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
02 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的同频共振 荆学民
摘要:“国家治理”是国家的治理,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国家?!罢未ァ庇搿肮摇笔舻刃蛄械姆冻?,横贯在治理体系中的国家主导、多元主体协商、行动共识、公共权威、制度信念的运行和实现等等,就是一个“政治传播”的问题?!爸卫砝硐搿笔撬伎己腿妨⒐抑卫碛胝未サ耐倒舱窆叵档穆呒龇⒌?。任何国家的“国家治理”过程,必然是其政治理想“初心”的绽放和实现过程,政治传播正是在原始的政治理想层面开始了与国家治理同频共振的漫漫历程。国家治理过程是一个信息的流动和分享过程,治理权力的“信息叙事”是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同频共振的轴心?!肮抑卫硖逑岛椭卫砟芰Φ南执彼〉玫摹笆导市Ч?,即“效能”才是国家治理的目的。制度效能的前提是制度权威的建构,而制度权威建构的主要路径是政治传播。中国的政治传播与所取得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就还不甚匹配,因而寻求二者的同频共振,应着力于政治传播观念的革新和机制的创新。
08 政治样态与传播幻象:大变局时代政治传播的五大核心困境 庞金友
摘要: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代蕴含着一系列结构性变革,一方面冲击、解构着既有的政治格局,一方面形塑、建构着新兴的政治样态。这些政治样态的形成与发展,既改变了传统政治传播的规则和形式,引发了当前政治传播的困境和?;苍ど枇宋蠢凑未サ姆较蚝鸵樘?。其中,极化政治的扩张,导致了政治传播的撕裂境况;后真相政治的泛滥,营造了政治传播的竞争幻象;数字政治的显现,铺设了政治传播的虚拟陷阱;视觉政治的到来,引发了政治传播的深层错觉;而AI政治的形成,则埋下了政治传播的终极隐患。
16 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参与式社会动员 施惠玲 彭继裕
摘要:国家治理过程是一个全方位社会动员和社会参与的过程,而“动员”“参与”也是一个政治传播的过程。参与式社会动员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方式,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式社会动员运行的基础在于协同合作以建立良好的政社关系;关键在于以党和政府为领导、引领和协调主体,授权其他社会各种力量为在场的参与性主体的资格;目的在于传播党和国家的政治理念、增强国家政治认同、提高公民意识。参与式动员的日?;?、制度化和常态化发展,不仅能够发挥促进治理决策科学化、提高治理主体治理能力、增强社会信任与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将国家治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状态,即进入良性的政治沟通阶段。
22 国家治理视域下党报话语体系的创新
——基于《人民日报》“两会”话语的分析 郝建国
摘要:国家治理的本质是制度的执行力。党报制度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应该坚持和完善党报制度、升级党报运行机制、创新话语体系。在实践中,话语创新是党报提升治理效能的突破口,可以反映并推动制度的变革与发展。党报话语创新首先要强化党报的边界意识和意识形态传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注重多元和专业的话语体系建构,最后要以话语创新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促进社会发展的理性化和制度化。
·生态文明建设·
28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演进逻辑 尹艳秀 庞昌伟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历史亦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百年探索的历史。就其演进而言,大体呈现: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逻辑起点,历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演进脉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逻辑主线,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政治建设到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再到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建设的演进方向;以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为逻辑旨归,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体现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统一,关乎中华民族强起来永续发展的演进规律。
36 黄河流域省会(首府)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研究 张卓群 陈楠
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省会和首府作为地区资源集聚的高地,发挥着引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空间、清洁低碳、生态文明制度五个方面构建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指数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黄河流域生态不断改善,在空间维度方面上中下游省会城市的排名相互交错,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省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均衡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发展势在必行。
