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您的位置:首页 理论平台 科研参考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六期
浏览:10262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23-08-24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守正之道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琳、侯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政党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探索优化方法路径,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为现代化进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活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勇于创新,也坚持守正,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恪守现代化的正道,有着自己坚守的原则和底线。中国式现代化的守正之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我国是典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相比先发现代化国家,后发国家丧失了发展先机,要实现现代化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具体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承担了这一重任,成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设计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提出具体的发展方案,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动民族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逐渐成熟,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巨大的人口规模之上,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奇迹。中国现代化事业成就斐然,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过程中面临复杂的矛盾和风险,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一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运筹帷幄、统筹兼顾,应对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不断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

始终保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决定了我国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独特的历史境遇下,让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中国从积贫积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如下特点: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定人民立场,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最终目标,这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超越。社会主义的胜利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实现本国的现代化,更是为人类进入更高层面的社会形态作出探索。最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证明资本主义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模式,通过社会主义仍旧可以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为其他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参照。

始终坚持现代化的基本方向。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性变革和潮流,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实现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和全方位的大转变,具有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镇化和思想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等特征,其实现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系统性与多样性、连续性与阶段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特点。尽管各国的现代化实现程度和表现样态各异,但以上特征和特点既是各国步入现代化无法回避的内在规定,也是各国实现现代化所要遵循的规律。中国式现代化恪守这一内在规定,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一方面,高举现代化大旗,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积极推动实现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和改革,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自觉思考和科学回应,实现了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传承与创新。

与西方现代化模式根本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资本为主导和中心,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在发展过程中,科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现代化成果惠及广大人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直面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在坚持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高举现代化大旗的同时又解决中国现代化面临的独特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道路,使其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始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现代社会之所以能取代传统社会,不单是因为现代化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的进步,也在于现代化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人的解放。西方国家通过资本主义,最早实现了现代化,成为现代化先驱,也最早享受了现代化的成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资本主导的现代化已将一切关系转变为金钱关系,人成为金钱的奴隶,受制于整体资本主导的社会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的发展,还要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重解放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坚持共同富裕,将现代化的成果惠及人民,注重人民的美好生活。人民的美好生活,不仅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还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美好的生态环境,要求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这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不是资本主义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型现代化。(张琳、侯灿)

?

二、赓续文化传承 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彭雷霆(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的文化使命和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系统阐述,既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规律总结,又是在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础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文化领域的新拓展、新突破。

一、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重新理解、认识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文化标识。从历史长河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的文明。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护卫下,西方近代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冲击着延续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面临由“何必师事夷人”(倭仁语)到“欲使中国民族为20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钱玄同语)的极速转变,从“文化自大”转变为“文化自卑”。为救亡图存,近代仁人志士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历次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启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华文明也进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时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完成现代重塑的蜕变过程,也是实现中华文化当代传承的体现。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文化根脉,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力量。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华文化作为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愈发彰显。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规制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现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括为: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构成中华文明的先进性特征,同时也规制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现实基础。

现代化是随着工业革命开始的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巨大结构性转型,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最先完成现代化的国家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基于欧美现代化经验形成了西方现代化范式,在西方话语叙述下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被视作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仿效。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创了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特色,是我们党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出发,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凝练探索现代化的经验总结。

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是我们国家、民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和底蕴,是我们从过去走向现在、迈向未来的智慧源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让我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携手共进,在大一统的空间格局下进行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与和平性,使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和平发展为底色,以和合共生为特色,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为亮色。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规制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精神特质在现代化探索中的中国显现,体现中华文明的时代内涵,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是对基于资本逻辑、殖民特性、零和博弈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重大论断,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进行了充分的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互相成就的内在机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程清楚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我们党与时俱进、克敌制胜的法宝。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国情、时代语境下正确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我们才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新,在世界文明图景中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只有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处理好中华文化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赓续历史文脉,在守正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重塑,书写体现时代特质的中华文明华章,讲好中国的现代故事,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

?

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颜晓峰(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

内容提要

“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而根深叶茂,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实现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第二个结合”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不断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其中,“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而根深叶茂,在推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土壤中生长和壮大起来的,是在中华文明深厚历史积淀上开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文化沃土。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明确提出、突出强调、自觉推进“第二个结合”,集中体现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极大丰富,正是在“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中实现的。“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其中,“第二个结合”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并非“移植”或“嫁接”,而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正是在推进“第二个结合”进程中,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正是有了“第二个结合”,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领导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例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内含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致力于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内含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内含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内含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内含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文化的新文化形态。

“第二个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固本培元、行稳致远,走出了一条不仅在政治制度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立、决不依附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实现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在党的理论探索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在我们党的理论探索史上有过多次思想解放,每次思想解放都打破了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思想束缚,促进了思想观念的突破、思维方式的更新,开辟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不仅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而且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人类社会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思想文化发展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思想解放出来,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对传统文化有所鉴别、有所扬弃,将其中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有益成分发掘出来、传承下去,为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丰厚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本着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推进理论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契合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推进“第二个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放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制度创新的广阔空间之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文化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又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

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许珂(德州学院东盟研究中心)

