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青海蓝皮书首发式在西宁隆重举行
蓝皮书系列又增新成员
5月7日,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青海蓝皮书 《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在西宁隆重发布。来自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作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打造的新的出版形态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壮大,皮书已经成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核心品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品牌,并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受到了决策层、学术界、媒体及各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2012年,皮书系列整体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部分重点皮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皮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当前,皮书不仅在国内掌握了相当的话语权,而且逐步被世界范围内的一些权威机构所认可,自2007年起部分皮书开始在国外的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在西方的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青海蓝皮书是皮书家族的新成员,它的编撰出版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和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12年青海蓝皮书从经济、社会等角度,围绕青海省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研究和探讨了2011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成就与不足,并对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政策建议。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2011年,青海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增速走在全国前列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物价涨幅回落,财政收支实现历史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
2011年,青海省完成生产总值1634.7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7.3%,第三产业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8069亿元,同比增长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1.8亿元,同比增长37.7%。全省总财力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5.4亿元,同比增长24.6%。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67.4亿元,为预算的93.5%,同比增长3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4.31亿元,同比增长3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4.85亿元,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3.3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08.47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9.3%。实现进出口总值92382万美元,同比增长17.1%。基于这一系列数据,青海蓝皮书对2011年青海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的基本判断是:经济总量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价格涨幅明显回落,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外贸形势逐步好转,总体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以及民生大幅改善的运行态势。
青海蓝皮书指出,2011年青海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发展形势趋稳。自2001年以来,青海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11年超过10%,其中2010年青海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特别是近5年来,青海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13.19%,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高3.07个百分点,为近20年来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2011年受国家超常规经济刺激政策力度逐步减弱及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等因素影响,青海经济增速较2010年的超高增速有所回落,但回落后的经济增速刚好位于近5年青海经济增长的短期趋势线附近,高出全国经济增速约4个百分点。由此表明,青海经济已初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回归到正常经济增长轨道。
第二,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持续影响和第四季度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青海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实施了支持工业发展十大综合措施,扎实推进“双百”行动。“双百行动”是青海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即在工业领域建设100个重点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100户重点企业,打造产业集取度高、关联性强、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市场主体。科技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总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以上。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据国家统计局月度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青海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8.29亿元,同比增长45.7%,增幅高居全国首位。全年青海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4.31亿元,同比增长34.2%,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7.74%。其中,76个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突破54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较大地改善了全省经济发展硬环境,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
第四,商贸旅游业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价格趋稳。2011年,通过大规模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旅游倍增计划”,提高“家电、农机、汽车下乡”补贴标准,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青海商贸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4.85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较上年提高1.84个百分点。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预测——
