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曹文泽(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首先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以大历史观来看,今天的中国是从数千年历史中走来的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正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一伟大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科学方法,只有在与各国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中,才能不断化抽象为具体,进而实现创新发展。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指导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仅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也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文化沃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深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为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事实证明,只有植根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只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焕发勃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在推进“第二个结合”中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广阔空间,让马克思主义充分展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开辟未来的真理力量。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只有植根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风貌和优秀特质的灿烂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坚持植根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食古不化”,简单复兴传统文化,更不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替代马克思主义,而是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围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启示我们,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关键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在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基础上,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坚持推进“第二个结合”。具体而言,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实现创造性转化,使之焕发新的时代光彩;要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实现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通,并将其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创新理论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根基。
坚持全面挖掘、深层注入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植根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坚守文化根脉推进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必须在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全面挖掘、深层注入,从而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特别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系统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相融通的思想资源,从而更好掌握推进理论创新的主动,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
全面挖掘是为了更好实现深层注入。我们党历来重视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马克思主义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推动形成深入人心的创新理论。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这一成语作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借用《诗经》中的“小康”一词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注重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努力运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晓畅易懂的中国话语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学理哲理,使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中国形式”,更具有“中国内涵”,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比如,以《韩非子》中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生动说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推动“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在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牢牢扎根。新征程上,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要在形式层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到内容层面,在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推进“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历史进程,从而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晓冬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向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实融合”已经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对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更好助力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数实融合”取得积极进展,但是由于高质量数据供给不足,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着用数难的问题,加强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成为加快“数实融合”的重要举措。
促进“数实融合”迫切需要疏通的四大堵点
堵点之一,就是数据交易机制不成熟,供需匹配效率低。数据交易是实现数据资源要素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显示,全国注册登记的各类数据交易机构有52家,但是由于数据具有权属复杂性、价值相对性和内容时变性等特征,数据交易机构还面临着模式落地难、规模做大难、风险管控难、合规运营难等问题。一方面,数据合规成本高造成企业“不敢交易”。拥有高质量数据的企业为了规避数据权属、数据安全等潜在风险,不敢对外交易数据,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数据合理定价难造成企业“不愿交易”。由于数据价值难以直接度量,供需双方难以达成较为合理的成交价格,数据来源方交易数据的动力不足。
堵点之二,就是产业数据分布不均衡,中小企业用数难。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重要领域的高质量数据主要集中在部分龙头企业手中,产业上下游中小企业难以获取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产业数据资源。一些龙头企业以数据作为强化自生竞争优势的工具,严格限制数据向外流通,部分企业之间互为“数据孤岛”,割裂了产业生态内部的数据循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微企业创新,制约了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空间。
