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意识形态·
01 意识形态自信: 文化自信的逻辑递归和实践路径选择 余卫国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内在要求、逻辑递归和实践路径,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前提、精神动力和根本保证,也是应对当前意识形态新挑战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现实需要,是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信,是对其本身所蕴涵的科学性和人民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及其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高度自信,更是对党领导人民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信,就是要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理论建构和理论创新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认同,努力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0??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危机的效应图景及消解策略 肖唤元 郑晶晶
摘要: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面临话语管控、话语生产、话语传播、话语受众、话语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危机,呈现出复杂难控的“效应”图景,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存在“边缘化”“空泛化”风险。消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危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要坚持系统思维,从治理队伍的整体塑造、法治思维的科学引领、话语品质的切实提升、传播载体的全面整合、重点受众的现实关切、话语评价的有效建构六个方面共同发力,切实维护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17??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风险防范与建设路径 肖 莉
摘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党近百年来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用先进思想鼓舞人、用先进理论武装人的光辉历程。在新时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日趋多元的价值取向,面对新旧叠加、参差不齐的思想意识,以及一度被淡化弱化的意识形态工作,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凝聚力被消解、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网络信息化对主流意识形态控制力造成解构等风险,应不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突出宣传思想工作这一关键,加强重要领域和重点人群工作,正本清源,加强阵地管理,坚守人民立场,创新顺应时代发展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方式和表达方式。
·生态建设·
23 生态治理时空演变特征比较研究
——基于2010~2017 年中国生态治理指数的研究 郭春娜 于法稳 陈宇游
摘要:本文构建了水环境、空气环境、污染处理、绿化环境、居民生活、土壤环境等6 个维度共23 个指标的中国生态治理评价指数体系,对2010~2017 年中国生态治理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生态治理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提升的特点;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维度发展最好,居民生活和污染处理增幅最大,但土壤环境有所下降;生态治理水平及各维度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间、不同省(市、区)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在不断缩小;不同维度发展水平也存在失衡现象,但这种现象趋于缓解。
31??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青海生态实践的新机理及启示 刘娜 郭强
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推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有其时代意义和价值。在高原地区,辩证认识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呈现的新特征和一般规律,是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政策铺垫和制度安排、科技创新与生态社会价值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绿色发展、科技绩效评价与个人价值实现相统一,是其特征的新机理;不断探寻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方法与途径,是对一般规律认识的新尝试。
·贫困治理·
36? 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生成缘由、治理难点与有效对策 李武装 刘梦媛
摘要:2020 年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将全面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由绝对贫困过渡到相对贫困,既是贫困问题演进的必然逻辑,也是人类认知走向精细化的具体表现。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生成经由基本国情、贫困问题本身、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得以全息把握,其进一步透视则面临着一系列社会治理难题。相对贫困在我国未来的治理,当致力于如下策略与方案的渐次厘定并勠力践行:科学动态的贫困标准之制定、治理之长效体制机制的建立、发展不平衡性的消弭、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活、贫困治理阶段及因应工作的平稳转型等。不仅如此,由于未来社会不确定性与各种风险的增加,人们之于贫困治理的曲突徙薪意识亟待加强,社会全方位的协同治理路径亦亟待开启。
43 县域贫困的演化特征及“后贫困时代”的发展路径
——以592 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的实证分析 孙倩 徐璋勇
摘要:2020 年底以解决收入贫困为目标的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标志着我国将进入以消除“发展贫困”为目标的“后贫困时代”。本文依据A-F法对592个国家级贫困县2013—2018年多维贫困演变轨迹的测度分析发现,进入“后贫困时代”我国绝对收入贫困问题即将得以全面消除,但县域“能力贫困”和“机会贫困”等“发展中贫困”问题依然突出,脱贫存在较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进一步的因素分析表明,县域产业关联机会、中小学基础教育、农业机械化程度、人口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是县域发展贫困消除的主要瓶颈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原国定贫困县在“后贫困时代”的工作重心应聚焦于消除县域“能力贫困”与“机会贫困”,以有效遏制返贫,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
54??后扶贫时代青海涉藏地区的相对贫困及其治理机制构建 王家斌 荆蕙兰
摘要:2020 年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进入相对贫困治理为主的后扶贫时代。青海涉藏地区的贫困问题也将从主要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从主要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从重点解决农村牧区贫困向统筹城乡减贫转变。后扶贫时代青海涉藏地区要在防止返贫的基础上,以减少贫困增量、缩小贫富差距与区域发展差距为导向,深刻把握贫困演变趋势和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困境与挑战,探索构建益贫性经济增长机制、可持续增收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机制和相对贫困治理的基础性机制,实现相对贫困治理常态化、相对贫困治理机制长效化。
·丝路建设·
62??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与挑战 丁金光 王梦梦
摘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基础脆弱,环境问题突出,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各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各方面,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还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管理基础薄弱、境外投资风险和“中国环境威胁论”等问题的挑战。因此,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强化合作交流机制,完善绿色供应链建设,推进信息共享交流,提升中国的引领作用。?
