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卷首语 《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
专题研究——建党百年理论与实践
02 中国共产党绿色话语体系的百年演进与现实启示 刘燕
摘要:话语的能动性在于可以通过概念术语、叙事逻辑、阐释技巧等方面的改进来影响价值理念、行动方略的说服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绿色话语体系的演进历程大致经过潜在地讲、概念化地讲、具体化地讲以及系统化地讲等四个阶段。经过连续性的探索,绿色话语体系在概念范畴方面趋向综合集成,在叙事逻辑方面趋向系统完善,在话语立场方面趋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话语维度方面趋向时空格局的耦合协调,在话语权建设方面更加注重中国的示范引领作用。新冠疫情下生态环境建设的形势异常严峻,着力提升话语底气、增强话语优势和加强话语权建设对于凝聚全党以及全国人民的共识,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演进、创新和启示 文丰安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经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时期,一直努力探索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理念,指引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演进历程,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理念,既有对之前成功经验的继承,又有立足时代的实践创新。新发展理念更是我们党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动我国各方面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1??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路线的世界性向度 刘晓鹏 李红军
摘要:良好的开端、挫折、调试与优化、理性自觉等动态演变模式建构了党的政治路线动态演进的百年历程。高度的世界性理论根源、广阔的世界性视野、重大的世界性价值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路线鲜明的世界性向度。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高度的世界性理论根源。中国共产党将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作为制定和执行政治路线的重要考量依据,凸显了政治路线广阔的世界性视野。党的政治路线产生了重大的世界性价值:以党的政治路线为逻辑起点的中国道路为后发国家贡献了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途径,并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催生了中华文明的现代性复兴,彰显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专题研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
31??六大新目标牵引“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冯颜利 曾咏辉
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目标牵引是我国经济社会成功发展的宝贵经验,具体表现为现代化奋斗目标决定着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聚焦点、目标指引我们直面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十三五”时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目标牵引下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成就。“十四五”时期六大新目标将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极大地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37? “十四五”时期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意蕴、框架与路径 丁志刚 李天云
摘要: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十四五”时期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课题,其战略意蕴在于有效应对发展环境面临复杂深刻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阶段跃升,持续开创和贡献现代国家治理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通过构建“生态-体系-能力-成本”四维一体框架,“十四五”时期要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生态的优化效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效能、国家治理能力的生产效能以及国家治理成本的管控效能,进而持续提升国家治理的总体效能。确保“十四五”时期稳步高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关键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制度执行与体系构建,完善和优化国家行政体系,善于用信息技术赋权增能,不断向高效能治理迈进。
50? “十四五”期间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研究 崔建民
