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博物馆丨看展览
圣诞,即纪念圣人诞生的日子。在中国,提到圣人,人们最先想到的无疑是被尊为“至圣”的孔子。对于孔圣人的祭奠与纪念,从官方到民间,从古时至今日,绵延千年。 热衷祭孔的帝王们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为其服丧三年。除了家人和弟子,鲁国当地的官员和民众,也自发地前去祭祀孔子。儒生们也常聚在此地,讲习礼仪、行乡饮射礼。此时的祭孔,还仅限于鲁地,影响并不广泛。 及至汉朝大一统,高祖十二年十一月,刘邦路过鲁地,以最高规格的“太牢”之礼,祭祀孔子,首开帝王亲自祭孔之先河。不过此时这一行为还未制度化,即便汉武帝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此后也未见有西汉皇帝亲至曲阜祭孔的举动。 东汉光武帝刘秀路过阙里时,令大司空前去祭祀孔子;汉明帝则亲自到曲阜祭祀孔子,亲御讲堂,让皇太子讲经;其后汉章帝、汉安帝也来曲阜祭祀孔子及其弟子,可见此时儒家学说进一步得到官方的认可。 汉章帝祭孔时,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他问孔子的后人孔僖,今日之会,是不是增添了你等宗族的光荣? 这是君臣之间微妙的博弈,孔僖听后不卑不亢地回答,臣听说明主圣主都会尊师重道,陛下亲自来此,是崇礼先师,增辉圣德的事,至于光荣,非我等所敢承受。 以改革著称的北魏孝文帝,除了促进民族融合,也推动了祭孔的官方化和制度化。太和初年下诏令各地郡县祭祀孔子,亲政后又“立孔子庙于京师”,他甚至亲自去曲阜祭祀孔子,或称其仅派使者祭,但推行尊孔崇儒,确是他汉化改革的重要方略。 祭孔制度定型于唐代,《阙里文献考》载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也都曾去曲阜亲祭孔子。 孔庙祭祀的主要形式是释奠礼,开元二十年,官方颁行了《大唐开元礼》,释奠礼终于正式列入其中,“凡祭祀之名有四:一曰祀天神,二曰祭地祇,三曰享人鬼,四曰释奠于先圣先师”。 其后,后周太祖郭威在攻克兖州后,专门去曲阜祭奠。北宋的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封禅泰山,亦至曲阜礼谒孔子,并且进行了大量的追封和赏赐 清兵入关后,官方逐渐推崇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同时将京师祭孔与阙里亲祭相结合,使祭孔礼仪制度进一步完备。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南巡,在回京途中,驻跸曲阜,举行祭孔大典。他在孔庙祭祀孔子时行三跪九叩或两跪六叩大礼,拜孔子墓时,行一跪三叩礼。 不过,在祭孔这件事上表现得空前绝后的,还是乾隆,他先后曾8次亲临曲阜祭孔,以频次而言,为帝王之最。 这其中三次是在南巡回京或前往南巡的行程之中,其余均为专程前往,譬如第六次临祭是因为平定了大、小金川,所以特地前去告捷,而最后一次去时,他已经80岁高龄。 如此频繁地尊孔、祭孔,据乾隆帝自称是对孔子景仰已久,所以忍不住要来阙里祭奠,另一方面也是对父祖崇儒态度的继承。 除了皇帝亲临,在国家有大典大庆时,登基改元时,军事上获得成功后,等等,清廷都会派遣官员专门前去祭孔。 变化的谥号与规格 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孔子的尊崇,往往会进行追封追谥。 据资料整理 与谥号变化相伴随的,是祭祀孔子的具体礼仪仪式,在代代相传中完善。祭孔的祭祀过程主要有六大程序:迎神礼、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馔礼、送神礼。在祭祀时,会在三献礼的部分加入佾舞。 汉代在进行祭孔仪式时,其乐舞虽然使用了祭祀天神的,但是规格仍没有得到朝廷正式的钦定。 南北朝时,宋文帝元嘉年间,裴松之等人向皇上提议,祭孔之时,舞用八佾,但由于乐器条件限制,未能实现。南齐武帝永明三年,国家正式规定在祭孔时,须使用“六佾之舞”。 北魏的孝文帝也在祭孔祀典中钦定:孔子享用诸侯的享乐规格,采用“六佾之舞”。采用“八佾”还是“六佾”,是根据每朝对孔子的尊崇情况而定,《左传》载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凡舞皆排成方阵,八佾用六十四人,六佾三十六人。 隋文帝杨坚一统南北,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祭孔乐舞的专门形式也得以正式确立。这种专门题材的舞蹈被称为祭孔雅乐舞,也称为孔庙雅乐。隋代对孔子的册封为“先圣”“先师”,所以祭祀孔子的雅乐也命为《先圣先师之乐》。 唐朝基本沿袭了隋朝的礼乐制度。宋代的祭孔乐舞数量繁多,其演奏演唱也十分繁琐。由于资料有限,我们只能推测当时乐舞的规模,对于其舞蹈原貌,我们还不太了解。 《 (天启) 滇志》卷八《舞佾图》局部 今天,我们在一些祭孔大典上所采用的祭孔乐舞,主要是依据明清时的祭孔舞谱编排出来的。在明代一些地方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表演祭孔乐舞的有三十六人,舞衣有蝉冠、舞袍、束带、履鞋,舞器有旌节、翟、籥。翟的柄端为木龙,龙口中插有三根雉尾。 祭祀时,除了相应的乐舞,为祭祀所用的祭品、祭器也不可忽视,历朝历代都加以重视,依据史料研究,从唐宋至明清,总体上是愈加丰厚。 以清代为例,祭祀时须用两头牛(一供正位,一作羹)、二十二只羊、二十五头猪、三只鹿、干鱼大小各十条、鲜鱼二十五斤;黍、粱、稻、麦、荞;菁菜一百七十六斤、芹菜菜一十五斤、韭菜九十二斤;板栗二百零七斤、榛十六斤四两;红菱一百七十二斤;盐砖二十二斤;白盐四斤;酒體,酌献用一百三十六瓶;大蜡烛六枝、中蜡烛二十八枝、次中蜡烛四十四枝、小蜡烛二百八十六枝……煮牲用薪,春祭用二千六百一十斤,秋祭用二千斤;焚帛用苇一百二十斤;秋祭还得用冰一百一十二块,春祭则不用。 