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加快建设韧性城市,是当今各国应对“灰犀牛”“黑天鹅”事件、筑牢人类生命安全根基的共同战略选择。近期,我国多处发生极端强降水天气,教训深刻。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3.89%,依然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超大城市7个,特大城市14个。据统计,这21个超特大城市,常住人口达2.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7%;国土面积16.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市辖区面积7.5%;GDP总量为33.6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3.1%。这些特大超大城市既是重要的居住生活聚点,更是国家财富资产的集聚重镇。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21个特大超大城市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切实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韧性城市建设,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极端强降雨过程多、致灾性强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异常严峻,人类共同家园面临巨大挑战。控制全球气温升高,历来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目标。2016年,全球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巴黎协定》提出了“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长期目标。但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已升高了约1.2℃,离目标只有0.8℃的差距;1.5-2℃的升温水平,将会引发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给人类生存带来致命性危机。2021年的美国加州大火、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持续数天之久的冰暴等,都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的明显例证。
?近年来中国的极端天气降雨过程多、致灾性强。早在1998年,我国遭遇了长江特大洪水,之后的十多年,极端天气、暴雨洪水事件发生次数较少,但近两三年以来,尤其是2021年,极端降雨天气日趋频繁,苏州和武汉强龙卷风、郑州特大洪水、陕西西安局部强降水、山西大暴雨等,引发了内涝、山洪和地质灾害,敲响了国土韧性的警钟。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显示,我国共出现41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数量较近5年均值偏少,但影响范围广、极端性显著,洪涝灾害损失占比高。从范围上看,前三季度全国共1235个县(市、区)遭受风雹灾害影响,是影响范围最广的灾种,造成1592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38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9.9亿元。
?未雨绸缪,发挥特大超大城市引领作用,全方位推进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韧性城市建设
?一是要以高规格、高标准、全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前阶段特大暴雨引发了人们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质疑。实际上,海绵城市虽然无法解决短时超高强度暴雨所造成的内涝,但一定是解决城市常态化积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气候韧性的基础所在。但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存在规划缺失、标准不一、各自为政、多头行动、范围有限等问题。为此,首先要高规格、高标准、全域式编制特大超大海绵城市总体战略规划,制定相关标准和行动计划,依法有序推进,久久为功。其次要理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明确主管部门,整合统筹资源,创新社会融资模式,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破解防治内涝的“瓶颈”和“堵点”。最后,要树立从源头到排水管网再到河道的系统思维,源头控制系统、管网建设、调蓄设施和水利防洪设施并重,跨域性、全域式推动海绵城市的综合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对极端天气灾害的抵御力。
?二是要加强建设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架构极端天气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面对极端天气引发的短时超强暴雨,精准化预警、数字化感知、智能化监测、快速化救援,提高人们的“躲避和防范能力”,最大程度降低极端天气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依然是应对极端灾害的“不二法则”。郑州特大暴雨中,当地气象部门预警不够精准以及社会对预警信息不够重视,是导致人们“无法躲避”,造成巨大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依托“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打造“城市综合防汛指挥平台”“积水监测传感系统”和“汛情系统”,智能化监测重大台风等灾害的运动轨迹趋势,实现全市重要点位积水深度的“智能探查、自动预警”。一旦积水触发预警,平台自动计算得出包含救援队伍、应急设备、应急物资在内的最优“救援方案”。要加大城市气象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力度,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度;更为重要的是,要严格依照国家《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的规定,对当地气象部门已发布的红色预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按照该级别防御标准和工作职责做好防灾应急和抢险工作,并且除特殊行业外应依法停止集会、停课、停业等。要强化通讯网络应急保障,防治极端天气灾害导致“断网”,确保应急救援体系的有序运转。
?三是要推动群众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社会韧性体系建设。加强群众的自救互救、救助信息的供需对接,社会力量有序参与,人民群众的预警演练和社会保险参与等,全方位提高社会韧性,是增强城市灾后重建的恢复力、转型力的重要保障。郑州特大暴雨期间暴露的救助信息供需对接难、社会力量有序参与不足等问题,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掌握必要的防洪防涝知识和技能,不定期组织开展预防极端天气灾害实战演练,在增强个人防护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人们自救互救的技能和水平。要搭建极端天气灾害救助信息发布平台,为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救灾、提供物资支援提供权威、透明、及时的信息和渠道,提高社会化应对的合力,提高救灾效率。要构筑旨在化解防范多灾种重大灾害系统性风险的市场化保险与再保险机制,设计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保险产品,提高城市对重大灾害的防御韧性。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10-15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