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您的位置:首页 理论平台 科研参考 2023年第十一期
2023年第十一期
浏览:839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23-11-20

一、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美好未来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徐菁忆(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吴志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规律也充分表明,发展方向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发展道路是国家现代化的命脉。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10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条道路不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而且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世界各国现代化成功经验,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西方神话,改变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展现了光明前景。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总体目标,共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本质要求和总体目标,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致力于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强调人类共有一个地球家园,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倡导各国同心协力,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既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也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把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相结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球价值和世界意义,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世界尽责、为人类担当的天下胸怀。

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精神纽带,凝聚国际社会克难奋进的合力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具有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也都有基于自身国情生发的鲜明特质。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体制、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现代化模式也存在差异,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面对全球和平与发展日益凸显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凝聚世界各国不同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共识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共同的价值指引和精神纽带,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凝聚了共识与合力。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实现了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智慧的国际对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追求公平正义,增进人类福祉,以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建设原则,促进各国现代化共同进步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光辉旗帜,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近百年来,从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中,从近代以来中国一脉相承的现代化求索中,从中国与西方大国崛起的相互比较中,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出了一条强而不霸的复兴新路,开辟了一条维护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超越“国强必霸”陈旧逻辑和“文明冲突论”“零和博弈”思维方式,通过实行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生产力,通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自身发展、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正是因为始终遵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轨迹、逻辑和原则,始终坚持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合作共赢维护者的身份定位,始终坚持自己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也促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才得以成功开创并不断推进和拓展,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走得好而且越走越宽广的正确道路。

以共商共建共享共富为治理特征,为各国共同发展开辟广阔路径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权利,没有国家可以独享现代化的特权。贫富两极分化不是现代化,部分国家和部分人富裕也不是现代化。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才是世界现代化的真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通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终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展现出共商共建共享共富的治理特征。共商就是现代化蓝图由各民族各地区平等商量和规划,充分听取全体人民的建议和诉求,鼓励和调动各种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共建就是大家一起携手建设和贯彻落实,各主体各方面加强协调合作,统筹兼顾彼此利益关切。共享就是各民族各地区和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现代化建设成就。共富就是努力解决两极分化、地区差距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让现代化成果最广泛惠及各地区和全体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由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全球拓展,这些特征也成为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重要内容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遵循。

以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国际路径,助推不同现代化模式的良性互动

在当今世界现代化的现实版图中,客观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深入调整、国际相互依存加深的地球村时代,所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模式和发展阶段千差万别的国际社会。因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正确统筹发展自己与造福世界关系的战略选择,也是各国现代化道路交流互鉴、和合共荣的实践路径。由于世界现代化道路丰富多样,要实现不同道路开放包容、同放异彩,共同描绘绚丽多彩的精美图画,就必须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本来就是在开放吸取人类一切有益成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超越创新的先进产物。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宏阔历史背景,这条道路在引领时代潮流、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承担着重要责任。

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为交流指向,实现人类文明和合协调发展

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维度,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不可或缺的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文明存在差异是世界的客观现实,也是现代化进步的源泉。多样性和差异不应该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阻力,也不应该成为文明冲突的根源。不同文明应该平等互尊,交流互鉴,包容互学,兼收并蓄,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中国式现代化倡导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应该秉持海纳百川心态,在思想观念上摈弃傲慢和偏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消除社会现实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使得一切优秀文明得以传承创新,一切现代化模式得以美美与共,共同促进世界现代化实现新的飞跃。

人类历史总是在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中前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历史和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人间正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日益复杂严峻的全球性风险挑战,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更加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价值和全球影响也更加彰显。我们必须从党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中不断汲取经验智慧,从世界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镜鉴中不断获取滋养教训,坚持在风云激荡的世界变局中担当更加重要的责任,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阳光冲破人类贫困落后的阴霾,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

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成功经验、突出优势。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长足进步、发挥重要作用,最根本的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这充分表明,只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党性、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这是大原则,决不能动摇。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我们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爱党、忧党、护党、为党,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在重要问题和重大事件上及时表明态度、亮明立场,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要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提出和运用新思路新机制,更好激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在活力。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直面挑战、研究问题、拓展视野、更新观念、丰富手段、激活潜能,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抓好阵地、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让党的旗帜始终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立足网络时代,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党员干部队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俯下身、沉下心,深入生产生活一线,练就一双慧眼,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辨别,着力发现真善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能力,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

