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空降软件_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_全国资源群茶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专家视点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始终坚持人民立场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浏览:2259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21-09-18

刘景华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疾焓鼻康鳎峋龉岢沟持醒刖霾卟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正是以人民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和理论最高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以人民为中心”。2018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核心价值,蕴含着鲜明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因此我们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从根本上说,党的理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前景,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只有使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使得人的精神和身体获取双重自由,人类社会才能从“必然王国”阶段走向“自由王国”阶段。因为第一,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的首要前提条件。只有使人民群众获得“全面而自由发展”,才能激发他们每个人的奋斗激情与创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整体推进。第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落实“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旨向。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共产党宣言》所昭示的“初心”,也是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和实践追求。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就一定能汇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铸就新的历史伟业、创造新的时代辉煌。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牢固树立起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并将其作为党的事业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将其价值追求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现实实践斗争相融合,以维护和尊重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需求为最终价值诉求,无论是在政治理论上还是在政治实践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一脉相传。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结合当时我国具体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立足当时国内现状和世界形势,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并以共同富裕为统领,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规划,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指明了方向。这条道路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焕发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使中国持续、快速地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领,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面对21世纪社会格局的深刻发展和变革,在继承前人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的论断,并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公平正义建设,确保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痹谇熳V泄膊吵闪?/span>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讲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薄爸泄膊掣谌嗣瘛⒀鲈谌嗣瘛⒘α吭谌嗣??!币韵敖酵疚诵牡牡持醒胱酆峡剂咳嗣袢褐诘拿篮闷诖颓猩砝?,实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即全方位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迈进?!拔颐堑哪勘昃褪侨萌逯泄硕脊细玫娜兆??!薄叭嗣袷俏颐堑持凑淖畲蟮灼?。”“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薄拔医尬?,不负人民?!薄叭嗣裰辽稀闭馓鹾煜咭灰怨嶂?,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三、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人民至上”孕育的文化土壤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论述当中,就已经充分蕴含着对于人的自由发展和追求的价值理念?!叭恕钡闹匾酝瓜?,“民本”思想充分彰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孟子首先提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从思想层面强调“民”在国家秩序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开明的封建统治者们要仁爱百姓,为百姓谋利益。管仲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主张,旨在倡导封建统治者们在保证丰衣足食的基础上教化民众,从而使得民众修德明理,最终达到稳定社会秩序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也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最好阐释。到了汉唐时期,统治者将民本思想纳入正统的意识形态,唐太宗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言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将民本思想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实践层面。至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主张,完整诠释了儒家学者的民本思想境界和高尚家国情怀。至此,宋代众多政治家以固本安民和利民富民为指引,开始了“民本”思想的社会改革实践,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封建社会发展至巅峰。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之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治理模板。古代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规律告诫执政者,应充分认识到民心所向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人民是维护执政地位的根基。但是在古代,传统民本思想是封建君主为缓和阶级矛盾所被迫作出的有限利益让步,是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存在的,是巩固专制皇权和维护统治阶级少数人利益的“治民之术”。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实现了积淀继承、现实转换和发展超越。特别是在今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其鲜明的“利民”和“为民”价值基因,为“人民至上”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我们要按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求,讲清楚人民至上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内在一致的,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钡鹊车拇葱吕砺凼且宦鱿喑械?,与“民本”“仁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是高度契合的,与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相辅相成的,阐明贯穿其中的理论基点、演进脉络、历史底蕴、实践逻辑。

四、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的征程上彰显“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到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两次踏上青海高原考察,每一次审议,每一次考察,都是深切的厚爱和巨大的鼓舞,都是对我省工作进行的全方位指导定向,既表达了对青海发展的念兹在兹,又为青海发展把脉指向,充分体现了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的科学性,切中青海实际、指引发展方向的引领性,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谋划未来、指导工作的精准性,在新时代新阶段青海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重要现实意义、深远历史意义,是推进我省开局“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和根本遵循,更加明确了青海在新发展阶段的方位和坐标,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发展阶段的着力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向着创造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生活目标迈进的殷切期望。坚守“人民至上”,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党历经百年沧桑而依然风华正茂的制胜法宝。奔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常砺“无我”之境,?;场袄⒚瘛敝?,共产党人才能在有益于社会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币?,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一切工作始终,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发展的鞭策激励、期待信任变为美好现实。

(作者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