省部共建协调沟通,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支持青海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上调新能源平价上网电价、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二是着力攻克清洁能源关键技术。重点关注空气储能、熔盐储热,绿氢+氢冶炼,柔性交直流输电、火电碳捕集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集成微电网独立运行系统等技术开发及应用。三是推动多能互补发展。积极向国家层面申请,批准青海适度新增以燃煤电厂、燃气电站为主体的一定规模的清洁火电项目,依托格库铁路推动疆煤入青,将电站地点规划在海西州,确保青海电网具有足够的调峰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能源消费端
我国工业碳排放约占年均总排放量100亿吨的68%,如此之高的占比是由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所决定的。在能源供给清洁化进程中,能源消费端,即钢铁、化工、有色、水泥、建材等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用能和交通、建筑用能必须逐步以绿电、绿氢、地热等替代煤、油、气的使用,最终实现以工业为主导的全社会领域的节能降碳。“十三五”期间,青海碳排放强度降幅居全国首位,低碳循环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青海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因此,在能源消费端降低化石能源依赖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一是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偏短。青海形成的以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是全省GDP的主要贡献者,也是碳排放的主导者,产业结构对化石能源依赖偏大、耗能偏高。二是对农业碳排放的关注度不高。青海生态畜牧业还处在畜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养殖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生态效益低。同时,畜牧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底数不清,排放核算方法不成熟。三是先进低碳技术“高原反应”效率下降。氢能+电力+煤炭的混合型炼钢、绿氢和二氧化碳合成制备甲醇技术等低碳技术已开展示范应用。但青海平均海拔4005米,平均空气氧含量58%以下,电机、传动等机械效率比平原地区降效10%以上,利用同样的技术装备生产相同的产品多耗能10%左右,碳排放量也会相应增加。四是“双控”指标给降碳减排带来现实困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中,明确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从能源消费总量中扣除,但仍纳入能耗强度考核,在核算能耗强度时仍按照火电系数折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其客观推高了青海的碳排放总量。
针对能源消费端存在的这些问题,今后在“双碳”先行先试过程中,建议着重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制定完善“双碳”配套政策制度。全面、客观地评估2022-2030年的碳排放总量,制定“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政策制度。二是构建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着力构建“3+3+4+10”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资源深加工等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推进冶金、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工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大型畜牧养殖场减排固碳综合示范工程和种养结合农业减排科技示范项目。三是加强零碳产业数字化工程示范。以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一区两园)为试点构建示范应用,实现碳指标、碳排放监测分析,搭建基于能源物联的“双碳”分析管控云应用平台,实现全州企业全覆盖、信息全接入,提供精准、智能碳服务。四是积极推动能耗双控改革政策的优化与完善。加强与国家层面的沟通与对接,加快落实将“十四五”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不再计入能耗总量的政策,并对支撑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晶硅、光伏组件等生产企业,给予差别化的能耗、碳排放考核方式。
固碳端
无论“电力端”和“能源消费端”如何发展,受限于化石能源消费无法绝对清零,在技术上要达到零碳排放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为抵消“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必须用各种人为措施将其固定下来,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生态建设,还有碳捕集之后的工业化利用,以及封存到地层和深海中。作为全国巨大的碳汇盈余地,青海近年来坚定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战略,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效显著,叠加气候暖湿化明显的自然因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固碳增汇能力不断提升。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固碳端层面必须面对一些新的挑战。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带来诸多挑战。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频发,青藏高原温升加快,青海水资源整体增加、湖泊扩张、植被整体有所改善。同时也存在旱涝灾害频发、冰川消融、冰储量减少、冻土退化等风险,对水资源安全和固碳增汇形成潜在威胁。二是高寒草地碳汇功能仍需提升。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源、碳汇功能受其动物群落结构控制,过度放牧是引起高寒草甸碳流失的主要因素。碳汇管理目标是在科学核定草地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放牧,同时加大退化草地的治理,以恢复碳汇功能。三是现有环保队伍支撑能力不足。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服务机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碳排放核算核查方面的技术和人才支撑,碳排放数据质量及管理能力亟待提升。四是碳汇交易体系尚需完善。碳排放登记、查询、交易、托管、融资、披露、培训等在内的“一站式”碳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尚未建立,林草碳汇多元化、市场化价值实现机制还未形成,碳金融产品赋能不够,制约着全省碳汇交易发展。
针对固碳端存在的这些问题和挑战,今后在“双碳”先行先试过程中,固碳端方面要不断挖掘固碳增汇潜力,建议在科研、制度、体制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一是强化气候变化领域科学研究。完善生态气象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加大区域气候变化及生态变化关系研究,联合开展多学科技术攻关,开展本地化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研究,以客观反映高原地区碳排放实际情况。二是提高草地固碳增汇能力。适度放牧,维持草地碳库稳定性,围栏封育,增加草地固碳量,治理退化,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碳增汇,改善植被,建设高碳汇人工草地。三是构建三江源国家碳汇储备区。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提前谋划,将碳汇储备区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内容,统筹谋划碳汇储备区建设与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向耦合。四是积极推动碳交易市场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在开展青海碳汇资源量摸底调查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测量方法和标准规范,开展青海林业碳汇、清洁能源自愿减排项目建设开发和项目储备,积极探索与省外碳交易机构的合作机制,推进青海自愿减排项目上市交易。推动完善“绿电”交易规则,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碳信托、碳基金、碳债券等碳金融产品。
(作者:孙发平,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礼宁,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