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智见·博长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浏览:2511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22-10-20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公众号 2022-10-07

作者简介:高国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人应当如何生活,如何以个体和群体的方式过上幸福生活,一直是两千多年来伦理学的主题。现代社会,随着个体独立性的兴起,信仰和道德成为一个“问题”甚至是“危机”,追求人的自由与发展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空,对人的发展、人的自由的探讨有着不同的语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时代的中国伦理学需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根据学科新的前沿成果、新的发展成就,进行新的凝练和熔铸,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形态的文明,有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作为其坚实的支撑。这个新道路、新形态有着自身的价值追求和伦理向度,有着鲜明的道义特色,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情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形成了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基质特色。
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情怀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当代中国的切实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强调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强调环境的改变、人的实践与自我改变的一致,强调人的成长和本质的确证。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理论思维能力曾经是德国思想家的优势和特征,在马克思看来,这一优点却在德国所谓有教养的阶级中完全消失了。因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丧失了,夺得政权后,又受到日益鲜明的新的阶级冲突的威胁,具有某些科学性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日薄西山,走到了尽头。统治阶级的自私和偏见,让他们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看到、不愿意承认自己观念和学说的狭隘性,“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但这些人类文明的遗产,作为马克思主义汲取的来源,在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中复活了。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社会主义学说则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创立,就在于它从正确的立场出发,发现了成熟的社会生产条件,使之从空想变成科学。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

建立在真理性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道义性,有着深深关注人的解放与自由的人道情怀。在“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马克思从社会物质运动的规律中确定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他坚信“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种更高级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应有的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人的发展的真正的社会形式,由此真正的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以往的社会形式还只是人类的史前史。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鲜明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是具体的、历史的观念,以人民为本不是说教,尊重人民的权利和主体地位也不是抽象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马克思不是抽象地谈论人,而是在历史的生产方式中、在感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去看待人,他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异化,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民主、自由、权利的虚伪性。他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立场。在道义性上,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这个阶级认识到,只有整个人类获得解放,无产阶级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一个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深深道义情怀把规律的发现、客观描述与人类的理想、价值判断完美结合在一起,使道义有了科学的基础。共产主义现在已经不再意味着凭空设想一种尽可能完善的社会理想,而是意味着深入理解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保证科学性与道义性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鲜明而深刻的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他们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

马克思政治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统一起来的。社会的公共权力成为社会本身的生命力,社会公共权力与社会本身融为一体,也决定了社会革命是一个长期的深刻变革的过程,远不是可以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在当代中国,由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的伟大的、深刻的社会革命,必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条件。