三、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必然要求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凤义(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工作都必须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政治和经济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乃至于起到决定性作用。”政党作为上层建筑诸要素中强有力的组织形式,对经济基础产生直接和有力的反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尊重政治和经济辩证关系的必然要求。

顺应社会化大生产规律

现代社会之所以采取政党领导下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化大生产密切相关。社会化大生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品社会化。这种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仅仅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交换方式满足社会的需要。二是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在社会化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不再归个人或家庭使用,而是归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大批劳动者集体使用。今天的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更是打破了以工厂为界限的生产资料使用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程度。三是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化生产条件下,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社会分工体系下完成的,这就要求生产者之间必须进行协作,协作使得生产者之间成为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能否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就成为能否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矛盾的实质是资本家阶级狭隘的利益界限与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经济社会调节以及公共利益范围的扩展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科学揭示表明,资产阶级政党无法协调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除了不断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外,还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发达国家陷入政治、经济、社会、价值观等系统性的危机之中。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要求。社会化大生产程度越高,客观上要求生产的协调性越高。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全社会范围内的中长期规划和重大比例关系安排,保证和引导产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为社会化大生产创造条件,也有利于推动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企业内部可以保证生产的协调性和有组织性。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能够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重大部署得到真正贯彻和执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障。可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顺应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形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但对价值规律的具体运用和把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显著区别。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产阶级宣扬自由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自发起作用,资本充分利用价值规律追求自我扩张,哪里赚钱就奔向哪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市场经济,是尊重和运用价值规律,同时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克服价值规律局限性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我们党坚持把注重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如何有机结合发挥作用,努力在实践中破解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这些要求和部署,有利于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实践上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好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也要提高党和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驾驭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市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驾驭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是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二是必须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高宏观经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通过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由此可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探索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必须在利用好市场经济的长处和驾驭好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是每一个追求现代化国家的执政党要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提起现代化,人们容易囿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这是因为人类现代化确实始于西方。长期以来,人们对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以工业化发展水平为标志来构建的,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却难以反映这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在西方现代化中存在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两极分化等问题,与人类追求的现代化梦想背道而驰。因此,必须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对现代化发展规律,必须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探索。政党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责任对一系列现代化之问作出回答。执政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理念等,都直接关乎现代化的性质、目标、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人类现代化发展需要思考和解答的问题。第一,关于推动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二,关于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现代化道路也必然具有多样性,因此,追求现代化的国家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各自的道路选择。第三,关于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之间关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人类现代化发展过程不应是零和博弈而应是互利共赢,因此,各国走向现代化应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携手同行。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始终不渝探索现代化发展规律,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第一,有利于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第二,有利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力量。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能够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精神,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把全体人民的智慧汇聚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第三,有利于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风险挑战。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孙秀玲(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从整体形态看,各民族组成了完整的中华民族,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是强化共同性的核心要素,要进一步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要将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首要考虑,要把握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充分认识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也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方向。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不可割裂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只强调共同性而忽视差异性,或只强调差异性而忽视共同性,都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推动中,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偏离这条主线。

三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尺度。新时代,我们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引领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奋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性逐步强化,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度和向心力。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筑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

一要端正历史认知,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巩固共同利益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同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为根基,不断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知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二要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筑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最高利益所在。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命运都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息息相关,而统一的强大的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国家好,各民族才能好,中华民族才能走向复兴。

三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就要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提升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上是中华民族整体认同,它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并通过文化认同呈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的共有精神财富。要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各民族文化植根中华文化沃土,贯通了中华文化血脉,与中华文化同根同源。要坚持正本清源,持续肃清历史虚无主义、宗教极端思想和有意割裂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民族分裂思想流毒,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效防范民族领域风险挑战。

二要发挥文化“润化”功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形成人心相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继承弘扬革命文化,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要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文明传统形态转型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表达,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要聚焦重大历史、重大革命题材和民族团结创建生动实践,从各民族共有的价值共识、共有的历史记忆中发现和提炼共同体意识的要素,用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表达形式,推出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以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文化凝聚力,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世界,讲好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国故事,促进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本文系国家民委重大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关系”研究[2021GMG-006]成果)

?