2012年,青海省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5.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关于2012年青海经济发展目标,2012年1月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做过预测: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10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国家规定目标以内,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方面继续取得新进展。这些目标预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现实可行性,但从主要考虑因素看,主要还是一种规范性目标,是对2012年青海经济发展应该达到的目标的一种计划。
青海蓝皮书从实证性角度分析,1990~2011年,青海经济平均增速为10.21%,年度之间平均波动1.24个百分点。可以认为,目前青海经济已进入平稳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已具有较好的惯性和内在连续性。在不考虑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下,用1990~2011年青海经济增长的数据建立自回归模型,即可对2012年全省经济增速作出较准确的预测。通过对数据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特征的分析,青海蓝皮书选择一阶自回归模型对2012年青海经济增长速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是13.01%,略高于政府的预期目标(通常政府的预期目标会偏保守)。如果考虑国际金融危机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我们将2009年、2010年青海经济增长出现异常波动的数值去掉,其余9年青海经济平均增速为12.65%,标准差为0.77%。预测结果也落在平均增速的标准差范围之内,表明预测结果与青海过去11年中正常年份所表现出的发展规律比较吻合。对于2012年青海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增长等其他指标,由于受政府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内在规律性不明显,难以通过历史数据对未来进行较准确预测。加之政府掌握大量相关信息,并拥有在发展进程中进行政策干预和灵活调控的有利条件,故政府的预测目标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也最可能接近实际发展结果。因此,对2012年全省经济发展的其他指标,青海蓝皮书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测目标为准。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
青海新能源未来发展优势突出
太阳能最具开发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风力发电日趋成熟,青海成为风机厂家争夺比较激烈的地方
蓝皮书指出,依托青海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坚强电网、便利交通、水电调峰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坚持特色与规模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培育特色优势新能源战略支撑产业,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大力开发风力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使青海成为国家发展新能源的重要研发基地。到2015年,青海省户用、光电建筑一体化(BIPV)、光伏照明等太阳能光伏系统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大型荒漠光伏并网电站装机达到近1100兆瓦,发电量占全省总发电量的5%,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风电装机150万千瓦;2020年将建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太阳能光伏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使新能源成为青海省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工业领域重要的支柱产业。
就太阳能而言,蓝皮书指出,青海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全省年太阳能辐射量为6700兆焦/每平方米以上,折合标煤1623亿吨,折合电量360万亿千瓦时,相当于龙羊峡电站年发电量的6万倍。太阳能产业具有广阔前景,开发利用潜力大。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柴达木盆地,全年日照时数为3553.9小时,是著名的“阳光地带”,最具开发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是国内建设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建立太阳能电力输出基地的优选区域。同时,青海具有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土地资源,荒漠和戈壁相对比较集中,广阔而平坦,无遮挡,地质、地形等条件非常适合建设光伏电站。青海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也受到国外企业的青睐,美国EMCOR执行副总裁王新桥称“青海是聚光光伏产业的福地”,西班牙埃菲玛正在青海为国电的一个光伏项目做8台高倍聚光HCPV样机的跟踪系统。国内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发展吉瓦级以上超大规模荒漠光伏高压并网电站的综合条件居全国首位。从近期来看,一是应借助国家实施的“金太阳”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机会,扩大太阳能发展规模,加快光伏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利用柴达木盆地“阳光地带”,把柴达木盆地作为青海新能源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建设柴达木盆地太阳能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二是围绕太阳能发电产业,加快以太阳能硅材料为主的太阳能光伏材料、光伏太阳能电池器件、太阳能发电设备组装与应用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太阳能完整的产业链。三是加大太阳能应用和推广力度,扩大覆盖面,加快推进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
从开发风力发电来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各地正在兴起风电建设热潮。青海省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大规模开发利用风能资源,既可以为青海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之路。随着这几年风机技术持续改进、青海电网不断发展、风电并网工作进展顺利,上网电价差不多0.61元/千瓦时,加上其他地方优质风电资源已被分割得差不多,大家把目光都转向了青海,青海开始成为风机厂家争夺比较激烈的地方。当前,青海已具备开发风电条件,应抓住时机,乘势而上,搞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青海的风能发展,尽快推进开发利用,在风能开发利用方面实现跨越发展。在风机制造方面,积极开展除垂直轴型之外的其他风电技术与青藏高原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研究和示范。此外,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青海加大风电的规模开发利用、提供“补充能源”、壮大本区域电网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青海社会管理创新成功试点,有效凝聚了社会发展的管理合力
完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正常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青海注重总体部署和统筹指导,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工作和重要动力。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构建和完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推进社会管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省委专门召开社会管理创新专题研讨会,提出“秩序和谐、群众和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的社会管理创新总体目标。