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的真理性的信服与信念,真实的道义性的感同与契合,升华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因对真理的信服,激发起情感和热爱,体验到马克思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认同与捍卫。以人民为中心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中国大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契合理据,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其最新的成果体现。 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自己的精神和价值,这就是我们构筑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引领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习近平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就说明了我们走的道路与世界上以往的通向现代化的路径不同,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我们走的是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是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参考借鉴汲取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而进行的自己的探索,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社会主义道德观。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伦理辩护和精神支撑。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体现出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集体主义则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保障。个体与社会的解放,必然要通过集体(共同体)来实现。共同体作为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被认为是“超个人的真实关联结合在一起”,人的联合是一个活的整体,其中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这就需要寻找“使个人行为相互协调的统一性因素”。共同体作为社会的凝结纽带,要求的不只是这个特定群体的规范秩序,深层的联结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认同。一个“共同体的良好运转正是取决于对这些有关忠诚、照顾、得体、文雅,乃至‘品味’的法外规范的遵守,而绝不单单是由于法规范的保障”。国家的良好运转不仅需要法律规范,而且与伦理文化氛围密不可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同体是有“虚幻的共同体”“冒充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之分的,“虚幻的共同体”“冒充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单个人相对立的,“真正的共同体”是革命无产者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每个个体的一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个体与共同体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集体主义的目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和一切人的自由,因而在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上实现了更高层次的超越,在更新的社会形态基础上实现了真正的每个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集体主义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道德辩护。从孔子的“大同”理想到亚当·斯密的“普遍富裕”(Universal Opulence),再到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父子先后在英美进行的无私的社会实验,都没能实现这一理想。斯密基于个人主义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从自爱出发,经过分工、市场可以达到普遍富裕,对于这种通过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就可以达到私人利益的总体即普遍利益的抽象想法,马克思指出,“每个人都互相妨碍别人利益的实现,这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所造成的结果,不是普遍的肯定,而是普遍的否定”。罗尔斯的契约论也是建立在理性的、相互冷淡的、对他人利益不感兴趣的个人之间达成的一致,这种社会是“一种为了相互利益合作探索或冒险”,他们自己的生活计划提出的“自我的利益”会造成冲突要求。私有制以及以维护私有制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不可能达至真正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保障人民的权利,“人民性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最显著的特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和由此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定会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生产关系的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生产是基于人的需要,而非资本的逐利需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义性。共同富裕是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的人民群众来创造,社会主义道德观鼓励人民群众勤劳创新致富。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这就需要弘扬精神的力量,发挥人民主体性,激发历史主动精神,秉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发有为的精神,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促进人民包括精神生活在内的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层的价值观追求,体现为制度保障与精神支撑。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主导的意识形态要求。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的价值形态,是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的体现,由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所决定,发挥着维系社会秩序、社会成员的信念等作用,通过内化或强制的方式在这个社会范导着人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社会主义的道德与法律中,统领着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而作为法治建设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全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体现在宪法法律、法规规章之中,体现在公共政策制定修订、社会治理改进完善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导向,通过法治的力量,通过制度的保障,体现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导向和公民价值准则,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价值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主体,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为了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只需要提供条件、创设制度保障,还需要激活每个行动主体——人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价值教育、道德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目标是造就人,这就需要培育人的主体精神、历史主动精神,需要构筑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不只体现在制度层面,还体现在非常重要的精神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起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时代新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等方面,有新风貌、新姿态、新作为,对于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坚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全面发展的人是有理想信念的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看作一个历史的过程,认为人的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是商业状况、交往状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要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今天人们有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针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要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使他们形成唯物史观,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这种大历史观的维度,学习、体会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体会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本质特征,体会全面发展的人应有的精神境界、价值追求和品格操守,历练出时代新人应有的责任,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信仰信念引领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观有理想信念作支撑,有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基,就有了强大的引领力、解释力、感召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一大新创造,它用事实证明了人类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多种可能性。对现代化的根本特征——现代性的思考和讨论,在社会学、哲学、文化学领域的研究文献已经汗牛充栋。逐渐得到共识的是,西方的理性化过程与现代化过程重叠,但这个并不是现代化的唯一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走出了另一条不同的路子,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处在于,有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作为根基,以人民至上、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与西方现代化的伦理基础大异其趣。

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在思想和伦理上的准备,起于文艺复兴出现的个体主义,新教伦理则助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相比传统社会而言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个体独立性的兴起。个人主义在近代的西方成为主导性的价值观,那么如何把个体独立性的发展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如何超越个人主义的局限?把信仰变成个人的选择,信仰没有了,怎么重塑这个问题?对于西方现代性的道德,如何发挥其长处、避免它带来的缺陷?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西方现代性遇到的问题,包括“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作为手段而受役使,就变成了阻碍而非实现他人的目的”。人们进入这种社会、经济、法律的关系,是基于个体利益关切的需要。个人主义的黑暗面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们的生活既平庸又狭窄,使我们的生活更贫于意义和更少地关心他人及社会。从根基上而言,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道德观念“只不过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并且把经济要求变成了纯粹的、普遍的政治要求”。狭隘的个人主义当然无法摆脱现代性带来的困境,诸如信仰的危机、权威的消解、世俗道德的缺失,使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无法真正地实现。西方哲学之所以出现面向生活的学说,主要是理性主义的取向把人的感性生活方面遮蔽得太久了;西方伦理学领域之所以出现“反理论”“无原则伦理学”,是对伦理学只注重理论化、忽视生活实践的一种批评,它更关注“人应当如何生活”这类的重要问题,反对用抽象的、脱离了时空的道德推理来指导具体的道德实践。“一个积累了大量技术性文献的专题,怎么竟可能为这么基本的人生问题提供回答”,某些伦理学理论形式对我们如何过道德生活是一种戕害,我们的生活不能被归结为只是运用规范和原则,这对解决具体的道德实践问题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可能是一种误导,伦理理论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语境。

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试图通过诗歌实现哲学、宗教和艺术的综合,力图通过审美和爱的教育,培养诗性国家的公民美德,通向自由,以摆脱科学和理性造成的机械世界观。他写道: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德国浪漫主义关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设想曾深深地启迪了马克思。但实现的路径呢?是遁隐山林,还是个人陶醉于桃花源或者只是诉诸精神之维?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通向人性完善和诗意栖居的科学道路。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正是其继承者和当代的主导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赓续传统、吸收外来的情境下,续写新时代伦理学,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有力的价值阐释,正是伦理学者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