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文丰安(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执行总编辑)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对“以学铸魂”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这为我们在主题教育中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在以学铸魂上下功夫见实效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敝泄膊橙说睦硐胄拍罱⒃诼砜怂贾饕蹇蒲д胬淼幕≈希谝匝е曛屑岫ɡ硐胄拍睿鸵嫜傲旎嵯敖叫率贝泄厣缁嶂饕逅枷胝庖坏贝泄砜怂贾饕濉⒍皇兰吐砜怂贾饕?,全面学习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以思想理论的坚定巩固理想信念的坚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筑牢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写在入党誓词里的,是对党员最根本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蔽颐堑吃?00多年的奋斗中,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经历无数风雨磨难,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在以学铸魂中筑牢对党忠诚,就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锤炼政治品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党忠诚体现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切实做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
站稳人民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10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靠的就是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以学铸魂中站稳人民立场,就要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把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贯通起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古老的中华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因种种原因由盛而衰、最终消亡,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相比较而言,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可以从不同方面深化认识,其中以下几点至为重要。
第一,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自夏、商、周以下至清朝,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后一个朝代都自称是前一个朝代的继承者,都强调前朝何以失天下、本朝何以得天下,这实际上都是在强调本朝和前朝的联系。这种种联系的叠加,成为一个一脉相承的政治谱系。即使在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许多割据政权仍多是沿用此前出现的朝代名称,可见一脉相承的连续性意识根深蒂固。清朝后期,是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的连接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虽历尽艰辛磨难,但政治发展脉络清晰可循,文明传统历久弥新,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第二,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传统从未中断。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涌现出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他们提出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文化传统,对于后世的政治理念、人生哲学、社会伦理等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些伟大思想巨匠的部分学说,在战国时的《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中已见端倪,继之则见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迁《史记》中的诸子列传,刘向、刘歆父子《别录》《七略》和班固《汉书·艺文志》,其下又见于《七录》《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永乐大典》《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等文献目录学著作和大型文献汇编之中,可谓代代相传。同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像石渠阁会议、白虎观会议等学术活动的影响力,像《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等学术论著的权威地位,再加上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倡导,这些因素都推动中华文化传统在中华大地传承不绝、流传至今。
第三,发达的中国史学是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有力明证,凸显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未中断。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史官制度源于商朝,周朝与各诸侯国已有“国史”撰述??鬃泳萋彻纷鞅嗄晏迨肥椤洞呵铩罚思笥跋臁!洞呵铩分蟮谋嗄晔罚熊髟谩逗杭汀贰⒃辍逗蠛杭汀贰⑺韭砉狻蹲手瓮贰⒗铎狻缎手瓮け唷贰⒈香洹缎手瓮返取K韭砬ㄖ驹凇凹獭洞呵铩贰倍妒芳恰?,以“纪传体”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三千年史事,是为中国史学上第一部通史。东汉班固断代为史,将西汉历史著成《汉书》,开纪传体断代史之先河。此后,从《后汉书》到《清史稿》,历朝历代都有正史撰述,甚至有的朝代不止一部,这些断代史连同《史记》《汉书》,合称“二十六史”。除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综合体史书,还有《通鉴纪事本末》系列的纪事本末体史书和《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典章制度史系列。这些体裁的史书贯通古今,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华文明发展连续性的特点,堪称世界史学的瑰宝。这些史书作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记录,代代传承、世世研习,使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从未中断。
第四,作为中华文明赖以流传的工具,文字语言从未中断。从文字方面来看,尽管现代汉字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变化很大,但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小篆,由小篆到隶书,由隶书到楷书,由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的发展过程十分清楚、完整。而且,不管字形发生了多大变化,字的构造总是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共同原则。这些原则如同一座联系古今汉字的桥梁,今人通过它们可以辨识古代文字。在语言方面,古今差异的确不小,但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及专门术语上,语法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更重要的是,语言方面所有的变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后人可以沿着历代前人的解读拾级而上来读懂早先的古籍。从未中断的文字语言,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智慧
