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您的位置:首页 理论平台 科研参考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二期
浏览:790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24-02-29

一、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调查研究实效

来源:《红旗文稿》2024/3

作者:唐伟尧(甘肃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多次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全党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握要领方法,掌握好调查研究的看家本领,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和矛盾中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发扬光大。

一、调查研究要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也是党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开展好调查研究,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调查研究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使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执政根基更加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要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开展好调查研究,就要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群众动真情,把群众当亲人,主动与人民群众拉近距离,了解群众的内心想法,掌握他们的真实需要;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时刻保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作风和姿态,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听真话、看真相、察实情,提出解题思路举措,全力破解群众关注的问题、基层久拖未决的问题、制约发展的问题,做到进万家门、知万家情、办万家事、解万家忧,推动各项利民便民惠民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要善于换位思考,把群众冷暖放到心中,通过分析问题原因,提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好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调查研究的过程转化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真正让人民受益、使群众满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好调查研究,就要坚持为民导向,走进基层一线、群众家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使决策部署体现群众意愿,做到调查研究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要深入群众,了解问题之所在,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要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百姓的需求为第一导向,谋思路、想对策、定措施,稳步推进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着力促进城乡及区域均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多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困难较多、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听群众的顺耳话,也听群众的逆耳言,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以调查研究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二、调查研究要聚焦各项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

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调查研究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调查研究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开展好调查研究,就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促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有力有序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就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治理能力、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保障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方向明,则道路准;重点显,效果才会佳。开展好调查研究,就要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点难点,梳理问题和矛盾、排查难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在此基础上作出理论概括和政策设计、提出促进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朝着问题难题行,奔着突出矛盾去,谋实招、求实效,在深化调查研究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着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将强国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要聚焦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有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要求,也面临一些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迫切需要我们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搞清楚客观事物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和变动情况,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路径和办法,切实增强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行稳致远。形势决定任务。开展好调查研究,就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定计划、提方案,科学提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举措和方法;精准开展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以调研成果反哺工作,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

三、调查研究要聚焦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赢得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政治保证,是四个伟大的关键所在。发现自身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有力武器。

发现问题,才能整改问题、提升效能。开展好调查研究,就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党员干部,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政治素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人;对短期能解决的,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明确目标、一抓到底,在走、访、问、查中扼住症结根源、探查病灶源头,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要结合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全面了解、分析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担当作为意识不强等问题根源,提出管用措施,推动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着力锻造政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使调查研究成为检视问题、转变作风、提高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调查研究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意义重大、使命光荣。目前,全面从严治党中还存在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够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等重点问题,需要我们拿出过硬的方法和举措,切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开展好调查研究,就要清醒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聚焦人民群众诉求反映、纪检机关掌握的问题线索、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等,深挖问题原因,研究制定、推动落实解决措施,以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使调查研究工作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服务。

研究、思考、解决问题和矛盾,确定各项事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刻舟求剑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了解真实情况,拍脑袋做决定,是做不好工作的。做好调查研究,就要迈开步子、走出院子,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亲自察看、亲身体验,发现真问题、掌握真矛盾、提出实对策;要注重从国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开展调查研究,统筹运用实地和蹲点调研、访谈、体验式调研等方式,用好现代科技手段,把脉问诊、解剖麻雀,掌握、分析实际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避免调研看盆景”“走过场,坚决反对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要注重调研成果运用,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在深化调查研究中锤炼作风、促进工作、推动发展。

调查研究是践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工作方法,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练好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用好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更好地为科学决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推动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事业新篇章。

?

二、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

来源:人民日报

执笔:郑敬斌(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其中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推动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重要方面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将其自觉贯彻落实到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深刻把握鲜明理论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焕发新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坚定的文化立场、深远的战略考量,展现出鲜明的理论品格。

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尊重文化发展规律,蕴含着深邃的辩证法,体现着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进行赓续传承,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我们挖掘、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思想精华指明了前进方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能够站稳脚跟、坚守立场。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具有鲜明实践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凝结着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实践经验,凝聚着全党的高度共识,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拓展了赓续中华文脉的路径,展现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实践上的坚守和创新。

深刻领悟重大意义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凝练阐发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要义,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把我们党对文化传承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明确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遵循。

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拓展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强调要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将文化自信自强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国,需要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利文化条件。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磅礴力量。

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不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礼敬珍视的姿态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5000多年文明宝库中的精华进行全面挖掘、系统整理、科学分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进一步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充分彰显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面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必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现继承基础上的变革创新和时代阐发。我们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找到其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面。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要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不断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把赓续中华文脉又彰显时代精神、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不断增强气象博大的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三、促进人水和谐 建设幸福江河

