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2021年第2期
浏览:3292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21-07-14


·中华民族共同体·

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探赜 詹小美 刘棁

摘要“共同体”指称特殊的社会现象和归属的观念,其文化内涵映射“对意义、团结和集体行动的寻求”。从文化规约的主客体关系、情感皈依的身份定位、理论建构的文化指向出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成性聚焦文化渊源、文化意蕴、文化逻辑投射的价值演绎;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理想、价值、创造力的高度确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的实现助力于文化的情感交往、规范交流和目标交融。在现实性上,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民族共同体文化自觉的强化、团结进步教育的社会化导引,以贯穿文化认同理解活动的行动路线、组织形式和运用坐标,涵盖打牢共同体思想基础文化策略的理论内核与实践规范。

0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重底蕴 付文军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立足点、以全国各族人民为主体和主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础、以中华民族为聚焦之点、以“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和“政治原则”为行动准则。在“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之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继而开辟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境界。

16  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探索与时代创新 鄂崇荣 毕艳君

摘要: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肩负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中华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华民族脊梁、中国人民主心骨,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过程中,不断铸牢了中华各族儿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凝心聚力、铸魂同行的核心领导力量,是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倡导者、培育者、推动者和铸造者。

21  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面向 杨玢

摘要作为共识性价值和共鸣性情感的高度集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发于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涵滋养。在次生多元民族地域场景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铸牢尤为彰显文化意义。多元异质族群文化在地域空间历时展演中“和而不同”之特质张扬,次生多元地域文化在民族交融历史图景中价值旨归之一体走向,基于价值语境阐发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文化指向;次生多元文化具象在互化交融中价值意涵之一体共演,“五个认同”主体自觉在地域文化根基寻向中之价值擢升,基于主体视域涵濡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识凝聚;中华文化价值意指在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中之实然演绎,民族成员共享价值在互动交融生活中之主体强化,基于实践论域构型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文化应对。

·生态文明建设·

28  生态安全观视域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丁姿 王喆

摘要:国家公园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化和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其管理体制是“中央政府直管、委托省级政府代管”模式的典型代表。利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在回顾生态安全战略和国家公园建设历程以及大部制改革基础上,提出了“央地关系-机构整合-部门协同”的分析框架,全面分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改革的“上下、左右、里外”结构。研究发现,改革适度地打破了原有“山水林田湖草”的“九龙治水”格局,从中央到地方不断进行职能重构,在执行层面进行机构整合和综合执法改革,经过近5 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改革仍然面临着上下对口难题、左右横向冲突以及内外边界张力的问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各级政府的事权、提升县域治理能力和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

37  神山圣湖间的文化记忆

——仪式空间对社区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作用 李世铭 张再生

摘要许多研究讨论了建筑公共空间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但鲜有研究关注自然空间对当地居民行为的塑造作用。为了探讨这种逻辑,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调查地点,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以期解释交往仪式空间、社会资本、地方感如何共同塑造社区参与。结果显示,交往仪式空间与社区参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这种特殊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可以通过社会资本机制促进居民社会关系;其社会文化属性可以通过心理机制培育居民地方感。这些发现揭示了空间感知对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

49  中国国家公园公益性保障研究 严勇 才吉卓玛

摘要公益性是自然保护地的核心属性。国家公园是我国借鉴国际国家公园发展史并探索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形成的一种新类型,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内综合价值最高的一类。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不顺和权属不清等问题最终导致自然保护地社会公益性逐渐丧失。我国探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旨在理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让自然保护地逐渐回归公益性。国家公园公益性保障是在提高国家公园共有比例、增加共建能力、提升共享水平的基础上保持或增加当代(后代)所有社会群体的福利,通过选择公共物品多元主体供给模式、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制度体系、探索不同区域国家公园全民公益性实现路径,能够切实保障公共福利并使不同利益相关者受益。

