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本院要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浏览:11733 来源:本站 作者:未知 时间:2012-05-09

5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图为签字仪式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国产 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方筱筠)5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武寅,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福顺代表双方签署《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国产 摄

王伟光首先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签订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国社科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有着良好的合作经历,特别是近年来,在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国情调研等方面,双方的联系与交往更加密切和频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和陈奎元同志对与青海省委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高度重视,认为这是我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积极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步骤,是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地区腾飞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院省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深入了解和认真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丰富经验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为推进理论创造和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王伟光指出,当前,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气势恢宏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社科院将充分发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综合研究能力强的优势,认真履行合作协议,在学科建设、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国情调研、对外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青海社科界的联系与合作;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青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献计献策,添薪续火,助力增势,为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5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国产 摄

强卫对陈奎元副主席、王伟光副院长和武寅副院长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对青海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青海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各族人民和谐共处、亲如一家。现在,青海已经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殿堂,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为高层次研究人才高度集聚的综合研究中心,在研究和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青海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将进入一个经常化、机制化的新阶段,必将对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加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强卫表示,为保证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能落到实处,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切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省委省政府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第二,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省委省政府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特别是重点支持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涉及到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问题,以及重大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跟踪、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研究;第三,将更好地支持和充分发挥省社会科学院的作用。省委省政府将以协议的签署为契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整合青海全省的社科研究力量,积极探索地方社科院的发展之路。

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主持签字仪式。

5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青海省委省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主持签字仪式。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国产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黄浩涛,副秘书长、科研局局长晋保平,办公厅主任施鹤安,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张友云,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尹虎彬;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胡佩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永祥,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淡小宁、孙发平、苏海红等出席签字仪式。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合作内容包括:共同开展中国国情调查、青海省“四个发展”模式、多元民族文化、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加强情报信息交流;共建国家级重点学科;共同推进中国及青海的学术交流和国际人文交流;探索和建立学者互访机制和科研交流机制,共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互派科研及管理人员到对方学习进修、挂职锻炼等。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