为何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涉及许多方面的原因。古往今来,中国人民为维护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进行了艰辛努力,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对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比如,中国古代政治人物关于创与守、得与失、安与危、兴与亡等关系的讨论,大多蕴含着辩证的思想,反映出对于国家治理的谨慎态度,虽然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自身统治,但其中包含着一些不可违背的历史法则。对这些历史法则的遵循,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的许多政治人物都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并提出一些理念,形成独有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哲学,这种政治文化和政治哲学反过来又推动政治发展和文明发展,这对于中华文明的连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周统治者从商朝衰亡中汲取经验教训,强调“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把“天命”搁在一边,倡导以“德”治国,这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是较早的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汉高祖要求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唐太宗君臣经常以短祚的秦、隋两朝为例,讨论历史借鉴问题。中国古代政治人物注重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这对于维护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紧密联系的,是一些政治人物对国家治理所面临的艰难常怀深深的忧虑,所以都十分重视“创业”难还是“守成”难的问题。唐太宗与大臣们讨论过这一问题。类似的问题明太祖也强调过,他对群臣说:“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许多朝代在开国之初都能励精图治,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其景象正如唐代史学家杜佑所说:“汉、隋、大唐,海内统一,人户滋殖,三代莫俦。”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的出现,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并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思考,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其所体现的历史见识对于政治人物具有重要影响,从而也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这从唐代杜佑的《通典》和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二书,看得尤为清楚?!锻ǖ洹?/span>200卷,旨在阐述“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门,并以食货(经济)为首,反映了国家职能部门建制,强调国家对土地、户口进行管理的重要性?!蹲手瓮?94卷,“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入史,足见司马光深刻的历史见识和良苦用心。宋神宗称赞此书“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册牍之渊林”。《贞观政要》一书因具体地反映唐太宗君臣论政的诸多观念、方略,在辽夏金元时期得到政治人物的高度重视,被诏命翻译成各种民族文字而广为流传??杉迦斯ㄗ哉渌档摹坝蟮溃叵任贰薄爸钦呤苋晔肥现?,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等语,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而言确有深意,并非夸张之虚言。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史学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苯ㄉ柚谢褡逑执拿鳎馐俏ず驼孟灾谢拿魍怀龅牧缘哪谠谝?。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我国史学家们所撰著的史学著作成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有力明证,所彰显的历史见识对中华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弘扬我国悠久的史学传统,为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史学贡献。
坚持“两个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坚持“两个结合”,要求历史研究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好提炼出来,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总结中华文明关于治国理政的理念、经验、智慧,使之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并能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力量。从“述往事,思来者”到“征诸人事,将施有政”,体现的都是史学经世致用的功能和传统。史学之所以能够经世致用,是因为历史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使之成为激励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
?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蒋 波
近日,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在推进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共同发展过程中,推出一系列新举措,通过加快环评审批“新速度”、创新执法监管“新方式”、构建企业合规“新模式”等工作措施,打造生态环境政务服务品牌,赢得社会好评,实现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同频共振,互促发展。
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念过程中,实现绿色发展,包含营商环境建设在内。而优化营商环境,也离不开绿色发展要求。“绿水青山”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而“金山银山”的前提必须要有一流的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是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因此,应积极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让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推动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相得益彰,立足点在于建立优良生态环境体系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在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生态环境其实是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资本、最亮的底色,是最大的硬核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挖掘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的过程,因此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充分发挥生态环境?;ざ圆到峁褂呕逗头⒄狗绞铰躺偷牡贡谱饔谩⑼贫饔煤鸵熳饔?,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让生态优势为经济发展“赋能加码”,让生态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