54  “水银行”交易机制实现三江源水生态产品价值研究 蒋凡 秦涛 田治威

摘要:交易成本高、排他性和收益性残缺等因素影响了三江源水生态产品与用水户直接交易。“水银行”交易机制扮演供水方与需水方交易的媒介,在优化三江源水生态产品资源配置,提高水生态产品利用效率,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增强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动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应明确三江源水生态产品“水银行”交易的主客体,完善相关交易制度,以确保三江源水生态产品交易机制的顺利实施和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

·社会治理·

60  国家治理视域下中国民主行政的功能优势和模式构建 陆聂海

摘要: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民主行政的关键是公共行政和民主政治之间的调适和相容性问题。民主行政打破了严格的政治行政二分,提供了一种民主和官僚制权威相互融合的方案。相对于西方民主行政的合理性限度,中国民主行政具有独特优势,能够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实现民主和权威的有效平衡。中国民主行政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保障社会的良序运行、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代转型。在国家治理视域下,中国民主行政的模式构建包括对正义和善治的追求、行政民主化的主体建构、公民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实现、多中心合作治理的形成。

67  主观有限理性何以影响社区治理创新

——“三社联动”机制建设的内在尺度 安建增

摘要“三社联动”是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同等外部条件下,有的地方能够积极创新,构建起完善有效的“三社联动”机制,而有的地方却相反。这就需要讨论“三社联动”机制建设的主观条件,寻找决定社区治理创新行动的内在尺度。主观有限理性指的是决策者将自己的情绪、偏好、观念等主观要素植入选择过程,使决策不再完整地体现制度规则和公共理性。JZ 社区的实践表明,情绪的放任、职业伦理的漠视、治理理念的偏差等主观有限理性是阻碍“三社联动”机制建设的重要原因,导致制度供给行为出现目标偏斜、过程迟滞、绩效虚化等问题。规避主观有限理性的负面影响,需要提供基于公共精神的行动导向,建构并强化主观有限理性分析过程,将主观有限理性分析作为一种德治习性,在“制度-能力-德性”框架中综合行动。

77  “思维-技术-规则”框架下超越数字政府技术治理路径依赖的优化方略 匡亚林

摘要数字政府技术治理的高质量发展,需突破数字政府技术治理“悖论”,即既往治理思维固化、数据基础薄弱和数据权责不明等政府对传统技术治理的路径依赖问题。将政府数字化转型融入到价值理念、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等诸多横向与纵向府际关系深度调整的过程中,依托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构建“思维-技术-规则”的政府技术治理研究框架,分析数字政府技术治理的路径依赖现象,并提出路径超越的优化方略。我国需从技术治理理念、治理规则和数据权益保障路径等多点协同发力,打破路径依赖,推进“数字中国”高质量建设路径,并贡献数字政府技术治理区域协同一体化的中国方案。

·乡村振兴·

84  生态系统脉络演进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村落开发 郑寿斌 蒋述卓

摘要: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村落的经济、文化价值愈加被重视,其开发广度和力度不断加大。但传统村落面临在开发中破坏的现状,地毯式开发和碎片化利用使村落物理、文化空间被深度破坏,村落文化、功能整体性被割裂乃至荡平。外来经济、文化元素未能有序、合理嵌入村落内在系统并形成功能性冲击,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传统村落在开发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内在脉络延续的合理性,不利于村落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开发研究的新理论载体,生态系统脉络演化视角以传统村落动态整体为研究对象,为避免传统村落开发过程中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农村与城市的对立冲突和无序内耗,保留中华文化根脉和精神场域提供理论思考。

92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原农业转型与小农户发展研究 王希隆 明占秀

摘要: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乡村发展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农业转型构成了乡村发展最核心的线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与先导。通过考察高原农业形态变迁, 认为在多元资本和多元主体融入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振兴不是“现代逻辑”对传统乡村的强势解构,而应以小农户家庭经营的乡土逻辑为基础,逐步推进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实现以小农户为发展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再造。

100  从“乡土中国”到“后乡土中国”: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资源价值 赵艳

摘要:民俗文化起源于农耕时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积淀,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传承良好的民俗文化精神,重新认识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价值,不仅可以融入乡村社会经济产业链,而且可以进一步凝聚民心、教化民众,催生乡村文明,推动乡村和谐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亮丽底色。

