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项题为“青海多元民俗文化圈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以优秀等级结项,国内同行对其学术创新给予了很高评价;同时,“中国节日志·春节(青海省卷)”在评审中也得到专家好评,认为该成果“可谓研究调查其他传统节日文化的范本”。这两项课题的负责人,就是民俗学家、青海省社科院研究员赵宗福。
学海求索,成果斐然
屈指算来,赵宗福从事民俗文化学教学科研工作已有30多个春秋,在神话学、民俗文化学、地方文化史等方面著述颇丰,当地媒体常用“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等一长串头衔描述他,足见其在青海文化界的声望。
然而,很少有人知晓,成绩卓然的赵宗福年轻时也经历过如鲁迅般“读古书、抄古碑”的苦闷时期,屡遇挫折和阻力,所幸他坦诚大方的为人和深厚扎实的学养为中国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所赏识,并成为其得意门生。有了名师的教诲和指点,逐渐拥有了学科的理论高度和开阔视野,加之原本就深厚的功底,赵宗福做起学问来可谓如鱼得水。他和钟先生都喜欢古体诗词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一路行走在田野、沐浴在民俗的和风里,偶尔也可“阳春白雪”一番,可谓“心心相印”,其乐无穷。三年求知经历,让他学业精进,大放异彩,被授予首届“钟敬文民俗学奖”。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海人,赵宗福博士毕业时,放弃了留在北京名校的机会,毅然回到他挚爱的家乡,从事挚爱的专业研究。此后,他连续出版《青海民俗》、《昆仑神话》、《青海历史人物传》等著作,在《文艺研究》、《民间文学论坛》、《民俗研究》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26次荣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
田野深处,“花儿”烂漫
赵宗福对“花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情有独钟。早在1989年,就出版了著作《花儿通论》。这是学界第一部将“花儿”研究至于学科建设的目标上,试图构建“花儿学”理论体系的著作。这部著作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还被美国、台湾等地高校定为研究生选修教材。
当人们用疑惑的目光寻找当下“花儿”的现实语境时,赵宗福又将著作《青海花儿大典》及时推到了读者面前,对青海“花儿”的传承语境、文化形态、搜集研究、花儿会的文化个性及“花儿”歌手等进行了更为详尽地展现,深受“花儿”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好评。
蒙古族是否演唱“花儿”?青海各地的花儿会有何个性差异?这些问题,学界鲜有论及,却是赵宗福长久以来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田野调查,他在论文《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中谈到:“研究同一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重在把握其文化的个性。这一非常吃力的苦活,恰恰就是专业学者的学术任务。”而他,的确将这份力下到了实处。
探寻昆仑,推介地方文化建设
由于地缘优势和机缘巧合,赵宗福很早就从文化人类学和神话民俗学角度,对西王母神话进行了学理性研究。《论虎齿豹尾的西王母》等多篇论文的发表,初步形成他的昆仑神话研究体系。《昆仑神话》一书的出版,清晰勾勒出完整的昆仑神话体系与学术构架,其中,昆仑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主体等论断被学术文化界普遍引用。
赵宗福认为,昆仑文化是青海各民族文化的最佳概括,是青海的标志性文化。所谓昆仑文化就是以昆仑神话为源头、以昆仑山为标志的高原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昆仑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大美、神圣、神奇、神秘,已然成为地域文化的一种符号。他还从学理层面对昆仑文化的历史与当代价值及其在古今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作了精当的评估,认为昆仑文化最具国际性,是中华文化的母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除了理论探讨,他还策划举办了“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昆仑神话的现实精神与探险之路”等国际学术论坛,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赵宗福的不懈努力下,昆仑文化已成为青海省地方文化的定位和着力建设的文化品牌。
守望昆仑,情系西部文化研究
一名学者,可以将自己的专业做精做深,但要跨越一个或两个专业领域并把它们做好,恐怕是为数不多了。民俗学出身的赵宗福恰是这样的学者。在做民俗文化学研究的同时,他也在关注着青藏高原历史、文学的研究,《历代咏青诗选》、《历代咏藏诗选》以及五十多篇相关论文,使他成为青藏高原古典诗歌史研究领域成果最多、质量最高的学者之一;他的《青海历史人物传》,资料新颖、梳理系统、评价中肯,被称之为“比历史学还专业”的“著述范本”。
每年6月,当又一届研究生完成论文答辩,前来辞行时,赵宗福总会由衷地感慨:“我的生命有两种形式:一是儿女,他们是我肉体的延续,我得教育好他们;一是学生,他们是我精神的传承,我更要培养好他们。当我的孩子和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的栋梁时,我就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一个幸福的老师。”
赵宗福就是用这样的品格和坚守,塑造着自己生命的真谛,正如他的学生在诗歌里所唱:“我生命中的大昆仑/精神家园里恒久的光焰/您是离我最近的神话/在您神圣的叙事里/任何一颗尘埃/都有可能成为瑰丽的奇葩/而您/依旧用岁月书写着宽度/用智慧不断赋予自己新的海拔……”(记者 闻铮)
文章来源:人民网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