堵点之三,就是公共数据开放不充分,民企用数门槛高。公共数据具有基础性、通用性、权威性强的优势,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数据供给源之一。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加强数据立法、组建数据集团公司、依托国资公司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等举措,在加大公共数据开发力度的同时,也出现了“与民争利”的倾向。例如,有的地方将公共数据界定为国有资产,还有的地方成立的大数据公司出现半封闭、垄断化趋势,增加了民营企业公平利用公共数据的门槛和难度。
堵点之四,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到位,自我造血能力弱。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还较低,实体经济企业普遍面临着不会转型、不敢转型、不愿转型的问题。据统计,石油、天然气、汽车、基础设施和制药等传统行业的转型成功率仅在4%至11%之间。实体经济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程度普遍较低,产业互联网应用不充分,造成了我国实体经济企业的数据资源存量不足、应用水平不高,实体经济企业的数据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以高质量的数据供给促进“数实融合”提质增效
大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须系统性化解企业用数难的现实困境,以高效率的市场配置实现高质量的数据供给,让实体经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数字化转型中急需的数据要素,发挥我国海量数据优势,多措并举激发“数实融合”创新发展。
发展多元流通方式,提升数据要素配置效率。打破狭义的数据交易模式制约,构建符合数据要素发展规律的多元化流通模式。一是壮大数据服务业态。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分析能力强的数据服务机构,鼓励数据集成、数据经纪、合规认证、安全审计、数据公证、资产评估、争议仲裁等数据服务业态创新,有效防范数据交易的各类法律风险。二是开展数据互换模式试点。在工业制造领域,围绕“数实融合”的典型场景,引导上下游企业通过“以数换数”新模式,实现产业数据的互通,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三是引导产业组织创新。引导企业根据核心数据需求和关键数据流向,以投资控股、多元经营、生态构建等方式,开展基于数据流的企业组织边界重塑和业务模式创新,打通经济生产环节和上下游生态体系的数据循环,培育一批贯通产业链供应链的数据要素型企业。
发挥平台引领作用,构建产业公共数据空间。一方面,明确产业数据权属。探索研究将涉及产业公共利益的数据界定为产业公共数据,在保护行业龙头公司合法数据持有权和经营使用权的同时,着力保障产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对产业公共数据的使用权。另一方面,构建产业数据空间。引导平台型公司构建产业公共数据空间,建立产业数据可控交换模式,在确保各方数据权益受到保护的同时,满足产业上下游企业用数需求,实现产业公共数据价值最大化。
扩大公共数据开放,强化公共数据基础服务。充分挖掘公共数据的公益属性,最大限度发挥公共数据促进创新创业的普惠作用。一是加快数据立法。在充分总结各地公共数据条例立法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统一、权威的公共数据权属界定,突出公共数据的公益属性,注重保护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用数权益。二是构建开放生态。引导各地方构建公平普惠、开放合作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生态,依托统一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允许各类企业以公平竞争机制参与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保障各类企业用数权。三是加强公共数据基础服务。将公共数据服务纳入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商事、卫生、交通、气象、物流、用水、用电等高价值公共数据向社会提供基础数据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用数成本。
加快产业互联网建设,保障产业数据源头供给。一是打造示范标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形成一批产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以全产业链场景创新深化“数实融合”。二是培育创新性服务业。针对“数实融合”中企业不会转型的问题,培育一批具有行业转型经验、数据治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力的创新性服务机构,加快数据、技术与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和难度。三是加强标准建设。针对目前我国产业互联网以企业内网应用为主的问题,加强产业互联网标准研制,以统一的标准推动产业互联网由企业内部应用向产业生态开放互联转变。(王晓冬)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卜宪群(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深入考察中华民族文明建设的演进历程和历史特点,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建设史。自从5000多年前开始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延续至今。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文明成果。文明传承与文明建设不可分割。中国经历过数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也经历过众多王朝的更替或各民族政权的并存,但始终保持着文明的连续不断,根本原因就在于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进行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制度构建的本质特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建设的初创时期,中华先祖不仅创造出丰厚的物质文明,也创造出灿烂的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夏朝的建立表明中国进入了以国家制度形态传承文明的新的历史时期,结束了因邦国林立而缺乏政治核心的状况,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政治格局的雏形。商朝国家结构进一步发展,内外服制的国家结构制度构建,大大扩展了商朝的政治影响力与政治凝聚力。周朝推行宗法制与分封制,将血缘关系与政治权力分配相结合,并以礼乐文明巩固维护这一制度,国家结构更加严密完善。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时期。经过漫长的演化,作为中华文明传承最重要载体的甲骨文形成并成熟。甲骨文包含祭祀、天象、田猎、农业、战争等许多内容,反映了商人的精神世界。周朝的精神文明突出表现在民本思想的觉醒。从夏商王朝灭亡的教训中,周人总结出要重视民众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的著名论断,出现了“明德”“慎罚”“保民”的德治思想。民本德治思想从此在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占据一席之地,具有重大进步意义。
秦汉至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中华民族文明建设波澜壮阔的时期。秦汉王朝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度、官僚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制度、文书制度等,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制度文明的基本形态。此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制度文明不断发展完善,其总体方向与趋势是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政治形态。与制度文明建设并驾齐驱,秦汉以降的精神文明建设蔚为壮观。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大众日常价值观相融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厚德载物、修齐治平、选贤任能、讲信修睦、亲仁善邻、革故鼎新、六合同风、允执厥中、彝伦攸叙等理念,并贯彻在历代治国理政的政治实践中,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建设连续不断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文明建设的历史特点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独特道路,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的一脉相承,这决定了中华文明建设的高度同质性。但同质不是停滞,是在继往开来进程中的不断创新,其根本原因是文化基因没有改变。