青海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9个省级综合试点地区和25个州(地)级综合试点地区,提出“深入抓点、集中促片、以点带面、推动全盘”的试点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制订方案,狠抓责任落实。同时,搭建社会管理平台,充分调动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有效凝聚了试点工作的整体合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创新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格尔木市和西宁市召开青海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总结推广综合试点工作经验。根据各地特点和实际,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不断加大典型经验的整合和推广力度。
在试点地区新经验、新模式的引领带动下,各地结合实际,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着重解决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紧紧把握以群众工作统揽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核心,着力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信访代理机制和大调解工作机制,不断畅通民意诉求的表达渠道,积极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全力维护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初步实现与群众点对点、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尽可能做到知民情、顺民意、化民怨、解民忧、保民安。
蓝皮书指出,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试点和推广,增强了政府对社会运行的总体把握控制能力;各种社会管理机制的初步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管理思路方法的稳定性;通过管理创新,切实延伸管理触角至基层,能够有效地把社会矛盾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青海各类教育迅速发展,“两基”通过国检掀开青海教育新篇章
加快社会发展,基础在教育。长期以来,青海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不断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集全民之力、全省之力办教育,有力促进了各类教育迅速发展。2011年,青海支持教育发展的财政资金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24.9%。全年共下达各类义务教育保障资金70972.6万元(不包括校舍维修长效机制资金),惠及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
青海蓝皮书指出,2011年青海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及扫盲工作等方面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家“两基”检查验收标准。到2011年底,青海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及15~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9.58%、103.62%、80.55%、99.75%和97%。2011年10月21日,青海顺利通过国家“两基”督导检查验收,实现了青海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跨越,完成了几代青海人为之奋斗的夙愿。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青海深入推进文化保护发展,开启文化名省建设新征程
近年来,青海省高度重视民族、宗教文化保护和传承,并充分挖掘优势文化资源,引导扶持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青海积极推进以重点文化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成140个乡镇文化站和3170个村级服务点共享工程设备的招标、采购、安装、调试以及33个县级中心数字图书馆资源安装和人员培训工作。二是文化进社区工程。对西宁市102个社区800余名文化带头人、文化专干、社区文化辅导员进行了培训,同时配发了音响设备、数码产品、道具、服装、乐器等。划拨2011年度专项资金1187.8万元,开始实施海东、黄南、海南、海北等地文化进社区项目。三是农(牧)家书屋工程。总投资3514万元,新建农(牧)家书屋1757家,并完成各类图书、书柜等的招投标、采购配送。四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2010年下达的189个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已建成的140个项目完成内部设施的采购和配发。五是县级“两馆”维修改造工程。对面积未达标的“两馆”进行改扩建。同时,组织开展州(地、市)“两馆”建设的前期调研,并编制完成《青海省州(地、市)“两馆”建设规划》。通过实施上述工程,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不断扩大。
蓝皮书指出,在实施文化建设工程过程中,青海注重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其中,热贡文化保护和开发成果引人注目。2011年2月,《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正式批复,标志着其建设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省委省政府要求黄南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创新文化业态,进一步加快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黄南州积极打造以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区域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型产业集群,让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民“金库”。2011年,黄南州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约2300元,热贡艺人年收入至少2万元,示范效应明显。热贡文化产业单位有90多家,从事热贡艺术创作的农牧民达7000多人;文化产业经营户4256家,热贡文化从业人员9005人,实现经营收入近2.4亿元,占全州GDP的5.48%,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青海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活力强劲、品牌效应突出、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名省”,青海《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的意见》,对青海特色文化发展作出“一核三带四区”的战略布局(“一核三带四区”的“一核”是指立足于省会城市西宁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全力打造地域和城市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强化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三带”是指以黄河为依托并体现源远流长黄河上游文化和神奇独特的生态文化带,以唐蕃古道为依托并体现青海悠久文明史的人文历史文化带,以青藏铁路、青海公路为依托并体现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文化和新青海建设的当代文化带;“四区”是指河湟文化区、青海湖文化区、三江源文化区、柴达木文化区)。同时制定了《青海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十二五”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惠民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园区建设、文化市场建设、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开放交流、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布局,东部城市群建设加快推进
城市群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主体形态。青海东部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容纳了全省64.1%的人口,西宁、海东的人口密度分别达295.6人/平方公里和106.24人/平方公里。经过长期发展,在这一区域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沿湟水轴线型城镇密集区,初步具备城市群发展基础。