摘要:我国人才队伍规模全球领先,但结构失衡、素质整体偏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十四五”期间,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培养集聚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人才队伍,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形成尊重人才、依靠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此,要坚持“内”“外”统筹,壮大人才队伍规模;“领”“育”结合,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留”并重,加强人才高地建设;“破”“立”兼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55 “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创新驱动路径 黄亿红 鲁春光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国民经济目标。农业现代化技术作为检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创新发展更是推进“十四五”时期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的关键举措。但同时,解决“政出多门、落实不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濒临极限、作物产品周期性滞销与紧缺循环等现实问题,对农业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参透“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技术创新方向,可重点从动力支撑、运作基点、资源基础方面围绕技术进步寻找突破,持续提升农业竞争力与质量效益。
63? “十四五”时期推进文化现代化的三重维度 周育国 黄宝成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全局性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现代化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涵。文化现代化的本质在于人的现代化,其实现需从文化体建设入手,即通过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为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理性前提、情感基础和实践路径,实现文化传统、时代特征、现实诉求、未来发展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使其以并存方式推动文化朝求真、求善、求美发展,以继存方式推进文化建设向广、向深、向强发展。
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
71??从“两山”理论看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演进及启示 赵永祥
摘要:从“两山”理论分析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对我们从文明形态的高度认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利弊得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阶段,青海要立足“三个最大”省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和运用“两山”理论所蕴含的生态、经济、社会规律,谋划和实施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9??生态系统的“同一性危机”及其化解
——超越牛顿机械世界观的“机器隐喻” 江学如 张起帆
摘要:在化解克莱门茨和格里森关于植被群落机体论和个体论之争中,坦斯利正式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 概念,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而遗留下生态学历史性难题。尽管奥德姆兄弟基于物质和能量循环对生态系统重新进行界定,这一生态系统观念的变革由于本体论的整体论和方法论的还原论而备受责难,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学科本身都陷入“同一性危机”。通过诊断,他们背后都潜藏着机械论世界观,纠缠着“机器隐喻”情结,误把生态系统当作单子式的、空间边界明晰的实体单元,由于其边界不清而导致所谓的“同一性”困境。以帕滕为首的新兴系统生态学基于网络结构,构建不同于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把环境重新纳入“生态-系统”内部,指出它是不同于实体的功能性关系实在。
86??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资本批判及中国方案 张婷婷
摘要: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分支。西方国家生态治理在资本逻辑驱使下呈现人与自然异化、生态与资本对立、生产与消费不适应以及资本全球性扩张引发的世界性生态危机等困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出发,确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生态自然观、的生态发展观、“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方法论、的生态价值论,“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新时代,加强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以紧抓生态治理制度体系建设为关键,以依靠多元主体共治生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平等均衡的国际生态合作等为基本举措。
9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理论诠释与立法回应
唐绍均 魏 雨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是指将前者融入后者的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各环节,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与相得益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法律制度间的“共生”渊源、“共时”机缘以及“互补”效应,共生理论、共时性理论以及法律与道德互补关系理论均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既需从立法技术与立法限度两方面进行方法规制,也需从概括性融入立法目的、耦合性融入法律原则与转化性融入法律规则三个层面进行立法探索,希冀丰富与发展环境法治的内容以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专题研究——中国诗学
103??田园诗人的狂欢
——陶渊明《蜡日》诗反映的魏晋节俗及其文学史意义 范子烨
摘要:《蜡日》诗作为陶渊明的一篇饮酒之作,作为魏晋节俗的生动写照,反映了一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生命狂欢,反映了诗人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另一个侧面,由此陶渊明的诗性生命显得更加丰满更加圆融。同时,这首诗又是我国咏梅文学的鼻祖之一。就咏物艺术而言,陶诗对梅、柳、兰、菊、松、柏等自然之物的描写与开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自然意象,不仅对我国古典诗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古典绘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陶诗以心注物、传神达意、得意忘言和重神遗形的艺术手段,对我国古典诗学和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11??意深词浅:袁枚“性灵”的特征与呈现方式 唐芸芸