五、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深厚哲学基础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习近平经济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定立场和科学方法,同时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构成,前者由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组成,后者一般被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经济和政治辩证关系等内容就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继承和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等哲学原理成为其哲学基础。

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价值观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范畴。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鲜明特点在于人民性,就是把是否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判断善恶、美丑的基本标准。价值观在经济思想中处于重要地位。通常,经济学关注的三个主要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为谁生产”作为立场问题最为重要,是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目的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增殖。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的需要。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人民至上”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其直接体现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既强调以人民的利益为努力的方向,也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协同发力、合力攻坚,东部西部守望相助、协作攻坚,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牺牲奉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始终贯穿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对于这些失衡现象的批评和治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发展健不健康,资本的哪些行为应设立“红灯”、哪些行为应设“绿灯”,最终还是要看资本的逐利行为是不是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是符合人民的利益。坚持人民至上,在对待资本问题上就是要坚持资本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利益,而不能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把劳动者的消费当作为资本循环周转提供劳动力和市场空间的“劳动力再生产”。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作出如下概括:“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明显下降,相应地,会对经济增长速度带来一定影响,增长速度放缓符合发展规律。

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坚持探索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即“按规律办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这一判断就表明,在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经济发展需经历不同发展阶段,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是转向更高发展阶段的必经过程。这一判断的背后就是马克思主义者探索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本立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等重要论述,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辩证的科学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原理体现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中。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对立统一性、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内外因关系、量变质变关系等都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有直接体现。例如,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为矛盾的普遍性和普遍联系原理;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了内外因关系原理;推动高质量发展体现了量变质变原理;等等。习近平经济思想对这些原理的运用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论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关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论述。例如,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了供给与需求的对立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理论实践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深刻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要靠实践出真知,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原理,也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知行合一”理念。对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一论述本身就是对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关系的经典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上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性。

综上来看,习近平经济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充满实践精神、人民情怀、问题意识、世界眼光。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基本关系原理和框架,都内化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观点主张;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等内容,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并通过其理论观点、理念思维和工作方法体现出来。可以看到,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深厚哲学基础,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解释力。

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来源:《红旗文稿》2023/21

作者:李开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今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郑重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共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即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这八项行动是在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和弥足珍贵经验的基础上,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务实举措,将进一步丰富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

八项行动的提出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注入了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中,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创举,是我们党关于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厚历史传承和丰富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项行动,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注入了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对于开辟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实现世界现代化、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

八项行动是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作出的总体部署。在每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都结合新的目标与形势,擘画下一阶段建设“一带一路”的蓝图。在首届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第二届峰会的召开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要向高质量发展,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通过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本届峰会提出的八项行动更加鼓舞人心,既包括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重大举措,也包括开展务实合作、支持民间交往、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等具体项目,对如何推动“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出了全面部署。

八项行动高效务实、全面增进了各方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本届论坛期间,各方共形成了458项成果,提出《深化互联互通合作北京倡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等重要合作倡议和制度性安排。例如,关于开展务实合作,强调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设立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关于促进绿色发展,提出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宣布未来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八项行动得到各方积极响应和支持,如摩洛哥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主席纳赛尔·布希巴表示,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为未来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印度尼西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研究中心负责人维罗妮卡表示,习近平主席的主张为动荡的世界提供了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等。八项行动的提出充分表明中国要做“行动派”,必将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八项行动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具有高度的内容完整性与很强的内在逻辑性。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原则,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从蓝图规划到具体项目设计与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强调平等参与、沟通协商、集思广益,不附带任何政治或经济条件。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建原则,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而是联动发展的行动纲领;不是现有地区机制的替代,而是与其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八项行动中,体现共商共建共享精神的提法随处可见,例如,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会同合作伙伴发布《“一带一路”廉洁建设成效与展望》,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同各方共建联合实验室等。除此之外,八项行动中还强调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提出中方将同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加强能源、税收、金融、绿色发展、减灾、反腐败、智库、媒体、文化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继续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成立高峰论坛秘书处。其中,高峰论坛秘书处的设立将为各国会商合作提供机制化的动力,为落实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提供持久的制度和组织保障。

秉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必须始终坚守开放的本色、绿色的底色、廉洁的亮色。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是共建“一带一路”结出硕果的重要成功密码,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坚持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为此,八项行动做出了细致的规划。在开放方面,明确提出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宣布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在绿色方面,明确提出促进绿色发展,强调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在廉洁方面,强调建设廉洁之路,提出中方将推出《“一带一路”廉洁建设高级原则》,建立“一带一路”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同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一带一路”廉洁研究和培训。