蓝皮书指出,以城市的集群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符合青海东部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2010年底青海省出台《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制定并颁布《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积极打造、形成功能明晰、组合有序的“一核一带一圈”城市集群,使其成为推动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核”即核心区,指西宁市主城区;“一带”即沿湟水流域轴线型城镇发展带;“一圈”即以西宁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包括西宁、海东所辖沿湟7县。在总体规划指导下,从2011年初开始,海东地区从学术研讨、规划衔接、规划设计,到成立规划委员会、召开动员大会、建立督察问责制,稳步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截至年秋,海东地区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14项,完成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93%。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全面实施玉树灾后重建科技引领计划,打造玉树科技第一村
蓝皮书指出,要全面实施玉树灾后重建科技引领计划。以玉树州玉树县代格村恢复重建为核心,分别在代格村、巴塘牧场等4个示范点,重点实施包括水光互补为主体的分布式智能型电网、农牧区多元化清洁与经济型能源体系、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畜牧业和数字化信息服务等5类示范项目,发挥科技在玉树灾后重建过程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截至2011年底,种植业方面建成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18个、示范带动种植温室100余个。牧业方面进行了天然草地改良及饲草基地建设,已完成巴塘和果庆牧场建植饲草基地5100亩,天然草地鼠害治理5000亩,培育改良草地3000余亩;实施了高产栽培大田作物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示范种植7类作物、8个品种、1300亩地。新能源建设方面,60千瓦双模式光伏电站已完工,代格村110套民居和村委会太阳能采暖项目已全部安装到位。无论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一体化沼气工程、双模式光伏发电系统、蔬菜种植基地,还是数字化农牧科技信息服务模式,代格村已成为玉树灾后重建中的现代化科技示范村,并以代格村5项科技示范内容树立了玉树灾后科技重建的典范。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大美青海”品牌形象耸立,对外开放和文化资源转化步伐加快
近年来,青海推出“大美青海”区域形象定位并大力推进“大美青海”品牌建设。2011年,宣传推介这一品牌的深度和广度皆有大幅度扩展。
一是运用主流媒体、对口援助及“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扩大“大美青海”知名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功能和影响力,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内外知名网站等媒体媒介继续广泛宣传。在北京主要街道候车亭,集中展示“大美青海”风光图片。开发推出旅游宣传应用软件,通过多媒体互动的方式全景展示青海省旅游资源。组织各州(地)赴对口援青省(直辖市),加强项目、产品和线路对接。邀请日本亚洲纪录片中心来青摄制“大美青海”旅游电视纪录片。
二是举办首届“大美青海”旅游商品文化创意大赛。在全国率先举办“大美青海旅游商品文化创意大赛暨旅游企业集中采购洽谈会”,共有600多家省外企业和单位参会,各类参展商品数万件,参赛商品531项1000余件。“大赛”突出文化创意,提升青海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进而吸纳更多人员就业,突出显示了“大美青海”的文化自信。
三是通过一系列节会活动推介“大美青海”品牌。通过国际藏毯展、绿色经贸洽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等一系列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各有侧重的节会活动,扩大“大美青海”的知名度。特别是第十届“环湖赛”首次实现跨省骑行,开创了我国省际合作举办高水平、大规模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是青海省在确定环湖赛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实践中一次大胆探索,是其迈向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有益尝试,是对“大美青海”之包容美的绝佳诠释。
四是加大外宣力度,向国内外推介“大美青海”品牌。通过邀请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主要旅行社及日本、韩国等旅行商来青考察踩线,加强商业往来合作;通过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订《局省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省旅游局与全国对口援青的7省(直辖市)签署《对口支援青海旅游发展宣言》,与山东、广东等省的《旅游框架合作协议》、《第22届西北旅游协作区年会天水宣言》、《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合作协议》,加强支持合作机制建设。还在国内外举办专题活动,通过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缔结友好关系等活动,把“大美青海”以及颇具青海特色的产品品牌介绍给了各界人士。
蓝皮书指出,“大美青海”品牌形象,激发着青海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觉自信和凝聚力,推进了文化名省、旅游名省建设步伐,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号召力得到明显提升。黄河岸边的贵德县,2011年接待游客101.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9%和154.3%;“夏都西宁”接待国内外游客9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20%)。以“大美青海”品牌为统领,“欢乐夏都、风情海东、圣洁海南、魅力海西、浪漫海北、秘境黄南、雪域果洛、天上玉树”等地标性文化品牌正在全力打造和全方位展示。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应拓展实施范围、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
实践证明,实施了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地区,生态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在未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地区,生态在继续恶化,生态功能下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但要继续实施,还应拓展实施范围、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尽快遏制生态恶化趋势,逐步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2011年11月,国务院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批准实施《总体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全局高度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支持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青海应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坚决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到2015年,力争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山川秀丽、草原茂盛、水质优良、湖泊星布、物种丰富、环境优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明显,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特色经济规模凸显,体制机制健全,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蓝皮书指出,针对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区域发展水平以及《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为确保落实《总体方案》,还需要组织开展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总体规划》实施进度。《总体规划》已实施7年,尚余约1/3的工程量。因此,必须加大工程实施的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做好检查验收以及竣工验收工作,为《总体方案》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目前,青海正在抓紧编制以落实《总体方案》为主线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总体规划,应尽早完成规划的编制、论证和报批等工作,在国家批准后组织实施,保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连续、持久开展。