摘要:“性情”是清人反驳明七子的有效武器,是诗学阐述的出发点。但袁枚将之由诗学基本概念转变为诗学核心概念,强调性灵是对现实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独特、深刻、通达,并归于“正”,中国文学情感表达的传统得以在诗学理论上完成接轨并深化。袁枚还强调以“词浅”的方式进行呈现,以达到天籁的状态。其诗歌创作践行“意深词浅”,自然也是雅的。
119??朱熹诗的哲学境界与美学意义 刘思宇
摘要:朱熹一生作诗多达一千四百多首,可他对待作诗的态度却充满矛盾,迟疑反复。从探究这一矛盾入手,文章摈弃了传统的诗歌印象式批评,认为古代诗作通过对文中外物、情感与理性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以不同的方式审美地参与古代诗哲对于天人关系的哲学探索。朱熹对待作诗的矛盾态度、其相互抵牾的说辞来源于情与理、诗与思之间固有的逻辑冲突,他的创作则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使二者相互融合的过程。朱熹早、中、晚三个阶段的诗作,再现了朱子思想由外在格致转而向内求,最终走向审美的演变历程,不仅完整勾画出朱子的内心世界,也呈现出一个理性道德与感性审美相互融合的化境。
民族学研究
126 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建构史论纲
——基于中国共产党民族关系史的分析 郑文宝
摘要: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是却一直以基因暗码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民族关系思想史、政策史、生活史将民族共同体由过往的潜意识状态彻底升华为显意识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话语范式和学术范式从历史事实和观念现实中被抽象、升华出来,成为世界民族语境中的中华民族标识。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关系思想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由潜隐到凸显的过程,但是在任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在坚守共同体的民族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关系政策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规范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但是在任何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都没有偏离共同体准则;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关系生活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行动由具象到内化的过程,在任何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在演绎着民族共同体的实践。
134??中心—边缘关系视角下的边境地区跨界民族研究 刘际昕 刘雪莲
摘要:跨界民族问题是现有跨界民族研究中的核心,而边境空间的变化催生了跨界民族研究的新的变化。空间是人类生活的第一场域,以往边境地区是国家的边缘空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边缘关系的加剧和跨界民族经济能力的不足是跨界民族问题滋生的关键。随着国家间关系的改善和国家对外经贸发展的需要,边境地区从屏蔽功能向中介功能转换,安全为主导的边境向发展为主导的边境转变,中心—边缘关系的改善使得边境地区成为新的发展中心。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具备跨境交流能力的跨界民族成为边境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力量。因而,从发展的边境地区视角对跨界民族进行研究,需要有三方面的研究转向,即由问题型研究向发展型研究转变;由应对型研究向治理型研究转变;由防范型研究向软实力研究转变。这三个转变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142 村委会民族宗教委员的设置及其职责探析
——西藏卡若区的案例分析 扎洛?泽仁曲措
摘要:村民委员会负责处理村庄公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差异,村庄公务内涵各有不同。在西藏东部的卡若区农村,集体性宗教活动是重要的村庄公务,但是,过去村委会管理宗教活动存在制度性障碍。2014 年始卡若区在村委会选举中增设民族宗教委员,专门负责村庄宗教活动管理。田野调研发现,由于民族宗教委员尚无明确的职责规定,发挥作用存在差异,特别是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到底扮演“组织者”还是“监管员”角色,引发意见分歧。笔者认为民族宗教委员的设立,赋予村委会管理集体性宗教活动的制度正当性,但应尽快制定职责规范,使之有法可依,现阶段还是要根据村庄具体情况和社会环境动态,由上级部门给予针对性的工作指导较为稳妥,逐步实现常态化的服务和管理。
社会学研究
147 有领导的共同生产与环保服务研究
——基于三江源B 社区的案例分析 切羊卓玛 陈卫东 骆桂花
摘要:在特殊的社会背景结构中,公共服务共同生产何以可能?现有研究所强调的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模式未能完全回应这一问题。基于三江源B 社区的田野调查与已有文献,提出有领导的共同生产概念。认为B 社区特殊的社会背景结构中,精英领导者借助竞争、有效沟通、示范、宣传、动员等恰当策略,可领导服务用户参与环保服务生产过程,并且在多元行动者间交互关系或整合资本的基础上,产出了公共价值、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以及社会排斥等“阴阳”两面结果。因而批判性地理解并管理有领导的公共服务共同生产是关键所在。
155 对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评估基本问题的思考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白贝迩
