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理解“创新街区”?如何高水平推进创新街区建设?“创新街区”需要怎样的空间创新?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客观认识经济、技术变革的空间响应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理论研究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经济形态会不断升级,将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逐步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转变。占主导的就业岗位也会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工人,向研发、金融、管理等服务业主导的技术人才、创意人才、管理人才转变。与之相伴的是,不同就业者关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会发生显著变化。其结果是,如今的经济增长已不再由大量原材料、大型港口或大规模工厂来驱动,而是更加依赖丰富多样的人口和人才。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这些人回归都市工作与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减少通勤时间成为趋势。在短距离通勤中,人们更偏好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地铁等交通方式;在中长距离通勤中,高铁将是更理想的选择。另一方面,充裕的工作机会、丰富的社交网络、完善的城市服务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大城市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吸引力。
过去20余年的城市发展也证明,创新活动的集聚正在成为推动大城市内城复兴的关键动力,创新人才则成为决定企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莫雷迪在《新就业地理》中说,虽然创新不会成为工作岗位的主要来源,但一个创新人才会带来5个新岗位,创新人才的集聚对社区的影响要远超其所占比例的影响。而对创新人才和创新活动而言,以熟人通话和简单信息交流为主的视频通话或网络会议,并不能替代创新过程中所需的“冲突”性对话和“面对面”交流。
于是,曾经受“产业空心化”困扰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大都市内城,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受到以创新人才为主的“创意阶层”的青睐,创新街区现象广泛兴起。
这与近年盛行的“新城市主义”对步行空间的注重、对密集型发展的强调高度吻合,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与当前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新型城镇化重要任务也高度一致。
准确把握创新街区的城市特质和集群本质
近来,经常有朋友会问我:“创新街区”和“创新社区”有啥差异?
准确来说,在内涵上,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共同点至少可以包括:创新人才和创新创业企业大量集聚、现代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功能混合多元、以创新创业功能为导向、无明显固定边界的中小尺度城市空间。
但更进一步而言,创新街区至少有两个更显著的特性:“创新”(以创新创业企业高度集聚形成创新导向)和“街区”(以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为表征)。尤其是街区化的生活环境,它不仅揭示了创新街区应具备的城市空间特质,而且是其区别于传统研发园区或科技园区的显著标识。该类空间对于创新导向的重视不仅强调了集群本质,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商务区或创意园区的关键特征。
体现城市特质的空间要件通常有三: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和便利设施。
公共空间主要指公园、广场、街道等为社交、休憩和娱乐提供场所的开放空间。
私人空间主要是私人拥有的、可为创新人群提供有偿服务的建筑与空间,如多样性住房、功能多元的办公楼宇等。以创新街区的办公楼宇为例,大多会提供形式多样、成本可负担的弹性化办公空间、会场、开放实验室等。
便利设施则主要包括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服务设施为居民、工作人员和游客提供生活服务,如快餐店、便利店、诊所、咖啡馆、酒吧、超市、小型宾馆和酒店等。交通设施分为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内部交通强调慢行系统和绿色出行,如自行车专用道、人行道。对外交通重视大运量快速交通系统,如地铁和快速公交系统等。
从创新街区的集群本质来看,需具备创新主体和社会网络两大要件。
创新主体包括创新驱动者和创新培育者。创新驱动者,主要是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研发机构、企业、企业家、创业者等。创新培育者,主要是服务于创新驱动者的公司或组织,如孵化器、加速器、共享空间和职业学院等,还可以包括为创新驱动者提供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风投公司等。
社会网络则分为“强连接社会网络”与“弱连接社会网络”。强弱的区别来自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频度、相互之间的情感强度和互动行为的互惠度等;前者如工作室以及专业科技人员的培训会等,后者如网络早餐会或公共空间偶遇交流等。
