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专家视点 李东: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李东: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浏览:15695 来源:《中国民族报》2022年10月25日08版 作者:未知 时间:2022-11-04

旅游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准确把握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意涵、内在逻辑,落实举措,提升成效。

全面认识时代意涵

旅游流动不仅包括旅游者个体的空间流动,同时伴随着经济、文化、资本、信息、科技等要素流动,是不同地区资源禀赋调节、经济社会协调、文化交流融合、民族互动往来的重要途径。旅游发展带来的商贸交往、文化互鉴、情感沟通等,有助于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价值共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容量大,可以带动导游、非遗传承人、餐饮从业人员等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旅游服务业,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不断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交流合作中增进共识。

旅游业也是促进民生改善、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展增收就业渠道、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能的同时,促使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旅游业还是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凝聚人心、稳疆固边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随着旅游富民、旅游兴业等项目的实施,各族群众在旅游活动中增进了交流、理解、欣赏、尊重和包容。

可以说,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在经济层面实现利益共享,在文化层面实现交流互鉴,在社会层面实现包容和谐。

准确把握内在逻辑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族群众在旅游场域中接触、互动、融合的场景写照,存在着递进关系,具有特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反映了各民族接触互动的深度和广度。

交往是民族互动的初始阶段。旅游活动伴随着游客与游客、游客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交往互动,可以体现在物质、精神或者文化层面上。如,新疆喀什噶尔古城既是旅游景区又是生活区,既有游客、创客、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又有社区居民,不同主体在特色民宿、餐厅、茶馆、商店等场所交往。

交流涉及语言、文化、信息、资源等多方面。在旅游活动中,人们通过语言分享自己的感受、知识、经验等,顺畅的语言交流有助于良性互动。信息交流与资源交流是在接触与互动基础上的选择性反应,是互利与互补的直接需要。如,在旅游活动中,特色商品生产企业和个人与游客、客商建立了互利互补的商贸关系,并通过经济活动加深了相互了解和信任。

交融是交往与交流的延伸,体现了“吸引—依存—共享”的内在逻辑。旅游促进民族交融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是各民族成员在经济、文化、心理等多层面互惠互补达成的新平衡,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包容与接纳。民族交融通常包括经济交融、文化交融、心理交融等,旅游活动能够深化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联系。

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

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拓展民族交往空间。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民族地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村镇、旅游商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新线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结构,特别是开发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创新旅游发展业态,提升民族交流水平。树立大旅游产业概念,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数字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化相结合,推进旅游与文化、农林、商业、交通、城建、康养、科教、宣传等领域融合发展,打造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深度体验的新业态,提升旅游业科技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提高旅游发展质量,深化民族交融格局。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挖掘民族地区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打造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演艺项目,体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刻表达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家形象,让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成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切实推进“服务+旅游”,营造人人建设、人人共享的氛围,通过旅游发展红利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力推进“数字+旅游”,利用数字技术,通过线上旅游、云端展览等互联网手段,让游客在虚拟空间中欣赏祖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22年10月25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