摘要: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民族教育法规缺失的情况下,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是进行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的主要途径。其中,教育政策评估是政策调整的依据,也是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对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基本问题从社会学视角进行解读与研究现状探究,从而提出建议:明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评估内容的边界,进行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评估主体培育,构建科学合理的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评估标准,进一步规范民族地区教育政策评估方法的使用。
法学研究
161??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活”而不“泛”的解释论思考 陈洪兵
摘要: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存在罪状表述模糊、行为边界宽泛的天生缺陷,致使该罪面临“被虚置”与“口袋化”的双重困境。将“违法犯罪活动”限定为犯罪行为或者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类型,违反了《刑法》第3 条前段的规定;应将“违法犯罪”限定为与明文列举的诈骗等行为法益侵害性相当、与犯罪有关、具有侵害重大法益危险性的活动。利用“伪基站”设备发送所谓诈骗短信,通常还只是诈骗预备,不应根据发送短信条数认定成立诈骗罪的未遂。所谓“同时构成其他犯罪”,是指发布违法犯罪信息的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相关犯罪的预备;如果具体着手实行了相关犯罪,应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与相关犯罪数罪并罚。只要行为人发布了违法犯罪信息,即使尚未着手实行相关犯罪,也不影响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成立,而成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则以被帮助对象着手实行犯罪为前提。
170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圈的“收缩”与出罪化路径
——基于个人信息多元化属性的思考 于冲
摘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增设与修正,以及司法解释对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的扩张,不断彰显出刑法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梳理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历程可以发现,自97 年刑法以来,个人信息多是以附属于其他法益受到刑法的保护,这恰恰是个人信息多元化属性下刑法评价模式的体现。在权利属性上,个人信息同时具有了人格权属性、财产属性、数据属性、信息安全属性、公共属性等“信息复合属性”;在权利外延上,个人信息同时涵盖了信息决定、信息保密、信息查询、信息更正、信息删除、信息可携、被遗忘等权利类型。因此,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应当将数据属性、信息安全属性等剥离出个人信息之外,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的基础上,确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豁免事由,实现个人信息合法应用与保护的刑法兼顾。
179??网络服务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及其刑事责任 许亚洁
摘要:网络服务者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涉及的犯罪类型多以法定犯的形式存在,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对刑事责任认定具有实质影响。但保护义务设置的抽象泛化以及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的盘根错节,导致网络服务者刑事责任认定存在刑行衔接不畅的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层级化、精细化和合理分配等途径优化网络服务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设置。另一方面,应当厘清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相对统一的实质关系。限缩解释相关罪名中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类型,将行政程序要素作为刑事违法独立性审查的要素,实现行政法与刑法的顺畅衔接和双向联动,有效防止网络服务者刑事责任认定的不当扩大。
历史学研究
189??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香料贸易的合伙制经营考察 夏时华 王 春
摘要:宋代海商在从事海上丝绸之路香料贸易过程中,出于抵御和分担海外贸易风险、筹集贸易资本或合作经营的需要,实行贸易合伙制经营,大体上分为合本经营、委托经营、结伴经营等经营方式。其中,合本经营可以实现贸易资本合作,激发民间资本活力,筹集巨额贸易资本,促进贸易规模不断壮大;委托经营使贸易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分离,经营者自主决策经营,参与利润分配,从而形成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极大提高贸易效益;结伴经营即诸多小海商租赁舱位,结伴同行经营,但作为一个庞大商人群体,也极大拓展了贸易规模。合伙制经营这一有效的制度安排,成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香料贸易能够繁荣发展的关键性内在制度因素之一。宋代海商在合伙制经营上虽与阿拉伯商人有着相似性,但并非是受其影响,主要还是自身发展逻辑所致。
197 岳麓秦简所见秦代孝道伦理问题
——以社会风俗、不孝犯罪和官民使役为中心 张楠
摘要:新近披露的岳麓秦简中有诸多反映秦代孝道伦理问题的新材料。这些新材料表明:秦人的占梦风俗中蕴含着要求祭亲的孝道伦理,是孝道伦理在秦人精神世界中的体现。在现实世界中,政府将孝道伦理视为风俗教化的重要内容,以此为标准对民众进行旌表或惩罚,目的在于匡正风俗。对于家庭中不养亲、打骂杀伤尊亲以及重组家庭中的违法行为,法律会予以严惩。其中的各种细节规定,补充了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内容。针对在外服役的民众和徭使的官吏,政府则从孝道伦理的角度实施相应的免征和归丧政策,并对谎报骗假者予以惩罚。总体而言,孝道伦理是秦代制定法律与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考察秦代社会的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