来源:《求是》

作者:李国英(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脉、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江河,足迹遍及祖国各大江河以及三峡、南水北调等重点水利工程,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亲自擘画确立、亲自推动实施国家江河战略,为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2023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水和谐、建设幸福江河,奋力谱写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新篇章。

一、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深刻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就江河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我国江河保护治理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江河湖泊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善。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强化长江、黄河等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入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断流干涸20多年的永定河实现全年全线有水。

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科学推进实施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跨流域、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初步形成了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全国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2年的7000亿立方米提高至2022年的近9000亿立方米。

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系统性变革。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2013年到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不足6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120万亿元,但全国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了42.8%58.2%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先后战胜黄河、珠江、长江等大江大河历史罕见严重水旱灾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主汛期,海河流域发生了1963年以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下,成功夺取了防御这场特大洪水的重大胜利,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蓄滞洪区转移近百万人无一人伤亡。

江河保护治理,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江河保护治理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

二、优化江河水资源配置,大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这一基本水情将长期存在。同时,我国人多水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辩证关系、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均衡关系、水资源与生产力布局的适配关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凝结着对国情水情的深刻洞察和对水资源问题的战略考量,为提升江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能力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必须坚持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科学规划建设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增强水资源统筹调控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资源保障。

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国家水网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根本举措。要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结合江河流域水系特点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以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排水通道为,以区域性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为,以具有控制性地位、控制性功能的调蓄工程为,统筹存量和增量,联网、补网、强链,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开展河湖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明确流域区域可用水量管控指标。加强取用水监督管理,完善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加快用水权初始分配,建立健全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制度。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节水优先是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一条重要治水方针。节水涉及各行业各部门各领域,是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系统性工程。要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强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深入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打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推动节水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推进水效标识、节水认证等机制创新,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节水领域。拓展节水科普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三、保护治理江河流域生态,大力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蕴含着鲜明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为强化江河水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永远造福中华民族。

推进母亲河复苏。母亲河滋养流域水土、哺育一方儿女,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养育了中华民族,要把保护治理母亲河这篇文章继续做好。持续开展京杭大运河贯通补水、华北地区河湖夏季集中补水和常态化补水、西辽河流域生态调度、乌梁素海生态补水,持续稳定白洋淀水域面积。完善生态流量(水位)、水质、水生态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流量预警响应机制,强化生态流量保障过程监管。追溯江河文明之源,把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要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稳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强化河道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流域等重要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加快小水电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持续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珍惜保护地下水这一隐藏的宝贵资源。要完善地下水监测系统,强化地下水监督管理和分区管控,推进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指标落实,开展地下水水位变化通报评估。统筹节、控、换、补、管措施,持续推进华北地区和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10个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认真做好深层地下水人工回补试点工作。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要以大江大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南水北调水源区等区域为重点,全面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实行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测,依法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总结推广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经验,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四、全力防御水灾害,坚决守牢水安全底线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趋多趋频趋强趋广态势,江河流域暴雨洪涝干旱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2023年主汛期,我国气候极端反常,海河、松花江等江河流域防汛抗洪形势异常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专题研究、专程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防汛抗洪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彰显了鲜明的人民立场、深沉的忧患意识、宏阔的战略思维,为我们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指明了前进方向。必须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坚决守牢水安全底线。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洪水产流汇流演进以流域为单元,防洪工程体系必须按照流域单元来规划建设和调度运用。要立足长远,深入分析流域防洪减灾格局变化,修编七大流域防洪规划,构建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流域防洪新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流域和区域,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功能建设。加快推进具有流域洪水控制性的重大工程建设。实施骨干河道综合整治和大江大河大湖堤防达标建设3年提升行动。强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运行管理,确保蓄滞洪区在流域防洪的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前瞻、及时、精准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打赢现代防汛战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条件。要以流域为单元,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加快建设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实现云中雨监测预报并延伸产汇流及洪水演进预报,第二道防线实现落地雨监测并延伸产汇流及洪水演进预报,第三道防线实现本站洪水测报并延伸洪水演进传导预报。优化站网布局、结构、功能,研究建立符合流域特点的产汇流水文模型、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

完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以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江河保护治理,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要统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对物理流域、水网、水利工程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在数字流场中预演洪水演进情况、风险点分布情况、蓄滞洪区启用情况及退水情况等,迭代优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调度运用方案,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为水利决策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持。