46 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治理模式与实践情境
——基于国家生态治理重点区域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司林波 张锦超
摘要:协同治理是地方政府处理跨行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然选择。以京津冀、长三角与汾渭平原等三大国家生态治理重点区域的生态治理实践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所构建的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动力机制分析框架对三大国家生态治理重点区域生态治理的动力源流、承载场域及协同过程进行分析?;诙铺卣?,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即以京津冀地区为代表的“等级权威”治理模式、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府际协商”治理模式,以及以汾渭平原地区为代表的“运动式”治理模式,并根据不同的实践情境对三种治理模式进行适用性分析。研究发现:一般情境下,协同治理的初始阶段适用“运动式”治理模式,发展阶段适用“等级权威”治理模式,成熟阶段适用“府际协商”治理模式,而特殊情境下则适用“统筹权威+ 运动式”治理模式。在实践中,需要基于不同动力机制及承载场域选择契合治理情境的治理模式。
60 生态产品价值:虚拟特性、量化基础与硬化过程 金兴华 严金强
摘要: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缺乏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的学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存在诸多缺陷。从商品两因素出发,基于价值规律,深入社会再生产过程探讨生态产品价值具有什么特性,如何量化并硬化为价格等问题。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具有虚拟特性;从质上看是剩余劳动,从量上看是生态产品因促进劳动生产率而推动的一个剩余价值量;生态产品的人格化奠定了生态产品价值剥离的基础,生态产品价值通过市场方式和非市场方式外化而得到实现。
·乡村振兴·
67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互动逻辑
王俊 范建刚
摘要: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视域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超越自身意义成为实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从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到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政府的宏观计划调节与市场的微观自由调节相结合,实现了从县域到村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双提升,服务于国家整体现代化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呈现多层次、动态、非均衡结合的态势:城乡要素流动仍然偏向城市呈非均衡态势,需要逆城市化流动来补足乡村发展的短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虹吸效应,带动乡村地区产业多样化发展,市场机制的自主调节呈现动态化;从县域到村域的特色化产业发展引领国家力量、社会力量、行业力量多层次结合,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的提质增效。为此,基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激活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辨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辩证关系,立足“十四五”时期中国增强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而提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推动全面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
77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海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挑战及其对策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吴春宝
摘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自2018 年以来,青海农牧区历经三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已取得了良好成效,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获得了极大提升,为“十四五”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的启动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资金投入缺口大、村民主体责任意识较弱以及人才与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已然成为制约青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瓶颈。因此,应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切实可行的对策予以应对,不断巩固现阶段治理成果,同时进一步提升青海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86 城乡融合与民族协作创业研究
——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S 镇新型农牧产业为例 肖明远 杨秋月