70??“一带一路”沿线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研究 孙存志 杨 丽
摘要: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卫生健康共同体,主要是基于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防范沿线卫生风险等现实需要。但推动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也会遇到沿线卫生治理体系较为脆弱、西方大国掣肘等困境。这就需要构建以下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是树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识,共同参与沿线卫生治理;二是加快完善顶层设计,更好维护生命健康权;三是构建卫生健康标准的评价体系,促进沿线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四是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应急响应速度;五是加强卫生健康平台建设,提高互利共赢合作成效;六是构筑沿线卫生合作话语传播体系,提高各国对生命健康共同体的认同。?
76??“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与应对策略 赵颖 陈建兵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全球化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西部地区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域,给西部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与发展机遇,加剧了西部高校人才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西部高校需要把握发展契机,应对挑战,深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在互学互鉴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强化提升特色学科建设,实现从支援边缘到自生中心的转变。
经济学研究
82 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价值再实现
——理论创新、应用拓展与方法论塑造 张雨微 吕寒
摘要:经济学发展价值在于同经济实践之间的高度联动性,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经济实践与人民利益。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取得了非凡的发展成就,为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学面临着新的发展压力与动力,亟待形成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新时代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价值再实现,一要在传承借鉴基础上形成原始理论创新成果群,二要以新的叙事逻辑和证明方法实现新的应用化拓展,三要塑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和价值取向,从而为新时代经济实践提供经验总结、解决方案和学术积累。
88??五大发展理念视角下的新实体经济体系探索 王少杰 涂玉龙 王亚舟
摘要: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一国实体经济的结构会随着本国经济社会的演化而不断变革。当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重大技术变革造成传统的实体经济一部分退出经济领域,一部分需要转变到由这些新技术支撑的发展轨道,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实体经济,引领经济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新实体经济代表经济的未来,是中国经济增长由数量型走向质量数量型的核心动力之所在。新实体经济是充分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由此,将在新的路径下带动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
96 “三链”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以西宁碳纤维产业集群为例 赵君丽 钟杰 王立新
摘要:碳纤维是战略性新兴材料,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碳纤维主要依赖进口,生产技术瓶颈难以突破。一些地方政府通过产业集群模式大力发展碳纤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然而传统的产业集群发展策略难以突破发展瓶颈。本文从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的“三链”新视角,构建了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以西宁市碳纤维产业集群发展为例,重点研究西宁市碳纤维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现状问题,认为:“三链”联动,不仅有助于产业链、技术链和价值链协同发展,而且有助于突破技术瓶颈,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主动实施“产业链紧链”“价值链强链”和“技术链补链”战略,推动产业集群迈向中高端水平。
社会学研究
106?划界与跨界:城市社区“微治理”中的政府职能边界研究 梁贤艳 江立华
摘要:作为一种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形式,社区“微治理”中如何明确政府的职能边界是一个热点问题。政府过度介入会导致“行政吸纳社会”消解居民动力,但置之不理会导致“行政抛弃社会”基层治理失序。需求是居民参与的原动力,以紧迫程度和共识强度为维度,居民需求可建构为四种类型:紧迫—共识型需求(居民“自治”即可);紧迫—分歧型和缓和—共识型需求(须政府参与“共治”); 缓和—分歧型需求(须政府主导的“他治”)。“自治”与“他治”中政府职能相对明确,而“共治”中政府须根据治理所处阶段相应履行刺激需求、助力共识、促成行动、培育情感等职能。社区“微治理”中政府的职能边界情境性与规律性并存,分类治理可能成为“社区契合城市”建设的新图景。?