105  河湟地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与分析研究

——以海东市乐都区X 村为例 拉毛措

摘要乡村振兴既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一门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攻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河湟地区X 村为个案进行简略考证,旨在挖掘和总结青海农村实施乡村振兴的经验,以及可复制和可借鉴的模式,观察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丰富“党建+”品牌内涵,着力培育打造乡村产业优势,注重挖掘培养各类乡土人才,倡导和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的对策建议。

经济学研究

110  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现实状况、内在逻辑与前景展望 张文宣

摘要:全球价值链源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彼此间的相互迎合,是国际分工合作深化的体现。随着内在动力和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参与到价值链分工合作的各经济主体随即开始调整经济行为,其结果表现为全球价值链的解构和重构。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全球价值链重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全球价值链的内在逻辑,并合理展望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前景。在中国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并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背景下,与全球价值链核心环节密切相关的各种要素资源趋中国化将会是一个乐观的期待。

117 “一优两高”战略引领下青海固定资产投资转型发展研究 杨皓然

摘要“十四五”期间,青海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全面提升战略实施效率和效果,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其核心力量和关键要素。以2015—2019年为评价期,围绕“一优两高”战略主旨构建解析指标体系,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优两高”战略效应系数,得出青海一、二、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优两高”战略效应呈现失衡状态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固定资产投资转型发展建议。

124  消费者信任的维度结构与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研究

——基于情境因素的多群组分析 王建华  王缘

摘要: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为缓解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市场的信任感,结合江苏省和安徽省844 名消费者的样本数据,以安全认证猪肉为研究对象,以“态度-行为-情境理论”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深入调查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行为态度,探究消费者信任的不同维度结构(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并运用多群组分析甄别影响其路径的情境因素。从政府、媒体和生产者三个层面出发,对规范农产品生产者行为和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提出建议。

法学研究

132  以人权为基础的气候变化诉讼探究 何志鹏  王菲

摘要:气候变化对人权的严重影响日益明显。随着气候变化与人权的关系日益紧密,诉讼当事人开始逐渐以人权为基础提起气候变化诉讼以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在整个气候变化诉讼中,以人权为基础的诉讼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胜诉率上都不占优势,但是以人权为基础的气候变化诉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公众视野进而唤醒人们心中的气候危机意识和气候道德感,还可以促进气候政策的制定和创新。从目前的案例来看,大多数以人权为基础的气候变化诉讼都是针对国家和公司提起的,要求它们对造成气候损害的结果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本国法院和区域人权法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对以后各类法院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也将引发各国政府与每个人对气候问题的关注,进而推动气候变化诉讼的发展,从而真正保护每个人的环境人权。

141  生物识别信息公共与商业使用的制度定位与规范构建

——兼论对人格权保护模式的反思 商希雪

摘要生物识别信息的应用存在公共管理与商业营利的双重价值,然而两类应用场景下的使用目的性质不同,对应制度所维护的目标法益即存在本质区分。在公共使用中,个人隐私诉求在一定条件下需让位于社会公共利益;而在商业应用中,保护生物识别信息目前主要依附于隐私权、肖像权、网络安全保障等相关制度。鉴于生物识别信息的敏感性与生物识别技术的便利性,人格权保护要件有其自身的适用局限,并且人格权制度的绝对排他性会阻碍生物识别技术的商业创新应用与公共管理使用,因此双层架构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使用制度是更为适合的制度模式。由此,制度建设层面应厘清生物识别信息公共管理与商业使用场景下各自的法律界限,进而为生物识别信息的规范获取与应用、以及预防生物识别信息泄露与滥用等风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153  论国籍不可剥夺的依据与剥夺国籍的权力底线 简基松  车京花

摘要:“9·11” 恐怖袭击以来,欧美国家以国家安保为目的将剥夺国籍作为参加恐怖组织的惩罚措施已成为一种趋势。国籍法属于一国主权管辖范围之内的问题,但国籍又是在跨国活动中才会显现出来的基本身份标志,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国际法对国家在国籍管辖中的权力行使进行了很多限制。国籍权的人权性、国籍权的宪法保障、国籍国的属人管辖义务、国籍国的睦邻友好责任是国籍不可剥夺的法律依据;避免无国籍状态、非“任意”剥夺国籍、有关《公约》中的合法例外情况是国际法对主权国家国籍管辖权的最低限制。