摘要: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的牲畜养殖业之上下游产业多民族协作创业案例为主轴,通过田野调查,集中讨论在农牧业交叉与多民族杂居特征并存的地区,由于民族文化与专业技能的差异所导致的民族分工与其社会特征,并认为基于多民族协作的城乡融合,是实现西部农牧交叉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方法。
经济学研究
94 黄河流域“四化”同步发展的区域格局及路径选择 白丽飞 徐林铭
摘要: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分析沿黄九?。ㄇ┬滦凸ひ祷?、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区域格局的基础上,设计投资驱动、科技驱动等五种政策路径,比较各省“四化”同步发展路径的优势。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四化”同步水平“东高西低”,省际间的发展差异有扩大的态势;投资驱动路径对低资本密度省份“四化”同步发展的作用较大,而科技驱动路径对高资本密度省份的促进更显著;财政支农和环境保护路径对短期脱贫减贫及节能减排的效果突出,但对“四化”同步的总体影响有限。
107 “空中丝绸之路”公共价值创造的双重失灵与重塑
——政府、市场基于社会结构的互嵌性关系 王韬钦
摘要:以“空中丝绸之路”战略背景,探讨政府与市场在该领域的公共价值提供问题,发现二者均存在一定的失灵并导致公共性流失,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政府与市场的社会脱嵌现象,都缺乏对于社会文化价值的融合,因而产生了内在向度与外在向度并行而不交叉进而使得政府与市场成为地位不平等的双供给主体,对于结构性资源的争夺更引发了二者的失灵。要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就必须以二者的互嵌为导向,找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交互的共同价值区域,形成稳固的社会结构,最终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消除公共价值提供的双重失灵现象。
116 内蒙古翁牛特旗生态建设项目绩效实证研究
——兼论蒙古族聚居区生态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聂莹 樊胜岳 钟瑶
摘要:以“空中丝绸之路”战略背景,探讨政府与市场在该领域的公共价值提供问题,发现二者均存在一定的失灵并导致公共性流失,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政府与市场的社会脱嵌现象,都缺乏对于社会文化价值的融合,因而产生了内在向度与外在向度并行而不交叉进而使得政府与市场成为地位不平等的双供给主体,对于结构性资源的争夺更引发了二者的失灵。要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就必须以二者的互嵌为导向,找出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交互的共同价值区域,形成稳固的社会结构,最终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消除公共价值提供的双重失灵现象。
民族学研究
127 历史演进视角下中国边疆治理类型及其未来走向论析 薛一飞 邢海晶
摘要:自古而今,边疆治理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国家边疆治理实践则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类型特征。全面审视与考评历史演进中的边疆治理类型形成的背景、主要特征以及更迭罔替的因源,才能够为中国边疆治理现代化精准定位其未来的命运共同体之价值旨向,也为世界各国边疆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可供参考的中国经验。
135 喜饶嘉措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佛教外交 尕藏扎西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下,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策略,鼓励和支持爱国团体和民间组织参与到对外关系事业中。中国佛教协会在喜饶嘉措的倡导和带领下,对日本、缅甸、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苏联和瑞典等国家开展了佛教外交。此时的佛教外交主要有三大路径:一是积极参加国外举办的各种佛教大会,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推广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主张;二是护送中国的佛牙舍利到周边国家,开展短期巡行和瞻仰活动;三是迎请来华访问的佛教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名刹广济寺参拜佛牙舍利,并进行文化对话和交流。通过喜饶嘉措和中国佛教界的努力,中国佛教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世界佛教界的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
142 牧民家庭结构与亲属称谓的变化
——基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社会调查 旦正加
摘要: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牧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形成了具有高原牧区特点的家庭结构和亲属称谓。随着社会的发展,牧民家庭结构从传统主干家庭和直系家庭逐步向现代核心家庭转变, 交流语言和亲属称谓也随之发生变化。既反映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也体现了人们观念及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变化、新特点。
法学研究
149 偏差与纠偏: 污染环境罪单位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以200 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魏汉涛 盛豪杰