推动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相得益彰,切入点在于以更加高效的环评效能加快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首先,在政策上做“加法”,生态环境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提前介入重点项目环评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在产业政策、选址选线、功能定位等方面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从源头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其次,在服务上做“乘法”,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开通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以高效环评效能、最实惠企举措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推动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相得益彰,关键点在于推动绿色发展创新机制贯穿于营商环境建设始终。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过程中,把创新作为关键一招。充分发挥科技在绿色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以非现场执法监管为标志的新时期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积极适应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需求,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方式,鼓励环境守法,严惩环境违法,大力推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和“轻微违法免?!钡却葱戮俅肼涫涤τ?。同时,结合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将监管执法与帮扶指导统一起来,既保持执法力度,又体现执法温度,通过全区域环境质量提升推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苏岚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史鹏飞(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完善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数字治理促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成为当前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资本积极布局下,乡村治理数字化取得明显成效,但仍面临多重挑战。为实现乡村数字治理包容、开放、惠民和可持续发展,需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着力把握好以下七对关系。
把握好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关系。立足村庄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挖掘各类村庄的差异化治理需求,实施通用??楹透鲂曰?樯杓葡嘟岷系钠教ńㄉ枥砟?。重视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和残疾人群体的数字技术需求,推进智能手机以及金融助农、便民服务等机具的适老化改造。从税收、信贷、贴息、补贴等方面优化对社会资本投入数字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健全多元主体投入联动机制。
把握好工具理性和制度理性的关系。避免对数字治理工具理性的过度追求,树立以社会性和人本化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释放村民自治的合理空间。加强组织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注重应用数字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摒弃片面强调软件下载量、注册量、浏览量等数量指标的陈旧思路,引入长期用户活跃度、用户满意度、平台可持续性等质效指标,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把握好精英引领带动与大众充分有序参与的关系。进一步健全村干部选拔、经济能人激励及村民有序参与的多重机制,改善数字接入条件、拓展应用场景、激发主体创造性。多措并举推进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依托网格员、信息员开展数字治理进村入户,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数字帮扶力度。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盘活用好“田秀才”“土专家”的数字能力,并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政策倾斜,破解数字治理的人才瓶颈。
把握好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的关系。分类分阶段推进治理场景的数字化改造,重点加快党群教育、村务管理、民主监督、公共安全等群众需求普遍较高领域的数字化。强化线上线下服务内容的衔接与服务标准的统一,推进网格化与数字化治理的协同,完善线上线下同频的监督管理机制。持续优化线上服务流程、改进服务体验,加强业务协作,促进数字治理精度和温度的统一。
把握好数字乡村治理和智慧城市治理的关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县域统筹规划,注重补足偏远及发展滞后乡村的短板,推进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方面的统一调度管理。采取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发挥城市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数字化人才培育,并引导城乡居民利用数字资源开展合作。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有序推进城乡治理平台的整合。
把握好乡村数字治理与数字经济的关系。加快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数字化,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不断提高惠民程度。聚焦和美乡村建设与农民福利改善,不断提高治理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高效化,有效支撑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高质量推进农村“三资”管理、积分制治理、产权交易服务、智慧农业监管等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和数字化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与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功能整合。
把握好数字治理与数据治理的关系。健全国家及地方大数据中心、涉农、网信办等多部门的联席工作机制,加强制度法规、标准规范、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完善数据产权界定、流通交易、安全维护及价值开发机制。加快省市县大数据中心建设,树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理念,统筹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动态维护、开发利用,分级分类推动非涉密数据共享。推进数据要素多重价值开发,重塑信用体系、革新组织模式、优化传统要素配置结构,健全大数据辅助治理决策的机制。
?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吴少进(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南宁师范大学基地教授)
传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基层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在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新时代新征程,充分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传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是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的题中之义。
