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但同时,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民族地区应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带来的重大机遇,在产业发展领域着力调结构、补短板、建机制、促转型,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驱动,优化产业结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要求是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主动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资源密集型产品能耗标准及技术使用标准,引导资源型产业向绿色新兴产业转变。从供给侧发力的同时,要努力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持续互动,重点优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需结构,承接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产业转移,支持符合环保、能效等标准要求的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健康、文化等需求日益增长,民族地区要紧跟市场变化,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端供给质量,协同推进农、林、牧业与休闲、养生、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大保护大开发中撬动传统产业优化。将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领域的应用,依托电商平台助力农牧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凭借独特的区位和农产品生产、手工制造等方面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发展出口加工、物流运输和国际商贸,拉动相关产业投资。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加快产业振兴
培育和壮大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须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建设资金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加强偏远地区水、电、气、交通及通讯设施的规划建设,把实现区域内市场一体化目标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提高民族地区县与县、县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基础设施通达度、通畅性和均等化水平。
具体而言:一是注重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协同发展,开好多站点、低票价的“慢火车”,实施“公铁接驳”联运新模式,扩大高铁辐射区域,加快沿线县域城镇化进程,打通民族地区产业对接的“最后一公里”,确保2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全部实现“六通”(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通互联网)。对户数较少、解决“六通”成本高、生活环境差的自然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二是加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改扩建通村入户道路,满足农村大宗物流、快递货运通行需求,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三是抢抓大数据、“互联网+”发展契机,以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为目标,加大信息化设施投资力度,推进城乡宽带普及提速工程,进一步提高信息网络覆盖水平。四是强化对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检修和保养,并适时改造升级。
以利益联结为枢纽,构建产业脱贫机制
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挥利益联结纽带作用,调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扶贫。政府做好制度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信用担保、协调服务、营造环境和法律保障等工作,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开展专业化、产业化扶贫。以市场为导向,以扶贫效益到户到人为评价标准,注重产业及项目带动脱贫的效果,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与持续增收机制。鼓励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金融扶贫政策性贷款入股等方式,参与合作社分红。合作社以劳动力雇佣、技术培训等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并与龙头企业对接,运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进行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探索建立“联股联业、联股联责、联股联心”机制,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市)民变股东。
构建资金使用和项目产权管理机制,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引子”作用。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产业扶贫。在明确资产权属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将项目租赁、托管、移交给有能力的市场主体经营,实现保值增值。
以精准施策为导向,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培育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改造升级上迈出更大步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关联产业互补多赢格局,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利用好独特的生态和文化资源,走可持续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要根据各地特点,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推动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在兴办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时,要做足绿色文章,打好文化牌。
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主体,政府要在金融信贷、税收优惠、场地租赁等方面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用和服务体系建设,将文创产业率先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深挖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建立数字非遗基地,鼓励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