摘要:实证调查显示,污染环境犯罪存在单位责任人整体处刑偏轻,单位责任人的罚金数额与犯罪危害不相称,单位责任人缓刑适用比例相当高等问题,这些不利于遏制单位环境犯罪高发的态势。造成污染环境犯罪处罚重心偏离的原因有三:一是污染环境罪的危害被严重低估,法定刑设置过低;二是单位犯罪责任理论不当地选择了责任分担理论;三是不合理地差异对待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要纠正污染环境犯罪处罚重心偏离的问题,不仅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重新审视污染环境罪的社会危害性,优化污染环境罪的法定刑设置,而且要引入“先单位责任人后单位”的责任认定模式,先评价单位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再评价单位的刑事责任,避免单位责任干扰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157 论准征收形成及其补偿措施 王玎
摘要:宪法财产权条款由财产权?;?、财产权的社会义务和财产权征收“三元结构”组成。在财产权社会义务与征收之间存在对财产权进行过度限制的“灰色地带”。准征收制度是在这一“灰色地带”保护公民财产权免受未经补偿前提下被过度限制应运而生。对准征收的补偿应包括非经济补偿措施和经济补偿措施。非经济补偿措施包括消除财产利用妨碍、恢复财产原状、调整财产管制行为、土地发展权转让,以及其他符合经济利益互惠标准的补偿措施。在非经济补偿措施无法合理补偿财产权人损失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经济补偿措施。经济补偿应采用适当经济补偿原则,通过考量准征收行为对财产权价值的影响程度、受影响财产对财产权人经济地位的影响、准征收发生时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政府的财政能力(支付能力)等标准确定补偿金额。
165 个人信息?;ぶ贫取案鋈丝刂啤蹦J降牧⒎ㄑ≡? 谢尧雯
摘要:个人信息具有识别个体、建立信息关系、存在一定经济价值从而可作为服务对价三项特征,“个人控制”亦因这三项特征呈现三种制度价值。“个人控制”的法律规范意涵因法律理念对这三项价值的不同侧重而呈现不同的表现?!案鋈丝刂啤毕忠逊⒄刮至⒎J剑夯谌烁褡鹧媳U?、基于信息关系维系、基于市场交易秩序维系。这三种立法模式的选择,更多取决于不同法域不同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背景?!陡鋈诵畔⒈;しā饭赜凇案鋈丝刂啤蹦J降难≡?,应当在评估不同模式与信息技术发展匹配性的基础上,以实现信息关系维系价值为核心目标。在施行规则设置中,以新兴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现实为基础,“个人控制”与“机构问责”并重,建立透明化、差异化与精细化的数据?;し桨浮?/span>
文学研究
173 清代中叶骈文选本纂辑的三大特征 路海洋
摘要:清代中叶,随着骈文创作的鼎盛和骈文理论探讨的持续深入,骈文选本的纂辑也随而勃兴。这些选本总体上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选本纂辑从片面强调应俗、适用的框限中突围了出来,越来越注重从实用与审美两个维度综合考虑选本的构建,体现出清代选本编纂的新趣尚、新风气;二是选本纂辑以树立骈文创作轨范、创作高标为宗旨,将提倡古代经典与表彰当代典型相结合,双管齐下地引导当代骈文朝着健康的方向持续推进;三是充分彰显选本的文学批评功能,并主要从骈文尊体、骈文创作弊端批评及艺术品鉴三个方面着手,积极参与清代骈文理论的建构。具备上述特征的清代中叶骈文选本,在清代骈文选本编纂史、清代骈文史和清代骈文批评史上,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和值得充分重视的。
181 权力与空间:满族皇室起源神话的叙事认同 王倩
摘要:满族皇室起源神话叙事涉及两个叙事体系,即以官方正史、知识分子与文人表述的书写叙事体系,以及民间艺人表述的口传叙事体系。书写叙事体系主要以《旧满洲档》《满文老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等正史为主,同时包括《东华录》《茶余客话》《皇清密史》等私人叙事文本,口传叙事体系则以东北三省民间流传的《天女浴躬池》《天鹅仙女》等神话为主。书写叙事体系中的满族皇室起源神话传递“天命”意识形态,试图将满族皇室身份合法化;而口传叙事体系中的满族皇室起源神话将长白山视为族群的神圣发源地,是满族民间叙事关于族群空间与边界的自我认同。满族皇室起源神话的书写叙事体系是口传叙事体系的源头,前者强调满族皇室权力的神圣起源,后者强调满族祖先生存空间的合理性,二者同时表明满族对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叙事认同。
历史研究
189 “保漕”背景下明清卫河转漕吏民群体形象初探 孟祥晓
摘要:明清时期,卫河因在临清与运河交汇,成为运河补水的重要来源。同时河南作为有漕八省之一,卫河又承担河南漕粮的北运任务,故从朝廷到地方州县均对卫河漕运高度重视。在“保漕”背景下,卫河沿岸诸州县从河道管理到漕粮征运,形成一个庞大的涉漕群体。州县管河县丞或主簿等官吏负责卫河漕运河道事务,他们既有分工又往往交叉,表现出因事而设的随意性与职权交叉重叠的复杂性。押运弁官、吏役等群体主要解决押运和征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保证漕运安全,但又经常充当压榨百姓的蠹吏角色。而剥浅军夫、挑浚丁夫及铺卒、转运车户等普通民户为卫河漕运的实际执行者,他们维系着漕运转输,负担沉重,社会地位低下,是最为脆弱的一环。卫河漕运中涉漕人员构成的复杂情况及运作实态,是明清国家漕运系统运转情况的一个直观反映。
197 “文以定命”:作为政治传播行为的“有文在其手” 刘光洁
摘要:“有文在其手”是古代帝王借助“天命”神化自身构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文”与“手”是其表述中最关键的两个信息,对姓名来源与身份地位的揭示则是其最主要的政治内涵?!笆治摹庇勺匀恢锍晌裣灾祝哂邢韵趾痛ァ疤烀钡纳袷スδ堋R虼?,“手文”具有鲜明的媒介属性,而“有文在其手”本质上则是一种通过先天“手文”以宣告“天命”的政治传播行为。信息发布和舆论造势是“有文在其手”政治传播的核心,它由前后贯通的两个传播序列所组成:一是“手文”作为通神媒介的宗教仪式化传播,二是“手文”作为人际交往媒介的社会公共传播。经过这两个层面的传播,统治者最终实现了“文以定命”的自我标榜和社会认同?!疤烀薄巴跞ā庇搿懊褚狻保ü坝形脑谄涫帧钡闹圃煊氪ビ谢赝骋辉诹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