文学研究

162  “范式”视角下的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袁劲

摘要:自1914年黄侃于北京大学任教并撰写课程讲义《文心雕龙札记》算起,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学界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依托序跋、书评、述评、笔谈、学术史等形式同步进行,并呈现阶段性研究总结、热点式学术争鸣与模型化范式考察相结合的整体特征。作为学科史梳理的有效视角,“范式”在三个不同层面为研究者所广泛使用:既有学术史意义上的整体把握,又有聚焦于代表性学人及其研究成果的个案分析,亦不乏对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范式的发掘与阐扬。考虑到既有成果存在“百年”维度阙如、“范式”命名混乱、“中国”主体性未充分彰显等遗憾,走向文明互鉴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可在镜鉴西方与通变传统的基础上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以经史子集为知识依据的本土话语体系。

171  从理论到经验

——20 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审美意识起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雷欣翰

摘要:20 世纪上半叶是相关研究的奠基阶段,对各种外来学说的接受影响深远。20 世纪50-60 年代和80 年代的两次美学大讨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中主体性问题的认识,纠正了审美心理学路径下社会性的缺失,形成了理论本位和经验研究本位两种研究范式。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今的研究,对中外相关理论有进一步译介,产生了经验研究的新范式,并对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有所反思、拓展。研究对象方面,出现聚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材料的新形态。20 世纪初以来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识起源研究,总体呈现出研究焦点由理论思辨转向经验研究、经过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再反哺理论创新的趋势。

179  古希腊与中国先秦历史散文特征考察 潘明霞

摘要古希腊历史散文,在数量、类型以及史学、文学价值方面,都丝毫不比中国先秦的历史散文逊色,但因希腊民族神话意识大大强于历史意识,所以,相对来说,古希腊的历史散文,就不如神话、史诗的成就那样突出。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关注史事,历史意识要大大强于神话意识,因此,具有较为深厚的史学传统,历史散文比较发达。本文拟从史学形成的年代、史书的作者类型、史书中文学因素的来源等方面入手,对古希腊和中国先秦历史散文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文化研究

186  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研究进展及走向

——基于2013-2020 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可视化分析 张琪如

摘要: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研究异常活跃。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研究热点进行量化分析,可以看出:研究呈现主题分散广布、演变路径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聚焦领域差异等特点;研究主题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目标任务、指导思想、领导管理、途径方法等方面;研究过程折射出整体性研究不足、研究缺乏现实考量、研究学科分布不均、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等问题。需要提升跨学科研究力度,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在加强文化建设的整体性、现实性、系统性、多样性研究上下功夫。

194  文化认同视域下青海三大民俗文化圈的交融与共享 胡芳

摘要:青海早在元明时期就已逐渐形成了儒释道、藏传佛教、伊斯兰三大民俗文化圈交流交融、互动共享、和谐发展的多元一体民俗文化格局。从其历史发展看,虽然三大民俗文化圈之间曾有过排斥与隔阂,但其主流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吸收,尤其是在宗教信仰、节日文化、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口头文学和民间文艺等方面存在相互交融、互动共享、和美共荣的现象,而三大民俗文化圈以多元一体、互动共享为基本特征的文化结构的构建过程,也是青海六大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过程。

201  文化自信视域下地方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研究

——以赣南采茶戏为例 张红  邱恬  吕荤全

摘要地方传统戏剧文化的自信源于其深厚历史文化根基和醇厚的乡土文化基因,传承和发展传统戏剧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城市化进程挤压了地方传统戏剧文化生存空间,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稀释了地方传统戏剧文化氛围,专业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动摇着传统戏剧文化发展基础,影响了地方传统文化自信。新时代地方传统戏剧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一是精心打造地方传统戏剧文化品牌,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要广泛传播地方传统戏剧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三是要大力拓宽地方传统戏剧文化传承渠道,厚植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