114? 留守家庭的社会工作介入途径与模式 侯婧
摘要:由于家庭核心成员外出所引发的包括留守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越来越凸显。目前已有的对农村留守问题开展的研究,缺乏家庭结构下成员间的互动视角,缺乏留守群体和外出流动人口间双向互动视角。本文在社会工作同理、平等、尊重等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专业方法,尝试建立留守群体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以解决留守家庭面临的问题。
法学研究
120??国家公园生态利益保护的理论证成与规范进路 张文松
摘要:国家公园保护是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关键之举,公众对生态利益的普遍需求是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保护的本源根据,决定着国家公园的立法目的与价值取向。生态利益的非物质性公共利益属性符合国家公园的公益性价值取向、环境宪法体系的内在要求及国家公园职能整合的制度需求。国家公园法对生态利益的保护需着力探究环境权力与环境权利制约与合作的具体规则与实现机制,形成稳定的生态利益保护网络结构,方能凸显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130??人类遗传数据共享的内涵阐释与逻辑展开 焦洪涛 徐美轩
摘要:随着生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际上已建立起各类大型的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人类遗传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国家资源,由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竞相争夺的对象从有形的人类遗传资源样本转变为无形的人类遗传数据。“开放科学”的理念在各国间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日益加剧了人类遗传数据跨境流动和共享的风险。引发了人类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如隐私权的克减和人格尊严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使得个人隐私、基因歧视、族群污名化等方面遭遇诸多挑战。因此,需要对人类遗传数据本身的特殊性进行剖析,引入“反公地悲剧”理论探究共享的核心意义,注重共享所涉及的个人及群体向度,强化人类遗传数据的保护机制,进而推进人类遗传数据提供者与科研参与方的良性互动。
138??大数据时代下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路径之思考 马淑芳
摘要: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公民网络隐私安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公民个人信息及隐私被大量搜集、贩卖、使用和披露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我国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民事立法的原则性、滞后性、零乱性问题,必然导致司法实践中的认定难、操作难、赔偿难等困境。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网络侵权行为,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隐私权的民事立法制度的梳理与反思,提出了我国应以“法律保护为主导,行业自律为补充,技术监督为手段”的保护模式及保护路径。对探讨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创新与思考。
143 增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信任的有效途径
——传统医疗领域的立法框架和经验借鉴 陈宇超 艾永明
摘要:伴随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领域的深度结合,未来的医疗方式将得到根本性的革新。然而,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所具有的黑箱特性,人们很难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产生信任,这将严重阻碍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和发展。医学天然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这并没有妨碍患者对传统医学的信任。传统医疗领域的立法框架和经验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增强信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鉴于人工智能能够弥补人力资源不足、提供医疗准确性和提升医疗水平,我国应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完善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立法规范。
文学研究
149??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的文化意蕴 王爱军 李惠
摘要: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富有独特的文化意蕴。一是彰显了诗性传统的和合文化,呈现为小说语体和题材内容的“中和”文体特征;二是融合了自在自适的民间精神,表现为儿童视角与成人式幻想的“童化”文体形态;三是标识了启蒙救亡立场下的时间价值,诉求于现代小说语言结构的“现代”格调。传统文化(和合与民间)与现代精神(时间价值)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位移产生合力,促使中国现代小说出现相应的“文体互渗”形式并赋予全新的意义。?