重视大一统内聚性的制度建构。国家是文明的载体,国家形态体现着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大一统是中国传统国家形态的典型特征,是中华制度文明的核心。自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政治理念,秦汉以后全面转化为政治实践。一是高度重视中央权威。中央的统摄地位和中央在国家制度总体安排上的权威是大一统的首要特质,数千年的单一制国家政治传统也因此形成。二是高度重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历代王朝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国历史上分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央集权的涣散等,而不是经济、文化、宗教方面的因素,因此无论怎样的分裂,最终还是走向统一。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鲜明特点。三是高度重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中国历史上的中央权威不仅表现在权力集中上,还体现在对国家事务的统领与治理上。朝廷制度、郡县制度、文书制度、选拔制度、监察制度等不断完善,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展现出强大的政治凝聚力、民族凝聚力与行政执行力。
重视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中国自西周起逐渐摆脱了神本政治的束缚,重视人民在国家稳定中的作用,强调在国家治理中应当贯彻以民为本的理念。《尚书》中说:“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指为政要亲近人民,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定。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和孟子主张“仁”与“仁政”,寓含着丰富的“民本”内容。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数千年来史不绝书,其核心是积极主张国家应当保民、重民、爱民。中国传统国家治理中调整土地关系、平均财富、打击豪强、整顿吏治等措施,都是落实民本思想的具体办法。
重视德主刑辅的法治观念。《荀子》中说:“法者,治之端也”。中国传统国家制度体系中包含着对法治重要性、公平公正性的丰富认识。人们从秦朝的速亡中得出“徒法不能以自行”的历史教训。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被吸收到法律体系中,体现在立法、司法领域,形成德主刑辅特色。德主刑辅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为治理社会的主要方式,而把以制裁为主的刑罚放在次要位置,强调明德慎罚,不滥施刑罚。中国古代疑难案件逐级上报的奏谳制度、疑罪从轻制度、录囚制度,特别是死刑判决的多层次复审制度等,都是明德慎罚的具体体现。
重视选贤任能的选拔制度。《吕氏春秋》中说:“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中华文明高度重视人才的选拔使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选拔制度。一是注重民意。中国古代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大选官制度,前两者在制度设计初衷上与听取民意有直接关系。二是维护公平。以科举为代表的考试选官制度在隋唐时确立。士人自由报考,没有身份、地位、财产限制,受到社会中下阶层的广泛欢迎。三是德先才后。“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官员选拔、考核时将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德作为第一位的标准,将才作为第二位的标准。
重视协和万邦的开放包容精神。《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华民族主张天下为公,希望天下平等公道。具体来看,一是追求和而不同。《论语》中孔子用“和而不同”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国语》中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论断,体现了中国人认为美好事物理应共生共荣的理念。二是追求怀远以德。往圣先贤主张用“仁政”而非“相攻”的方式处理对外关系,“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是中国历代中原王朝处理与民族政权、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模式。三是追求对外开放。中华文明绝不是封闭的文明,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社会发展与互利共赢。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借鉴
在进行文明建设的5000多年中,无论盛世如歌还是风雨如晦,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以自身深厚的历史底蕴不断实现着文明更新。今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的重要要求,以丰沛的历史资源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离不开深厚历史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从古今结合的角度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是从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走出来的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绝不是中断、消灭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让古老文明在内生性演化中不断赓续更新,在深厚历史底蕴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
科学借鉴中华文明建设的历史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可以汲取的历史智慧。比如,从制度文化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单一制制度形态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制度根基所在;民本思想影响下的历代中央政权的治理措施、议政方式、决策过程、施政形式,也有可取的制度因素。再如,从思想文化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本、大同、公平、平等、自由、和合等思想理念,可以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丰厚滋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认真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蕴含着我们今天建设现代文明所需要的诸多元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着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历史性认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郭 捷(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加强科技创新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推动西部地区深度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加强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立足西部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契合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新高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组织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东西部科技合作是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和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健全东西部科技合作体系,加强技术转移合作,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学校,支持“双一流”高校对西部地区开展对口支援,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
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必须走开放创新之路。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共建国家科技合作,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开展重大科研攻关。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产学研协同配合,把重点经贸项目合作与科技人文交流紧密结合起来。支持鼓励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不断扩展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创新的成果产出与市场化应用。
