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施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更加凸显。各地各部门落实好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部署,有利于把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发挥好,不仅能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扎扎实实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而且能间接拉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行业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激发更多内生增长动力。
一方面,从国际比较和国内需求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空间。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基础设施升级方面的评分为77.5分(百分制),在参评国家中位列第22位。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人均拥有量尚存在差距。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高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要求日益显著。相比之下,我国基础设施的网络性、联通性还不够强,与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的需要还不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来化解。
另一方面,科技革命、绿色发展、内需升级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新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已经全面开启;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迫切任务,我国已经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人口结构和居民消费需求结构持续变化,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还将继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需求仍会增长……这些都将衍生出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也将进一步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空间。
与此同时,日趋增加的基础设施更新需求带来大量投资机会。更新老旧基础设施,不仅事关经济发展,也事关社会民生和公共安全。我国人口密度高,传统基础设施耗费明显快于发达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的折旧年限也明显短于传统基础设施。因此,未来基础设施更新需求将持续增加。“十四五”时期,各类老旧基础设施更新将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方向。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发挥好基础设施投资的“托底”作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一是做好资金安排、项目推动等工作。建议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的节奏,各级各地行业主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帮助项目依法依规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着力提高资金的配置精准度和使用效率。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点建设领域、重点发展区域来安排项目资金使用,财政资金要更多向债务风险较低、建设需求较强、前期准备较为充分的地区倾斜。
三是持续研究和谋划储备项目。项目要走在资金前面,避免“钱等项目”。要将重大项目研究储备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地方发展实际需要,持续加强项目库建设,保持储备项目数量合理,不断提高储备项目质量。
四是强化激励督导。对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成效明显的地区,可考虑在创建国家相关试验区、示范基地等事项上给予优先支持。对财政下达资金使用等方面工作绩效突出的地区,中央财政可通过预算安排资金予以奖励。同时,要加强项目建设督导,压实地方责任,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保住了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就有了保障,也就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因此,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不断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双管齐下,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并且把退税顶在前面。继续下好减税降费的“先手棋”,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让市场主体轻装前行。减税降费要继续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针对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继续出台精准帮扶的减税降费措施。推动财力向市县基层下沉,为减税降费提供保障。同时,今年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相当于把“真金白银”直接送达企业,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增加企业现金流,保证资金及时回笼。退税资金关系到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有助于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应以此次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为契机,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重点向小微企业和制造业倾斜,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稳中求进,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金融机构根据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推动信贷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推动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一是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最大程度方便市场主体,切实维护好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有序竞争。创新和完善市场监管,丰富监管工具,守稳市场监管领域的安全底线,把“放”和“管”统一起来。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推进政务服务优化,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和便利。二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通行规则对接,不断提升外资管理和服务水平、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实现共赢多赢。
?
(作者:贾 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2022年05月17日?第10版)
经济研究所供稿
2022.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