最后,蓝皮书指出,要通过不断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范围和规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注重民生改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建立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尊重当地文化、符合源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努力将三江源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必须更加重视软环境的建设,更加重视循环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
更加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更加重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蓝皮书指出,2005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立以来,在构建盐化工循环产业、油气化工循环型产业和煤炭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循环产业链框架初步形成。但也存在着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关键技术尚待突破、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从改善发展软环境、完善循环产业链、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强化对策措施,促进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要着力改善试验区发展软环境。
蓝皮书认为,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区内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软环境的改善不可能像硬环境一样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而只能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试验区的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权、责,科学界定试验区的各级管理机制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二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将政府支持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各类政策、项目和资金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公之于众,公平施惠于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三是加强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司法监督、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防止相关部门在项目审定、优惠政策落实方面的暗箱操作,避免国家的优惠政策和项目沦为少数部门和个人寻租的工具。四是保持对各类犯罪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积极化解社会矛盾,防止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维护民族团结,为试验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循环产业链。
蓝皮书指出,构建相对完善的循环产业链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发挥柴达木盆地资源组合优势的关键所在。一是以打通产业链之间的连接为重点,以关联节点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重点推进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冶金工业四大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产业耦合,形成由内生式产业链延伸到发散式产业链融合的网状生态型高级循环模式。二是推动新能源开发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特别是应在试验区建立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完整产业链,通过矿产资源开采、冶炼、提纯、切片、制作太阳能板、建大型光伏太阳能电站、提供电能的完整产业过程,实现范围经济,形成试验区独特的竞争优势。三是高度重视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为试验区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有保证的农产品供应,防止试验区因为农产品价格、服务业价格的过快上涨而丧失吸引力和竞争力。
第三,要加快研发关键核心技术。
蓝皮书提出,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不仅是中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将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对试验区内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如将《总体规划》中提出的盐湖氯元素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柴达木盆地低品位钾矿开发开采技术研究、万吨级吸附法高纯碳酸锂产业生产技术研究等25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并由国家投资、组织国内科研机构对这些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联合攻关。二是搭建柴达木国家级科技攻关平台,实施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将一些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共性问题和相关工艺列入国家级科技攻关计划,集中国家科研力量进行攻关。三是支持试验区企业与省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跨地区、跨部门和跨行业的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盐湖集团、西部矿业、青海锂业、庆华集团、中航资源公司等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工程中心。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的对口支援政策,协调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对试验区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协调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试验区对口设立研究生、博士后工作站,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员参与试验区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
第四,要加强资源环境保护。
蓝皮书指出,柴达木盆地地处亚洲大陆腹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强对当地资源环境的保护是实现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重点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审查、采选回收率以及综合利用指标的考核、动用矿产资源储量的审批核销、闭坑地质报告审查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逐步建立和完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审批制度、矿山督察制度、统计年报、年度报告和年检制度、资源储量损失报批制度、矿山闭坑审查制度。对违法勘察和开采矿产、严重浪费资源以及破坏矿山生态环境者要坚决查处,依法追究责任。二要加强对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新建矿山,凡是有共生矿产资源的,必须同时开发、同时利用,严禁单打一的开发方式。凡共生矿产不进行综合利用的,不应颁发采矿证;对已经开发或正在筹建的矿山,其重要共生矿产综合利用问题暂不能解决的,应限定时间,加速选矿工艺的研制与完善,然后再进行规模开发。三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柴达木盆地同步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如参照三江源生态补偿实施办法,拨付财政专款,在柴达木盆地实施生态补偿。加强与国际环保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积极争取资金技术援助,推进盆地的荒漠治理与修复工程。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2012年《青海蓝皮书》正式发布