场所品质是创新街区建设的关键
虽然“地理已死”和“无地点性”的论点早在20世纪末即被学者广泛提及,但即使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普遍受到信息技术影响的当下,空间的作用也并未减弱。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认为,在所谓的“现代”社会中,空间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创新、创意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阶段,企业或员工关注的空间属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农业时代,农业选址注重土壤肥力。在工业化时代,企业选址强调要素成本控制和交通区位。到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以创新创意引领发展的时代,场所品质成了企业和员工对土地或空间的重要关注点。
正如地理学家大卫·哈维在《世界的逻辑》中所言,虽然进入21世纪后,空间障碍越来越少了,但人类对空间特性或差异反而变得更敏感了,关键原因就是城市空间特质的细微差异,决定了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方向。
曼纽尔·卡斯特尔斯将资本、人才、技术以及信息的流动称为“流动的空间”,将基于此形成的社会称为“网络社会”,城市或城市内部不同等级的特定空间则是构成“网络社会”的节点。对资本和人才有亲和力的空间,成为备受青睐的地方。
这种“亲和力”就是地理学家段义孚将空间和场所区分开来的关键。在他看来,当空间附加环境和情感归属后,就成为“场所”,场所品质成为不同空间吸引、留住资本和人才的关键。对此,乔尔·科特金早在《新地理》中就指出,技术变革也可能只是对不同城市或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机会重新洗牌而已。
因此,在服务业和创新、创意主导的城市发展时代,城市竞争将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
第一个层面是不同城市之间城市品质或城市精神的差异,包括当地城市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
究其原因,城市品质或城市精神决定着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落脚城市的选择。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偏好富有冒险精神、宽容失败的城市。
迈克尔·斯托珀尔在《城市经济的崛起和衰落》中通过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发展路径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发现,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州的大环境形成一个很好的自然实验,最终导致城市发展路径不同的根源就是城市精神。
第二个层面的竞争来自城市内部空间。这方面的竞争将决定企业和人才在某个特定城市落脚后,选择在城市内部哪一处空间开展事业和生活。这个层面竞争的是城市微观空间环境的品质,也就是所谓的“场所品质”。
西尔和克拉克在《场景》中明确提出,场所质量和创新岗位之间可以说是鸡与蛋的关系,谁先谁后很难确定,但两者之间确实是高度相关的。
从纽约硅巷、伦敦硅环、巴塞罗那22@街区等广泛兴起的创新街区典型案例来看,小尺度的城市街区或空间的场所质量已然成为新型知识密集经济的空间组织要素,也是城市吸引人才、匹配人和工作岗位、激发创新和经济成长的主要空间载体。
创新街区广泛兴起背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场所品质是决定创新街区在何处兴起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
提升场所品质高水平建设上海创新街区
“十四五”期间,上海的城市发展要进一步降低长期以来对高端商业、商务办公和文化创意的依赖,积极顺应国内外创新街区建设蓬勃发展的最新趋势,学习借鉴伦敦硅环、剑桥肯戴尔广场和波士顿海港广场等创新街区的规划建设经验,高标准推进上海创新街区建设。
一是施行功能空间双混合策略。
在功能定位上,注重多样性,兼顾居住(商业公寓、人才公寓等)、办公(私人办公楼宇或共享办公等)、公共服务(涵盖文化、教育、餐饮、娱乐、旅馆等)以及基础设施(以绿地、广场为代表的社交型公共空间和以创新加速器、公共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公共创新空间)等功能,形成小型范围经济,既可减缓交通压力,又可增强街区活力。
在空间设计上,可以在楼宇立体维度上混合多元功能,形成楼宇综合体,也可以在街区水平维度上布置不同功能的设施,最终实现整个街区在立体和水平上的功能混合。
二是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
上海可以研究制定创新街区或创新社区建设标准,统一有关创新街区的内涵和特征的认识,打造全球范围内创新街区建设实践的标杆,引领国内外创新街区建设方向。具体来说,可以推动实施公共空间升级计划,推行智慧街区建设计划,推动零售型的公共空间室外座位与人行道互通,建设街区创新会客厅、打造公共创新中心,鼓励房地产开发商承担创业企业入驻风险,尽可能创造低价的办公空间,实施共享办公或实施办公空间租金上限,等等。
“场所品质”正在成为空间吸引创新人才、促进知识产生、集聚创新活动的关键。以提升场所品质和激发创新活力为目标的创新街区建设,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城市空间革命。
兼顾城市品质和创新功能,着力打造创新导向的职住平衡、功能多元、土地利用混合的城市新空间,乃大势所趋。上海若顺势而为、高水平推进,将加快上海城市空间的转型和创新能级的提升。
来源:解放日报 2021-04-12
作者: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