这只是举办一次丁祭大典大概所需的物品数,全国各地每年春秋两祭加起来所耗的钱粮要多得多。在开创了全国祭孔先例的唐代,时任夔州刺史的刘禹锡曾希望节省此钱以供学校所用,却被世人所讥笑。 明清两代更是在祭典上花费巨大,以丰盛为荣。 及至民国,据《孔府内宅轶事》记载,每次祭祀前,孔府都要忙着卖粮食,内宅后面有粮库,整天整天地往外运粮食。1928年统计全年用于祭祀的费用约一万六千元,折合现今人民币约70万左右,所费亦颇巨。 从春秋祭到诞辰日 1905年9月2日,光绪帝发布上谕,正式废止科举考试,也间接影响了已经延续千年的祭孔活动。 时值内忧外患之际,人们也对其愈加忽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举行春祀时,前来陪祀的官员大臣寥寥可数,而且行事散漫,不成体统,乃至光绪帝要发布谕令,严肃斥责这种现象,但早已无济于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推行“废除旧历、推行新历”的运动,传统的春秋丁祭也被新的孔子诞辰纪念日所取代。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春秋丁祭与孔子诞辰日祭祀在古代是并存的,但对于官方来说,更重要的还是春秋丁祭。 早在《礼记·文王世子》中,就有关于春、秋之时祭奠先师的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当然,此时的先圣先师并非指的就是孔子。 在祭孔的具体时间选择上,隋代定于“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即每季第二个月的上丁日祭祀,地方州郡则只需在春秋季的第二个月。唐代规定,春秋季的第二个月,都应祭祀“孔宣父”,上丁因此逐渐成为祀孔日的专称,时间也被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末。 那为什么不直接选择孔子的诞辰日作为统一的祭孔日呢?因为关于孔子生于何年何月何日的问题,已经“聚讼二千年”,至今仍有争议。 在相关古代文献中,对于孔子诞辰的表述互有出入,《春秋公羊传》中为襄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庚子,《春秋榖梁传》为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相差一个月,《史记》又称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后来,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成为一种主流的说法,民众也选择在这一天进行祭祀。 在民国时期,官方确定孔子的诞日为旧历八月二十七日,并向各地通告。在推行新历的运动中,南京国民政府将日期直接将旧历置换为新历(格里历)的8月27日,而按当时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换算,则应为9月27日。 1928年,农历二、八月的春秋祀孔被废止,1934年,8月27日“先师孔子诞辰纪念日”被定为“国定纪念日”,还制定了相关流程,如举行纪念仪式中须唱“孔子纪念歌”,即“礼记礼运篇天下为公一段”。无论如何,和传统的春秋祀孔相比,此时的孔子纪念日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 1984年,曲阜县政府率先恢复了以“孔子诞辰故里游”为名的纪念孔子活动。时间仍按旧历的8月27日换算,每年时间不一,参加观礼的多为海内外宾客。 1989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孔子诞辰故里游”正式更名为“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同时把孔子的诞辰纪念日也被调整为每年的公历9月28日,文化节的活动则从9月26日开始,延续到10月10日。 2006年,每年9月28日的祭孔大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无论后世如何评价、封号、祭奠,无论儒家学说如何发展,孔夫子永远是那个奔走于各国,克己复礼,践行理想的孔夫子,是志于学,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孔夫子。 至圣孔子,光照千秋,吾等亦应常怀尊重与仰慕之情,传承优秀之文化,践行伟大之理想。 参考资料: 董喜宁,《孔庙祭祀研究》 陈辛,《隋朝祭孔乐舞研究》 李桂民,《论祭孔的传统与孔子祭祀礼仪的变迁》 孔勇,《论清帝阙里祭孔与清前期统治合法性的确立》 董喜宁,《孔子谥号演变考》 彭志,《清代方志文庙舞佾图考论》 杜心乐,《北宋祭孔佾舞舞谱恢复考略》 李淑明,《从祭孔乐舞看儒家文化思想》 孙茜,《祭孔乐舞舞蹈动作特点分析》 陈蔚,《祭孔乐舞与国家意志表达——滇南建水祭孔乐舞与国家制度的关系研究》 邵彬,《广辟蹊径觅<韶>音——对<祭孔乐舞>承传齐国<韶>乐的探索_》 李莉,《祭孔乐舞在近代中国的沿革历程》 郭辉,《传统的发明:抗战时期孔子诞辰纪念日研究》 吴燕,《从春秋祀孔到孔子纪念日:民国时期时间秩序重构的一个个案》 王霄冰,《国家祀典类遗产的当代传承》 陈悦,《近现代祭孔的困境及其衍变轨迹》 张兵娟 王闯,《传播史上的孔庙祭祀礼制及其当代价值》 邱晓晨,《祭孔乐舞的承继与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