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是筑牢水旱灾害防御防线的必然要求。要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深入排查处置风险隐患,预置抢险队伍、设备、料物,健全山洪灾害预警叫应机制,精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前储备抗旱水资源,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五、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提升江河保护治理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江河保护治理的内在规律,阐释了流域与区域的统筹关系,体现了系统观念这一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我们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南。必须坚持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不断提升江河保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立足流域整体,科学把握流域自然本底特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流域综合规划,健全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流域专业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导向约束,压实规划实施责任,确保流域规划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强化流域统一治理。坚持区域服从流域的基本原则,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功能定位、区域分布,科学确定水利工程布局、规模、标准,统筹安排水利工程实施优先序,完善流域治理项目台账,推进流域协同保护治理,做到目标一致、布局一体、步调有序。

强化流域统一调度。实施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强化流域防洪、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多目标统筹协调调度,建立健全各方利益协调统一的调度体制机制,强化流域防洪统一调度、水资源统一调度、生态流量水量统一调度,努力实现流域涉水效益最优。

强化流域统一管理。构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管理格局,加强流域综合执法,推进流域联防联控联治,强化流域河湖统一管理、水权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治理行为统一管理,凝聚各方合力,共同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

四、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深刻精准注解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新宁(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卢钊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形式,旗帜鲜明地统一观念、建构共识、凝聚力量,为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富资源与有力支撑。

?

时代诉求

?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党中央结合时代变化与实践变革作出的重要理论判断,是对世情、国情与党情展开三重追问的结果。

?

从世情来看,资本主义“重物轻人”的本质撕裂现代社会的肌体,科学社会主义需要焕发新的生机。在特定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曾发挥了革命性的作用。但自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来,“抽象统治个人”的物化现象愈演愈烈。多重危机叠加之下,人类文明发展的巨轮该驶向何方,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难题。

?

从国情来看,“两个大局”相交织的局面、“东升西降”的趋势,要求中国等新兴国家发出自己的声音。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自己的主张,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

从党情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吹响时代奋进的号角,是大势所趋、民之所向。

?

本质彰显

?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还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就现代化的主体问题而言,资产阶级思想家也承认现代化的主体是人,但他们眼中的人是抽象的人,是经济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是现实的人,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式表达,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超越物本逻辑、坚持人民至上的经验总结。

?

人是现代化的尺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当前离不开资本要素的参与,必须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保障资本要素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同时,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优秀文明成果。

?

不过,“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注重规范和引导资本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契合人的多元向度,彰显人民群众对于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期盼。

?

人是现代化的依靠。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既不是上帝,也非少数英雄人物,更不是黑格尔所谓无人身的绝对理性。相反,劳动群众生产方式的进步,改变了社会分工,塑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

?

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诸多成就,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改制等,无不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汗水。同时,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要想把中国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归根结底还要依赖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

人是现代化的目标。从价值本体论的意义上讲,现代化浪潮之所以能席卷全球,关键在于:它肯定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承认每个个体都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人是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发展成果理应惠及人民群众。

?

不过,中国式现代化并没有止步于物质共同富裕,还强调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从而赋予人的现代化更深刻、更精准的注解。

?

进一步来看,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直指本质,不仅把抽象的人改造为现实的人,还提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将其视为人类文明的新出路,实现对现代性理念的根本改造。

?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理念在当代的创造和发展: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美好生活理想愿景的构建,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起来,避免因抽象道德悬设而过滤个体生命的感性内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中逐步构建起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把人民至上作为统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根本原则;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民族复兴伟业应兼顾人民幸福与人类解放,主张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政策。

?

五、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来源:经济日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作出“两确保三提升一加强”的工作部署,提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两确保三提升一加强”,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这就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力抓好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统筹推进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各项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提升。

?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面积上保持总体稳定、有条件的地方挖潜扩面,产量上稳中求进、在优化品种品质前提下力争多增,把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摆上更突出位置。同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近年来,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就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具体来说,必须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

?

乡村发展建设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支撑。要紧扣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

?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作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顺应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好工作时度效。要广泛汇集各方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

我们要学习好、运用好“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找准切入点,提高工作实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经济日报评论员)

?

六、探索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建军(贵州大学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教授)

?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新时代新征程,要推动优秀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保持乡村文化原真性,激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活力。以农耕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乡村文物古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承载着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无论怎样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如何设计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都应当是不变的根和魂。根深方能叶茂,只有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才能使乡村旅游发展欣欣向荣。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保持乡村文化的原真性,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展现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激发文旅融合的新动能,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品格品位,持续增加乡村旅游吸引力、竞争力。用舒适惬意的乡村自然景观打动游客,用不可复制的历史和文化留住游客。尤其是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乡村,必须在“保护优先”与“创新活化”之间寻求平衡。

?