彰显大众化的理论品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让其走进群众、走进基层,形成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生动局面,不断增进广大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紧紧把握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题主线,彰显大众化的理论品格,使理论传播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人民性这一党的创新理论的最鲜明品格,传播普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观点,传播普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观点,用“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名言金句来阐释党的初心使命,展现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为民情怀。通过传播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的人民性鲜明品格、用心用情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而汇聚起基层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善用大众化的话语表达。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传播要善于用群众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大道理、讲大逻辑,才能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用得上。党的创新理论本身就是来自群众实践的科学理论,最深刻也最富有群众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从建设试点到全面推进的进程中,探索和形成了许多贴近群众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的理论话语表达形式,对强化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引领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方面的优势和功能,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一是凝练群众听得懂的话语表达方式。围绕广大群众的接受习惯和接受能力,把理论的政治话语转化为群众的生活话语,把理论的一般阐述转化为本土案例,用方言土语、白话口语、网言网语讲清理论的逻辑和道理,用喜闻乐见的唱山歌、讲故事、拉家常、说知心话等浅显易懂、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播党的“好声音”,使党的创新理论鲜活化、具体化。二是摸索群众听得进的话语表达方法。理论传播要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而愿意听、听得进是因为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有用,对改善生活、提升品质有指导意义。这就要求将党的创新理论、决策部署细化为与群众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小话题,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演绎大道理。善于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本地城乡面貌变化、群众实际生活改善用算账对比、图表展示等方法表现出来,生动直观地讲述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善于创新反映党的创新理论歌曲、戏曲唱段的教与学,寓教于乐,以群众熟悉的旋律和曲调,创作民歌小戏,不断丰富理论传播形式,持续增强理论传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契合大众化的认知方式。“走心、真信、真用”是理论传播成功的标志,这也反映了主体的理论认知从感官体验通过情感传递上升到理性认同的过程。因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深入开展理论传播的过程中,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个性与人性的融入,注重人的感官、情绪、认知等情感体验和情感传递,采取沉浸式传播、互动式体验等契合大众化的认知方式,把理论传播与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等结合起来,让群众从旁观者、倾听者转变为参与者,并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增进认同。一是在沉浸式传播中强化教化引导。沉浸式传播可以通过临场感体验、零距离交流、交互性共情的视听享受带给群众直抵心灵的理论宣传作品,让他们在参与体验的情感认知引导下,更好地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内容和要义精髓。沉浸式传播与传统的单向灌输性理论宣讲相比,能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独立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克服了强制性、单向化的弊端,在主动、自愿的前提下,党的创新理论的教化引导效果也就顺理成章地得以实现。因此,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设计要善于借助沉浸式传播的新技术,用具有冲击力的视觉、震撼性的听觉生动呈现党的创新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经验、现实条件,凭借逻辑严密、层层展开的内容情节营造沉浸氛围,引导群众深度沉浸其中、自觉跟随体验,实现精神和情绪的同频共振。二是在互动体验中激发情感共鸣。互动体验是一种在较为轻松、和谐、平等、信任的互动氛围中体验知识与情感交流的方法,是现实生活中激发群众情感认同的有效途径?;诨闳褐诘纳钍导剩率贝拿魇导行囊朴诶霉ぷ骰⑸罨某【按ダ砺?,将群众的生产生活现场打造为理论传播普及的“主战场”。具体实施时,可以结合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所困所惑采取主题探讨式互动、结合群众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创造开展案例分析式互动、结合理论传播效果评价的实施组织角色换位式互动等多种互动体验方式,通过真切的探究体验不断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使党的创新理论在有效的互动体验中得以传播和深化。
?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刘文勇、刘合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土特产”文章是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明确“土特产”产业发展方位,明确发力重点,笔者在梳理现有政策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基层调研情况,分析“土特产”发展面对的主要挑战,并提出新时代发展壮大“土特产”的对策建议。
“土特产”发展情况及面临挑战
近年来,我国针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扶持。与此同时,多个省份亦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并落实地方支持性政策,“土特产”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土特产”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涌现了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如河北特色中药材产业区、宁夏枸杞产业区等。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特色农业品牌,如洛川苹果、迁西板栗、潜江小龙虾、东阿黑毛驴等,提升了我国特色农产品的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升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与农业产值之比接近2.4∶1,2022年已经达到2.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2%。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土特产”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支撑力量,如湖北房县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户均增收2.5万元。
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土特产”生产成本高、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巴撂夭本笠捣从秤玫绯杀靖撸凑展ひ涤玫缂鄹瘢玫绯杀颈扰┮涤玫绺叱?.5—2倍?!巴撂夭本笠翟诓晒涸牧?、升级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时均对资金有较大需求,但是获取信贷较难,而且贷款利息支出压力大。
一些地方产业特色不足、品牌不强。“土特产”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价值挖掘和实现的过程。一些地方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该产业的多元价值挖掘不够,特色没有彰显出来,让“土特产”走不出当地,走不进消费者的心里?!巴撂夭庇κ翘逑指鞯氐胤椒缜榈拿?,要体现“特中特”“好中优”“价值底蕴厚”等特点。但一些地方在“土特产”包含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稀缺性价值、情感价值、关联文旅价值、消费者信赖价值等方面挖掘不深入不到位,导致“土特产”市场空间没有打开。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存在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向科技借力不够,在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全链数字化技术方面没有及时走到产业发展的前沿。