追求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坚持这一目标,有利于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八项行动深入发力,在高标准方面,强调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提出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强调推动科技创新,提出中方将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在这些行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外标准互认,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要不断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政策、规则、标准联通,强化贸易便利化,完善数字金融等支撑。在惠民生方面,强调开展务实合作,提出中方将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惠民生要充分考量当地文化、环境、经济等因素,聚焦清洁能源、农业经济、卫生健康、文化教育等惠民生领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和交通便利度,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通过教育和培训项目,提高当地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当地居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加强建设医疗卫生项目,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可持续方面,通过支持民间交往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深入各国人心,提出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实现环境、安全、经营策略可持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提供强大动能。加强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打造智能低碳的新型基础设施。

八项行动全面涵盖上述三个重要指导原则,生动体现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并践行适应时代发展的全球观、发展观、安全观、开放观、合作观、文明观、治理观,为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提供了全面指引。

三、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下,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导向”的要求落实好八项行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更加注重目标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就是以实现目标为方向,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行。坚持目标导向是对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根据时代形势和条件变化、具体国情和发展水平变化,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制定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客观实际、富有感召力的发展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建设“一带一路”同样要坚持目标导向。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各国应当携起手来,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这是本届峰会提出的最宏伟愿景,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脉相承,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明确了努力方向。而“一带一路”通过打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为实现世界现代化愿景注入了发展动能、提供了实践路径,既是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之路,也是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接下来,要以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为根本目标,通过全面落实论坛成果特别是八项行动,推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拓展更广阔空间、注入强劲动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更加注重行动导向。要落实责任、细化方案,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通过每一笔、每一画落到实处。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没有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没有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没有变,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的势头没有变,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责任没有变。只要各国都能从自身长远利益出发、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共同管控风险、应对挑战、推进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未来就充满希望。我们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持续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变成更多国家的自觉行动,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推动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尽早实现。

?

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相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

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今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最近,他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那么,怎样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呢?我就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谈一点学习体会。

时代要求:瞄准世界文化发展前沿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悠悠5000年的中华文明,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路程。万年文化史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古埃及文明比华夏文明早一千多年,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古代印度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但这三个文明古国现在已经消亡了。中华文明为什么会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中国为什么会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败下阵来,百年后才浴火重生?这也有文化的原因。闭关自守就是一种虚骄封闭的文化现象,文化的衰落,在几百年后始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出来。

正是汲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先进分子站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开启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革命文化以五四运动为发端,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从而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基本方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在断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习惯上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化,称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因为,经历万年沉淀的中华文化,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但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路走来,中华传统文化也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影响。毛泽东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要进行理性地分析,概括地说,就是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这16个字,既提出了对待历史的正确方针,也从认识论的高度明确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就是说,对于源远流长的万年历史文化,必须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主流和本质,分清主流和支流,在那些具有本质意义、能够体现文化主流的重大问题上深钻细研,而对那些属于支流性质和不具有本质意义的文化现象,则采取扬弃的态度。

在具体问题的把握上,历史留下了数不胜数、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有些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我们必须善于甄别,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到其固有的规律性,挤掉“水分”,还原历史真实。这就是“去伪存真”。近年来通过考古发现,在向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农作物的驯化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水稻遗存,距今约1.2万年;在浙江上山遗址发现了炭化稻米,距今1万年左右。

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我们研究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目的不仅在于证明它的真实性,而且在于发掘它的时代价值。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就是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研究中发现其内在的一致性。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

基本方法:坚持“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它回答了两个重大问题: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个回答是从中国历史中得出的结论。它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中华人文精神。这些优秀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挑战、勇往直前的无畏品格,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所以,鸦片战争后,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联合进攻,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历经挫折而不气馁,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挽救中国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真理。于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再经过29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哪里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归宿。共产主义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为人类发展描绘了最为美好的社会蓝图,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所以,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计,分两步走迈向共产主义,第一步先建成社会主义,第二步再实现共产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就是“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的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问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解决的是古为今用的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内涵”和“民族形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伟大复兴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内涵”和“民族形式”,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是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旧邦新命。它的当前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发达的物质基础、文明的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生态良好的环境基础。

目标导向: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之所以“新”,在于它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文化繁荣”是十七大提出来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就提出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必然率先“繁荣兴盛”的问题。“建设文化强国”是十八大提出来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就明确了要使文化软实力在世界上建立比较优势和重要影响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今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他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这就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发展方向。这三大任务,核心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础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确立的目标是“建设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曾经创造的“古代文明”,成就了誉满全球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美名,成就了领先世界的古代四大发明等一系列科技文明,成就了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的领先地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已经创造出足以改写世界历史的文明成果,并将继续站在世界文明进步的潮头,引领时代潮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伟大复兴道路就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