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要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标准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技术与信息、生物、材料等变革性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聚焦生物育种、耕地质量、智慧农业、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关键领域,加快研发与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就是其中之一。深入理解这个重大原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发扬斗争精神的深刻意义,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作分析。
第一,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有助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不是由别的政治力量领导的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离开了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和轨道。我们要和一切试图否定、削弱党的领导作用的行为作坚决斗争,敢于斗争,敢于亮剑,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包括五个方面,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特色和本质要求,都需要发扬斗争精神,付出艰苦的努力。例如,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人民依靠顽强的斗争,在西方现代化老路之外,创造性走出了一条新路,这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新路。
第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有助于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总的战略安排是“两步走”战略,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精心筹划、艰苦奋斗。发扬斗争精神,敢闯敢试,科学统筹,确保每一步的战略目标都能精准实现,最终实现“两步走”战略安排。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方法论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遵循的方法论。
第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体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立场,这一立场是以唯物史观的原理为依据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斗争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上。在现代化建设中,人民群众追求共同富裕,追求美好生活,这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追求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需要有斗争的智慧,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斗争精神和人民至上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
第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从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从经济特区的兴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都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的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也是如此,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探索出来的,这个自主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发扬斗争精神、坚持自立自强的过程。我们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上有强大定力,有战略主见,有自信心,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不惧斗争,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第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守正就是要坚守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就是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这条新路的开辟、推进和拓展,需要发扬斗争精神,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在守正与创新之间保持一种辩证平衡,守正确保现代化发展不迷失方向,创新确保现代化建设与时俱进,勇立时代潮头。
第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斗争是奔着问题去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每个时代总会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会遭遇很多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明显加大。有些问题的产生有国内外多重背景,有些问题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的,因此对于现代化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一加以解决。不管是遇到“硬骨头”问题还是深层次问题,我们都要发扬斗争精神,攻克难题,赢得胜利。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追着问题走,在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出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实效。
第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世界万物在大系统中相互作用、普遍联系。从系统观念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比如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需要系统思维,需要统筹兼顾,使现代化发展各项举措相互配合。要把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放在系统观念中加以考量,树立全局观念,树立现代化建设“一盘棋”的思想,从现代化系统来考虑各个子系统工程之间的协调,把握好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六,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坚持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又有世界眼光,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解决办法。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且,我们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有天下一家的意识,愿意力所能及推动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健全发扬斗争精神的实践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践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理论上,我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健全斗争精神的实践机制,增强大家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斗争精神的实践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对于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实践机制着手。
第一,把握好理论运用机制。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各国现代化经验的借鉴运用。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两个结合”,深化党的理论创新,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已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经过初步的理论探索,我们已经概括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九个本质要求和五个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为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做好了充足的理论准备。把握好理论运用机制,有利于在现代化建设中进一步发挥斗争精神的正能量。