乡村文化资源富集,文化遗产资源多样且富有特色,民间非遗工艺及表演艺术等伴随古老的文化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如彝绣、藏香制作、萨玛舞等各具特色,代表民族文化、风情、生活习惯、地理气候以及历史背景。这些乡村文化精品有些是尚未被人们完全认知和挖掘的文化宝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但是,乡村文化产业“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仍有待破解。

要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区域文化内涵引领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将乡村文化融入区域品牌中,以区域文化内涵引领乡村经济的发展。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域文化品牌带动作用,持续不断地抓好区域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等重点文化品牌建设,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形成规模经济,进行乡村文化资源的规划、组织、整合非常重要。提供文化资源整合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或者有实力的大企业,整合的形式可以是产业园区或者特色街区,更大范围来讲可以将各地特色文化企业通过融入区域文化片或区域文化带加以整合,融入国家战略。近年来,国家规划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大运河文化带等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带,乡村文化企业只有融入区域大文化环境,将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融入区域文化品牌建设中,散落在乡村的文化产业才有强大的文化品牌支撑。“区域文化+文化产业园区(村庄)+企业+农户”将是未来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乡村文化企业的培育需要政府搭建平台,从而产生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应。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产生于民间,具有民族文化特征,但生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应重视平台型园区或特色街区的建设,通过提供社会服务方式打开支持特色文化企业整体发展之门。文化园区的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三层结构:核心层为手工艺品的创作,工艺品制作的文化内涵包含着审美、习俗、现代化转换等,中间层为“公司+农户”格局或模式,并以行会、协会等为辅,外围层为文化产业园区或特色街区,包含了工艺品的拍卖、围绕工艺品形成的演艺、展览等。例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有众多以蒙绣传统工艺品开发、销售为内容的蒙绣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市、旗三级政府非常重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价值的挖掘和整合,并由政府筹资创建手工业坊,形成产业园区,整合全旗所有蒙绣公司,使其朝着规模化、现代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与企业管理理念先进、开发市场能力强的大企业合作是乡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大型文化企业在市场运作及规划管理理念上拥有优势,并且有前期资金支持,抵抗风险能力强,村庄与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是乡村文化旅游的快速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村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制度、管理、资金上的优势,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集体和村民前期资金紧张的问题。同时,企业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可以提高村庄文化旅游服务的品质。企业和村庄可以协同完善村规民约和经营管理制度,规范引导村民参与旅游经营服务,把三农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把三农产品转化为旅游服务商品。

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有力组织是乡村文化旅游有序发展的有效支撑。党组织创办旅游合作社,可以统筹安排村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避免村内旅游服务无序竞争。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有序开展需要必要的组织形式,才能整合全村的旅游资源和劳动力,整体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助推村民致富。在兴办合作社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把党的建设融入到合作社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

五、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吴振华(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要重点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通过调研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实对策,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乡村振兴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征程上我们要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重点选题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调查研究。

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开展调查研究。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无不充分体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的振兴,这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五方面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展调查研究。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当前,受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粮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并不乐观。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紧紧围绕守牢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科技和装备强化、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当前,我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还存在脱贫户和边缘户易返贫风险、内生动力发展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就业不充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等问题。这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必须围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发展特色产业、稳定农民就业、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调查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环境更美,生产方式更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更加便利,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百姓日子更加幸福。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村资金投入不足、乡风文明不振、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必须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建设、乡村移风易俗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开展调查研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既能调动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又能追求农业经营的规模效应,是一项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这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工作中必须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供给创新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做好当前三农工作我们要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通过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调查研究,不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办法。

?

六、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巍

做香囊、包粽子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多样化水上活动颇受追捧……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浓郁的节日氛围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推动健康文明过节成为新风尚。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不久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的节庆活动,有助于我们真切感受文化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时代,从乡土社会转为城市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为传统节日注入许多新的元素。原有节日仪式的简化、转化,并不意味着节日文化内涵和价值会彻底改变。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生活,就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潮流。文化发展自有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最近几年的端午节,内涵丰富的具有端午文化特色的线上科普、文艺演出、民间游戏、特色旅游等活动接地气、有人气,让人们得到文化的滋养。再如,“云观展”、沉浸式体验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也让文化传承创新获得强劲动能,开启无限空间。以文化创意、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好多种文化业态,有助于提升大众参与度,增强审美韵味,提升美育素养,也有利于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传承发展中别开生面。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活动,诗意过节过出清新感。从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大浪淘沙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坚守正道,所以敢于推陈出新、海纳百川;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生机活力更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王巍)

?

七、深刻认识新时代创新的重大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吴翌琳(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更加深刻认识新时代创新的重大意义,把创新的核心地位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增添强劲动力。

创新是国运所在。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恩格斯这样评价马克思:“他首先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历史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世界,但近代屡次与世界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失之交臂,陷入科技弱国力弱的困境。我们党诞生于国家积贫积弱、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新时代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在实现宏伟奋斗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切实用好科学技术这个革命性力量和杠杆,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创新是国力所依。科技发展水平深刻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广泛渗透,引发国际产业分工的重大调整,正在深刻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和国际博弈的“胜负手”。可以说,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据先机、赢得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正处在将强未强、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增强我国发展竞争力和持续力的决定性意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创新是国情所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