突出特色做强做精“土特产”产业的对策建议
责字当头,增强地方抓好“土特产”责任感?!巴撂夭狈⒄?,事关农民就业与致富,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事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要高度重视“土特产”发展,压实责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惠企暖心,提升企业经营“土特产”积极性。采取惠企暖心的有效措施,激励企业增强发展“土特产”经营业务的积极性。在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减免,扶持“土特产”企业发展壮大。
溯源保真,提升“土特产”产业质量。通过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土特产”安全高品质,以过硬质量赢得消费者信赖,保持和扩大销售市场。鼓励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完善产品追溯和质量监管体系。
挖掘价值,拓展“土特产”产业发展空间。扶持政策要聚焦发展“土特产”新业态和加强品牌建设两个方面。鼓励创业者围绕“土特产”开发新产品形态,开辟文旅市场、休闲产业、康养基地、实践基地、数字经济、动漫影视产业等,实现多业态互促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不断丰富“土特产”周边产品和服务,挖掘“土特产”的多元价值,拓展“土特产”价值空间。
鼓励创新,提升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把新品种培育和技术创新作为提升“土特产”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种资源?;さ然」ぷ?,加强新品种培育和提纯复壮,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与时俱进开发新品,持续提升“土特产”生产经营效率、经营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科研和产业发展融合,支持企业、农户、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主体与科研院所对接,与科学家、工程师深入交流,激励行业主体敢于善于乐于用外脑,不断创新“土特产”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从而不断开拓“土特产”发展新空间。
?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宋瑞礼(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监测预测与发展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环境新变化作出的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把握辩证统一关系
质和量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实践一再证明,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现阶段,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就必须运用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把握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的辩证统一关系,凝聚形成最大政策合力。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是基础。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至关重要。一旦经济减速,社会预期就会变弱,各类风险隐患容易暴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会受到冲击。只有保持经济合理增长,才能充分保障民生和就业。只有不断做大经济实力这个分母,才能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在持续发展中不断做大做优蛋糕,才能切好分好蛋糕,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因此,要找准发力方向,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推动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是保障。推动经济量质齐升,既要用好市场的手,也要用好政府的手,坚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当前,我国注重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着力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力保障了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推动社会预期向好和化解风险隐患。
推动社会预期持续改善是关键。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稳经济的关键在于稳预期。如果预期变好,居民倾向增加消费,企业倾向扩大投资,资本市场趋向繁荣,进而形成国民经济正向扩张循环,内生动力就会不断增强,风险隐患将得以化解,并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宏观调控政策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大力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障碍和壁垒,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政策稳定性,切实缓解预期转弱压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好转注入积极动能。
推动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是重点。立足新发展阶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一项重大任务。这既源自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目标等新情况,又表现为风险本身的变化、演进、传染、蔓延等新特征,还体现为对风险防范、化解、阻断、止损各项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要求,也必然要面对全新的风险与挑战,以新战略来解决新矛盾。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为此,中央要求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这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了科学政策保障。
找准发展切入点
国民经济是一个循环的动态大系统。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善于把握经济运行客观规律,聚焦“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的要求,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把资源配置到“刀刃”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把“居民增收、企业增利”作为扩大内需的切入点。当前,我国传统领域的需求空间增长潜力有所缩小,新的需求增长点呈现出“多、散、不确定”等特征。新形势下,扩大内需的政策要更加注重在居民收入端和企业利润端发力,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落实好企业减税降费政策,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增强内生动力的切入点。技术创新是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主要源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但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因此,要把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切入点,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注重提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组织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探索建立需求导向型创新、任务目标型创新和兴趣导向型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要看到,深化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社会预期和防范化解风险的必由之路。下一步,要持续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激励,进一步激发各领域发展积极性;注重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