第二,把握好历史借鉴机制。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等重要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养料。把握好历史经验的借鉴机制,有利于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发挥斗争精神的积极作用。
第三,把握好风险防范机制。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一定会遭遇各种风险挑战。我们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忧患意识,预测潜在威胁,做好应对预案,未雨绸缪,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航向前行。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聚精会神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团结奋斗,乘风破浪,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斗,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 詹、杨 琼
县域商业体系贯通城镇和乡村、连接生产和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商务部等九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的《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完善县域商业体系进行了总体部署,正当其时。
县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九成,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庞大产业能力。县域商业体系是流通环节的“毛细血管”,是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重要通路。但是当前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县城与乡镇、村落之间的商业设施发展还不够均衡,部分偏远农村电商覆盖仍然不足,阻碍了城乡商品双向顺畅流通。因此,有必要夯实城乡经济循环的基础设施支撑,完善县域商业体系。
县域商业体系还是商品展示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对拓展市场空间、挖掘市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眼下一些县域特色产品销售上行的物流压力不小,不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对产业发展能级和质量也有所制约。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有利于拓展县域特色产品的市场空间,在市场需求释放过程中创新产品、改进技术,形成以销促产、以产促转的良好局面。
县域以农村居民为主,收入水平偏低,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通过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可以丰富县域零售、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县域居民创造更高质量就业和更多创业机会,推动县域居民收入增加,带动消费需求扩大。
有鉴于此,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因地制宜,加快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不断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加快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高标准建设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建设具有农产品收购、农资销售、物流配送、便民生活服务等功能的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多样化需要的农村新型便民商店。要推进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加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打造以农产品产地市场为核心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推动农村物流多样化、一体化服务。由于农村物流订单分散、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偏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末端服务能力不足问题比较明显。要以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抓紧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改造,强化购物代办、物流快递、日用百货、金融支付、农资服务“五位一体”的服务保障功能。要支持邮政、快递、供销、仓储、电商等物流平台开展市场化合作,加强货源、仓储、车辆、人员、线路、信息等资源整合,推进物流统仓共配模式,实现物流降本增效。
支持县域流通企业连锁化、数字化转型。乡镇和村级流通行业的经营主体小而散,是制约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应支持龙头流通企业从传统商品批发零售向上下游一体化服务转型,以人口居住较为密集、交通便利的枢纽乡镇为依托,向农村下沉网点,通过连锁经营为中小企业、个体户、农户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库存管理等服务。要支持电商企业创新“互联网+”“直播带货”等宣传推介方式,运用数商兴农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中小农户与社区居民的供需对接,实现销售配送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做活县域商业,一个前提是做好地区差异化定位。不同地区的禀赋条件和产业基础存在区别,应抓紧摸清县乡村商业网点和物流配送现状,结合“基本型、增强型、提升型”功能要求,加快研究制定3种类型地区的建设目标,引导和督促各地有序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要依据农业生产和区位条件,统筹布局一批农产品流通骨干节点城市和集散批发市场。要综合考虑商业基础和区位条件,科学布局县域商业“领跑县”,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推进“领跑县”建设,充分发挥“领跑县”的辐射带动作用。
来源:求是网
9月22日,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特殊意义。
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6年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祝贺慰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农民群众的深切关爱、对“三农”干部的真挚关怀。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能够强化“三农”工作重要地位,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选树宣传一批抓农业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集中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把政策、技术、信息等先进要素送到田间地头,可以调动农民群众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带动各地和更多农民走技能丰收、技能致富之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提振建设农业强国的信心决心。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攻坚克难,广大农民群众辛劳耕耘,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夏粮实现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丰收活动,全面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全国人民在收获季节欢度节日,可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战胜风险挑战、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信心决心。
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继续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方面可以集中推出一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开展一批扶农兴农关爱行动,引导城市先进要素进入农村,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激发乡村内在动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乡村旅游推介等促消费活动,全面激发乡村消费活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真正做到农民节日农民乐、农民节日惠农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稳住农业基本盘,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求是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