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要闻 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社科院快速发展之路——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宗福
探索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社科院快速发展之路——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宗福
浏览:18626 来源:本站 作者:未知 时间:2013-06-01

?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天地和发展空间。科学决策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地方社科院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在党委政府的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青海省社科院以科研为先导,坚持管理强院、专家治院、开门办院的思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智库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先后获得了青海省委“全省优秀领导班子”、“全省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理论工作先进单位”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近日,记者对青海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赵宗福教授进行了专访。

努力建设新型智库

《中国社会科学报》:赵院长,您好!建设新型智库是社科院面对新形势发展需要而必须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转型,请问您在担任院领导后的在推动贵院转型中有哪些战略思考和举措?

赵宗福:社科院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其功能决定了其社会责任。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深水区和关键期,要建设新型智库,社科院必须先给自己革命。2008年我履职伊始,首先提出了强化服务意识、开放意识、学科意识、精品意识、人才意识“五个意识”;处理好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对策建议的时效性与学术价值的永久性的关系、管理岗位与科研工作的关系、本院工作与全局环境等“四个关系”的办院思路,并据此提炼出“厚德笃行、科学创新、探求规律、经世咨政”的院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针,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青海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经济社会调查、学术交流与理论宣传,为国家发展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问贵院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是如何发挥智库功用的?

赵宗福:作为党委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我们在认真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科学方法的前提下,坚持在学术研究之中自觉运用党的主张、党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积极发挥学术的先导作用,为党和政府分忧解愁。2010年玉树4·14地震发生后,院党组快速反应,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在积极向玉树灾区捐赠款物的同时,结合本院实际,实施智力救灾。按照现任省委书记、时任省长骆惠宁同志的指示要求,将玉树防灾抗灾和灾后重建作为重点研究课题,选题立项,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编发《决策视野》11期,完成《青海研究报告》1期,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时任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在我院报送材料上批示:“玉树地震后,社科院组织专家学者,及时搜集和编发国内外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为顺利推进玉树抗救灾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骆惠宁同志也作了重要批示,对我院报送的有关恢复重建的材料和为灾区重建设所作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院着眼于把社科院建设成为青海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基地、改革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基地、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开展省情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参加学习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理论研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全力打造新型智库。为配合省委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院党组结合我院自身特点,组织和抽调科研骨干、专家学者深入学校、部队、厂矿企业、党政机关、农村广泛地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和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青海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院党组随即组织开展了“树立青海意识”的专题研究和学习讨论,对“青海意识”的内涵与实质进行了分析解读,大力倡导和宣讲“青海意识”,为“青海意识”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做出了积极努力。与此同时,院党组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一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出谋划策。

此外,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方面我院做了新尝试,通过智力帮扶、人文关怀、搭建市场平台等形式,多层面、多视角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在全省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中,我院在积极设法争取资金和物质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智力帮扶作用,牵头成立了课题组,先后完成了《白土庄村发展规划》和《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隆台村发展“城郊都市型”农业的调查与思考》两篇专题研究报告,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省党政军企合作共建领导小组还将《白土庄村发展规划》全文印发至全省,要求有关部门学习借鉴我院援助共建经验和作法,帮助援建村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我院还组织科研人员通过参与省委重大会议文稿写作和专项课题调研,向党报党刊投稿撰文,参加专题理论研讨,接受电台、电视E台等媒体的专访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充分发挥了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极大地拓展了社科院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不断推出高质量学术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贵院提出科研工作要“追求卓越,锐意创新”,请介绍一下取得了哪些成就?

赵宗福:科学研究是社科院的核心工作,不断推出高质量并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成果,是建设新型智库的重要内容。我们科研工作提出,追求卓越,讲求的是品质;锐意创新,彰显的是真知。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科研工作主要取得了一下成绩:

一是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共进,就青海文化名省建设、生态保护、民族经济发展战略、藏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等作为主攻方向和研究重点,从中选取科研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生产了如《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中国三江源区生态价值及补偿机制研究》、《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关于昆仑文化作为青海省标志性文化的思考》、《中国西部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中国藏区反贫困战略研究》等一批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优秀科研成果,一大批优秀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采纳,一批成果被《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大复印资料》等高端学术报刊上摘登刊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是充分发挥智库功用,在全力打造《青海研究报告》、《青海经济蓝皮书》这两个应用研究平台的同时,院党组于2009年创办了《决策视野》,为省委省政府领导提供服务,及时提供相关对策和前沿理论。《青海研究报告》、《决策视野》刊载的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吸纳和采用提出的对策建议,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措施。2012年,我院对《青海经济蓝皮书》进行了全面改版,使其真正成为一部综合性研究型的报告集成,并由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我院还编撰完成了《青海时政手册》,该手册以其内容的权威性、完备性和便于携带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干部的广泛好评。

三是固本强基,着力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院党组鼓励提倡在高端学术刊物发表理论成果,出版有学术价值的精品著作,坚持“国家课题争数量,省级课题争重点”,精心策划,反复论证,积极扶持,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2008年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寥寥无几、立项率较低的情况,青海社科院党组一方面积极设法加大科研队伍建设投入和激励力度,着力提高科研人员学历结构层次,另一方面注重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多项科研管理制度,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申报时创造性地纳入申报文本设计论证环节,使文本格式趋于规范,文本质量显著提高。自2008年以来,青海社科院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和立项率迅速提升,目前共获批国家项目38项,全院有3/4以上的科研人员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在青海省第八次和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我院共荣获18个奖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获得的一、二等奖项数量和获奖比例居全省各参评单位之首。院刊《青海社会科学》以其严谨的办刊风格和过硬的编校质量在3年内连续两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2012年,《青海社会科学》成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名单,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40万元,成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学术期刊。