155 地域文化坐标中的高原乡土叙事
——以当代青海文学为例 雷庆锐
摘要:形成于青藏高原地域文化中的当代青海文学,不仅以形式上的丰富与创新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而且以其精神内核彰显了高原乡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当代青海文学中,作家们将丰富的人生体验对象化在家乡的河和高原的山中,通过乡土情愫的多维叙述和乡村变迁的理性书写,展示了生活于河湟地域中乡民的生存空间和精神世界。?
162??论阿来的文学理念与创作 杨柳
摘要:阿来以丰硕的创作实绩以及文学理念,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上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站在人类的高度,将民族传统文化的考察、历史进程的现代性审视与人性的深度开掘互为表里,共同参与到世界文学的变奏之中;并立足民间立场,使文学表达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和丰满的想象力,以敏锐的文本意识自觉地达成了文学的创作目的,在表现藏民族文化的同时,丰富了华夏及世界文化,并拓展了文学文本的审美意义,他的书写无疑为当代文坛和作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历史学研究
168??再论《宋史·外国传》的史源与书写 钱云
摘要:明清以来,学者们对《宋史·外国传》的史源问题聚讼纷纭,《宋史》与《文献通考》间的关系在近代渐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读《文献通考·四裔考》与《宋史·外国传》,可知两书的北宋纪事虽都是抄录宋朝国史,但南宋纪事则各依据实录等书纂成。通过对《文献通考》和《宋史》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追索《宋史》史源,有益于了解宋朝国史的原貌,增进对《宋史》形成的理解,并为校勘《宋史·外国传》、研究宋朝与周边关系等提供证据支持。?
176 “隐贤而桓贱”再评价
——心理史学视域下的考察 付瑞珣 胡静
摘要:鲁隐公执政末年,本想将君位让给其弟的隐公,竟然先被其弟鲁桓公所弑,后世多以“隐贤而桓贱”盖棺定论。从心理史学的视角看,青年隐公曾战败狐壤、受辱于郑国,又曾隐忍其父惠公夺妻之事,这类遭遇造成了他青春期及成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危机,导致了其性格的软弱,终于招致了“钟巫之祸”。由此,隐公难称为“贤”。而在“庶兄”执政强大压力下,自幼父母双亡的桓公,在青春期叛逆的年龄受到权臣的挑唆,即使做出了弑君之举,亦有情可原。通过心理史学的分析可知,“隐桓鼎革”之事不能仅以“隐贤而桓贱”来进行道德评价,更应从历史人物性格与时代命运入手,进行历史学的研究。
文化学研究
183??后“大流行”时代汤因比“生命共同体”意识的再思考 刘宝
摘要: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人类从未比此刻更像一个命运共同体。在积极应对灾难,发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价值的同时,人类也需深入认识和构建“生命共同体”,以应对疫情时代或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冲击和危机。汤因比一生推崇中国早期诸子哲学思想,其晚年作品构建的“生物圈”理论蕴含了朴素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汤因比“生命共同体”意识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内容:以儒家和墨家的“爱”作为存在基础;以道家的“平等”作为行为规约;以墨家的“义利”作为实现路径。?
191 智能生成研究范式的学科赋能与价值共创
——基于实践、技术、方法驱动的传播学新视角 郑晨予 范红 施媛媛
摘要:在计算机科学(特别是计算机智能)深度介入传播学实践的背景下,之于传播学研究的智能生成范式应运而生。本研究从解读这一研究范式和建构视角入手,深入探讨揭示智能生成范式基于实践性、智能化、方法论的驱动价值。在此基础上,并通过与传播学的主导判别范式的互动互补对比考察,尝试探讨之于传播学的学科赋能以及基于互鉴砥砺和循环进化的价值共创之机制模式。?
200??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建设与优化路径 代辛
摘要:文化生态保护是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把文化保护与发展融入到生态发展理念当中去,是我国探索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尝试,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创举,这将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文章在梳理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该文化生态保护区理论和实践层面存在的诸多短板。认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除了获得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之外,尚需要打造若干鲜活的地方范本,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