青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文化名省建设将成为未来5年青海发展的主基调
昆仑文化品牌的打造,政府引导是关键,学术研究是基础,
重大节庆、体育赛事和文艺作品是平台,深入宣传是途径,市场运作是趋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文化自强首先要对自身文化系统有正确的文化认知,进而提高文化自觉,担当文化使命,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塑造良好的地域文化品牌,可提高该地域的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获得内部与外界的认知。近几年,在各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青海将昆仑文化作为青海特色文化品牌全力打造,形成了一股“昆仑文化”热潮,与“大美青海”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成为青海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提升了青海文化软实力和世界知名度。
蓝皮书指出,文化名省建设将成为未来5年青海发展的主基调。在文化名省建设的新征程中,如何重构、提升、发展昆仑文化品牌形象和内涵,利用这一海内皆知的概念作为青海地域文化的符号,对提升青海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增强青海各族人民文化自信与自觉,具有重要意义。昆仑文化品牌的打造必须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众参与、学界支持和媒体宣传。
第一,昆仑文化品牌的打造,政府引导是关键。
蓝皮书认为,昆仑文化的品牌和打造是文化名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青海省文化发展改革大会上省委主要领导讲话中对青海文化的定位,以及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的意见》、《青海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实施“十二五”文化建设“八大工程”的意见》、《关于促进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青海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海建设文化名省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是文化名省建设和打造昆仑文化品牌的阶段性具体规划,《实施“十二五”文化建设“八大工程”的意见》是文化名省建设和打造昆仑文化品牌的实施重点,《关于促进青海省文化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是文化名省建设打造昆仑文化品牌的基本保障。
第二,昆仑文化品牌的打造,学术研究是基础。
蓝皮书指出,回顾昆仑文化研究现状,虽然学术成果丰硕,但学术体系仍显薄弱;虽专题性研究成果较多,但系统性研究成果缺乏。昆仑文化品牌的打造,昆仑文化内涵的挖掘、宣传推广等方面,要充分发挥学者的力量。一是昆仑文化国际论坛已经成为对外宣传昆仑文化品牌一个重大平台。今后应继续加大对此类会议的支持,使之继续发挥作用。要以昆仑文化国际论坛为核心,整合文化资源,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在昆仑文化国际论坛下举办“热贡文化论坛”等若干个分论坛,对昆仑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等关系梳理对接,解决学术难题,探讨学术分歧,提供新的资料,创新观点,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二是成立昆仑文化研究专家咨询库,加强各级决策部门与学术机构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建立起学术机构与政府部门的长期对话机制,对全省的昆仑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三是设立昆仑文化专项研究经费和重点规划项目,加大资金投入,采用招标方式,吸引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者系统挖掘、整理与昆仑文化相关的资料,研究打造昆仑文化品牌过程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四是进一步发挥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昆仑文化研究会”等研究机构和群众性研究团体的作用,通过研究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昆仑文化与品牌战略、昆仑文化研究与文化旅游、昆仑文化与产业文化、昆仑与新青海精神等,集中力量生产高质量成果,构建起比较系统、完整的昆仑学,形成具有地域学术特色的昆仑学派。五是编辑出版《昆仑文化文献集成》、《昆仑文化研究集成》、《昆仑文化概论》、《昆仑文化研究》书刊,促进学术成果转化。
第三,昆仑文化的推介,重大节庆、体育赛事和文艺作品是平台。
蓝皮书认为,近几年青海省举行的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合作,有力地宣传了昆仑文化。今后,昆仑文化的推介,仍需依赖于这些重大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如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青海国际藏毯展和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攀岩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国际山地纪录片节、水与生命音乐之旅、昆仑山交响音乐会等活动。今后,需进一步建立、培育和完善举办此类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多元的筹资和回报机制。
此外,创作文艺精品也是宣传文化品牌的有效手段。青海省在创作文艺作品、推介昆仑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著名音乐人赵季平领衔打造的大型音画歌舞史诗《秘境青海》、青海花儿音乐诗剧《雪白的鸽子》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今后应该继续推进这种模式,以引进人才或“借鸡下蛋”的方式,采用昆仑文化题材创作影视、舞台艺术、音乐和书画等精品力作,通过举办或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的各类演出活动和展览,来推介昆仑文化品牌,增强昆仑文化在省内外和国内外的知名度。
第四,昆仑文化的提升,深入宣传是途径。
蓝皮书指出,展开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是提升昆仑文化知名度、打造昆仑文化品牌的根本途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宣传昆仑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后昆仑文化的宣传应突出两个市场:一是省外和国外市场,主要目的是提高昆仑文化的知名度。二是省内市场,主要目的是增强全省人民对昆仑文化的认知度。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达到宣传的目的:一是继续借助央视等高端媒体和大型体育赛事做好昆仑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二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借助动漫产品展示昆仑文化。三是借助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扩大宣传和影响。四是将昆仑文化作为党校、社科院、省内高校省情教育和干部自主选学教育课程;以文化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在中小学生和广大普通市民中普及昆仑文化知识。
第五,昆仑文化的发展,市场运作是趋势。
蓝皮书指出,昆仑文化品牌的打造,初期靠政府引导,后期需市场推动。一是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一步整合文化、旅游等营销资源,全方位、大密度、持续不断地开展品牌营销,不断提高昆仑文化品牌的认可度和知晓度。二是加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宗教习俗、古建筑等资源的原真性。三是运用新观念、新机制、新办法,加大昆仑文化从无形资产向有形资源转化的力度,加强品牌公益性使用和产业化运作,推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促进。四是强力打造以昆仑文化为主题,以原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实体的昆仑文化博物馆、昆仑国家公园、昆仑玉等特色产业群和品牌载体。
(以上内容参见《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
文章来源:社科文献 2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