四是为提升科研实力,立足学术前沿,坚持开门办院,不断拓展交流合作渠道,积极承办大型学术研讨交流会议,拓展学术影响力。2008年以来,我院与相关学术机构和部门成功举办了“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国际学术论坛”、“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人文视野下的高原生态国际学术研讨会”、“昆仑神话的现实精神与探险之路国际学术论坛”、“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首届“中国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高端学术会议。这些学术会议的举办,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推介大美青海,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我院还多次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院举办专题讲座,为科研人员拓展理论视野,促进立足学术前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钩下连里应外合推动开门办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开门办院方面,贵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赵宗福:我来院工作之初,感觉社科院的交流开放力度亟待加大,视野还需进一步拓展,于是提出,开门办院,实行“上钩下连,里应外合”,“上钩”就是要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知名高校、权威学术机构加强工作联系,开阔学术视野;“下连”就是要和地方党委协作,增进合作往来。“里应”就是要与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建立良好关系,提升我院的科研水平,“外合”就是要与国外学术机构、高校、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努力把握学术前沿动态。我们以联办地方研究所、集中学习培训、挂职锻炼、外出调研、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选派干部职工出省、出境、出国开阔眼界,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近五年来,与50多个社科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交流关系。本院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前往美国、意大利、印度、日本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2008年,经过院党组的积极争取,在中国社科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院选派干部赴中国社科院相关部门挂任实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有力促进了我院工作。

2012年,我院开门办院取得重大突破,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协调沟通,最终促成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省委省政府就开展国情调查、共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等内容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同时,我院还积极与地方党委联系,与各地政研室合作,先后联合成立了海北藏族自治州地方研究所(省情调研基地)、海南藏族自治州地方研究所(省情调研基地)等五个地方研究所和省情调研基地,我院与这些地方研究所密切协同,相互配合,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建言献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互利共赢。

实施“心和工程” 为科研提供强力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报》:贵院连续3年获得青海省委“全省优秀领导班子”荣誉称号,请问贵院是如何在管理中“追求公平正义”,以为科研服务?

赵宗福:追求公平正义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关键所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实施“心和工程”为着力点,全力推进“文明社会科学院”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院机关党委、院工会、妇委会的职能,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举办了各种有益身心的文体比赛。二是是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扶贫济困,积极协助当地政府研究扶贫对策。三是关心爱护离退休同志,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除安排专人负责老干部工作,定期组织离退休同志到户外开展娱乐活动,适时通报我院工作情况外,还对异地安置的离退休同志进行了慰问探视。院党组还通过保留学术职务、邀请参加科研工作会议、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充分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的学术专长,有力推动了科研中心工作。四是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评选活动。五是重视民族团结。凡少数民族职工过节日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表达良好的节日祝愿。通过丰富多彩、有益身心的文体娱乐和学习交流活动,增进了干部职工的相互理解,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

二、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在坚持开好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专题报告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情况汇报会,办好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培训班的同时,着力强化班子自身建设,班子成员彼此坦诚相待,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决策。院党组坚决反对独断专行和搞“一言堂”,在大额资金使用、干部任用等事项上,认真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坚决抵制不作为和乱作为,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断提升。二是廉洁自律。我们反复强调,要“少吃官饭,多干实事,少说官话,多修官德”,厉行节约,勤俭为公,严格控制接待支出。

三、院党组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存在问题当作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着力点,遇到困难不绕行,碰到问题不回避,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消除分歧,化解矛盾,妥善解决关乎群众个人利益的遗留问题和实际困难,始终坚持行政后勤工作要维护群众利益,提供高效服务,要在管理、保障、服务、廉洁、务实、高效上下功夫,把行政后勤工作落在以科研为中心的高效服务上,把改善全院的工作环境和院容院貌作为行政后勤工作的着力点,力促行政后勤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四、根据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2009年,经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宣传部批准,院党组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认真制定竞聘实施方案,开展了处级干部职位竞聘上岗工作,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法律任职资格考试、笔试、面试、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程序,层层筛选,选拔任用了8名正处级领导干部,3名副处级领导干部。竞聘工作结束后,对未形成竞聘局面的处级职位,在进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后,将拟任的4名正处级干部人选和1名副处级干部人选报批任用。竞聘及任用的各个环节始终置于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真正做到了群众放心,上级满意。报名参加竞聘的干部有上有下,甚至有干部未被任命,但没有出现告状或闹情绪的现象,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高度评价。为那些能干事、想干事、有能力的同志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学术不端实行“零容认”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到任后大力倡导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和反对学术腐败,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收效。

赵宗福:淳正的学风和严格的学术规范是科研强院的根本保证。院党组提出:“要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搞好科研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要始终把廉政勤政作为科研人员的人生目标来抓,要始终把树立良好的学术行为,讲求学术诚信作为提高科研质量的保证来抓”。坚决反对和抵制浅尝辄止、投机取巧、心浮气躁的不良风气,坚决反对和抵制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粗制滥造的学术不端,积极倡导求真务实、潜心钻研、追求学术品质的治学态度,讲求有扎实的调查研究,有缜密的推理论证,有可靠的理论依据,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在刘延东同志《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一年,我们就率先倡议并组织制定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术规范的暂行规定》,积极引导科研人员将学术规范内化为职业行为准则,对学术不端“零容认”,实行“一票否决制”;刘延东同志的讲话发表后,我们组织全院科研人员开展了专题学习讨论,撰写了心得体会,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端正了学风,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青海省纪委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我院的做法在全省进行了推介。

对学术不端行为,我院始终采取高压态势,我们也从中受益,院里的学术成果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

(通讯员赵晓为资料整理给予了大力支持,图片由该院科研处提供) 2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