创新乡村文旅产品,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单一的产品形态和旅游模式已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将提供更多符合游客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为游客带来有深度、有广度的文旅融合体验。要在创新体验式文旅产品上下功夫。各地可依据乡村资源禀赋,策划组织乡村文化体验活动,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满足游客深入了解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要在创新互动式文旅产品上下功夫。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民间艺术表演、传统节庆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等文化互动活动,用传统民俗拉动乡村旅游,让游客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度互动,从中获得更真实、更有深度的文旅体验。要在个性化文旅服务上下功夫。深挖地方生态、文化资源,按照个人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为游客量身定制行程、推荐当地特色活动和美食等。以更加丰富、有深度、有特色的乡村文旅体验,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促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

?

构建全域文旅发展格局,谱写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篇章。全域文旅更强调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视文旅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文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需引入全域文旅理念,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一是加强乡村文旅资源的整合优化,有效利用已有资源并深入挖掘潜在资源,构建系统、完整的乡村文旅产品链。二是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牧家乐、种植采摘等;充分开发利用森林河谷、山间坝子、峡谷溶洞、激流飞瀑、地热温泉等自然地貌,发展乡村康养旅游。三是探索系统化、多层次、多领域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明确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定位、目标、策略、路径等,确保乡村文旅深度融合有序推进。

?

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文旅融合发展共创共享氛围。乡村文旅深度融合,离不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要推动形成多方参与、共创共享的发展格局。一方面,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人民群众是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引导群众参与文旅产品和项目设计开发、旅游服务、营销管理等,充分激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力,确保乡村文旅发展红利惠及村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作用。政府可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介等方式为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企业可通过投资、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方式为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支持。

?

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特色IP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性。一是要抓住互联网发展红利,加强乡村文旅宣传推广,拓宽传播渠道和方式,着力打造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特色IP。针对一些体验性强的特色乡村文旅产品项目,要在探索“流量密码”上下功夫,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以新颖的展现形式推动“破圈”传播。二是要抓住数字乡村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广大农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不断优化乡村数字发展环境,以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管理、服务、运营等各环节。三是要抓住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研究,揭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全面把握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探寻乡村文化旅游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加快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努力打造更加智慧、更加高效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

七、完善制度 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等二十二部门印发了《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这是自20199月印发《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以来,首次对《规则》进行修订。从《规则》的名称来看,将诚信案件修订为失信行为,虽然只有四字之别,但是内涵与外延更加明确,使被调查处理的主体一目了然、更加清晰,有利于《规则》更好地贯彻落实。从《规则》的内容来看,进一步规范了调查程序,统一了处理尺度,与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制度的衔接更加紧密,使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更具操作性。

回顾科研的发展历程,科研失信行为时有发生,造成后果之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诚信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石,而科研人员又承载着国家和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科研诚信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和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工作,相关部门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科研人员坚守学术道德,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中,完善制度规范是重要的手段之一。相关部门不断推进科研诚信立法,出台破四唯”“立新标政策措施,细化制度规范等。比如,此次新修订的《规则》就将3年试行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并将调查处理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时上升为相关制度规定。以《规则》中的第二条为例,新修订的《规则》中就增加了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等违反论文、奖励、专利等署名规范的行为”“重复发表,引用与论文内容无关的文献等更加具体的失信行为,使科研失信行为更好判定,使《规则》更好执行。此外,失信行为数据库、鼓励科研人员主动纠错、宽严相济的理念等,也体现了《规则》的与时俱进、日益完善。

但是,科研是否诚信,不仅涉及到制度规范的完善,也受到学者本身的自律性、外在的考评机制、社会的价值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面对复杂严峻的科研失信行为,还学术研究一片净土,需要找到失信行为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相对单一的量化考核机制尚未完全破除。另一方面,有的科研失信行为违规成本低、风险小。当前,科研失信行为表现出更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这使得部分科研不端行为难以被发现,即便有的失信行为被发现了,在单位、同行的庇护下也并未受到严厉处罚,从而导致有的科研人员在诱惑面前急功近利,进而影响了科研的生态。

为了能够有效地抑制科研失信行为,更好地促进学术繁荣,还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其中,以教育评价改革破解科研失信行为是龙头之战,把《规则》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有机衔接,打好政策组合拳,既解决好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又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标本兼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