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坚信”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颠扑不破,是因为它来自实践又经受了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因为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论的创新也就永无止境。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两个“坚信”概括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两个“坚信”统一于实践 一个也不能少
两个“坚信”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颠扑不破,是因为它来自实践又经受了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因为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对真理的认识和理论的创新也就永无止境。一方面,只有植根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才具有鲜活的生命,才能随着实践发展,非科学的学说不能也不需要“发展”,只能一个取代一个,不具备在实践中发展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科学理论只有随着实践发展才能保持生命活力,如果离开发展着的实践,把它当成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它的生命之花就会枯萎。所以,两个“坚信”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一个也不能少。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才能在实践中发展它;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发展,才能保持它的真理性。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否定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所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破除了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当做历史终极原因的传统观点和论证方式,揭示了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使人类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得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而成为真正的科学。面对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现象和问题,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至多只能就事论事地描述某些经验事实,而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能创造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
社会思想往往是多元的,但任何社会中总有一种思想处于指导的或统治的地位。这是社会意识形态运动的规律。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明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从这一客观实际出发,就要更加坚定地用马克思主义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同坚持“双百”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是统一的。真理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但真理的发展离不开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交流、相互切磋。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大胆创新,才能发展真理、繁荣学术。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只能带来思想混乱,妨碍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指导思想多元化是一种虚幻的理论主张,它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变成现实。否定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要用另一种思想取代它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借鉴吸收历史上和当代的一切有益的学术思想成果和研究方法,博采众长,但是不能照搬历史上的或当代西方的思想学说当做理论基础,不能用它们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颠扑不破,表明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客观真理性和当代价值。种种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站不住脚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没有看到它产生100多年来一直在随着实践发展。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不适合于中国的观点,无视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消极现象归咎于马克思主义而否定它的科学性的观点,不懂得理论和实践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学术”、没有“学问”的观点,无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他多门学科中的辉煌成果,也违背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决不能固守本本、漠视实践。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揭示客观规律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规律。中国人民经过千辛万苦找到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把它当做观察和改变国家命运的工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党的长期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历史上的错误和挫折,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而我们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奋起,根本原因在于重新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历史经验。
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动力是实践,源泉是实践,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理论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是满足新的实践需要,创新是解决新的实践问题的结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关键是要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把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梳理、提炼,转化为理论研究课题,依据客观实际情况特别是新的实践经验作出回答,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这就是学术理论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的问题,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问题,研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研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民幸福安康的问题,研究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问题,研究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通过对实践中新问题的理论探索,致力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领域和专门的概念、范畴,有经过世代相继发展传承下来的思想材料。科学研究必须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加工来制造思想产品,因而主要的工作形式是个人案头钻研和著述,但是就其内容或实质而言,推动研究者去加工材料的真正动力和新的思想的真正源头,都是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有不同特点,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离现实生活的远近也有区别,但其思想、理论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实际的这样或那样的反映,最终只能来自实践,并且都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因而各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以适合于自身的方式关注实践、联系实际。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正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说:“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这一言简意赅的论断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令人警醒。研究马克思主义,既要深入钻研经典作家的文本,又决不能离开自己国家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领导亿万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根本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同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直接体现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中,贯彻于党的全部实际工作之中。党的全部重要文献,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从无例外。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都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有些论者却以马克思著作中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一词为依据,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论证辩证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某种直到今天才由他们从马克思的文本中“发现”和解读出来的理论。这种离开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特别是传入中国以来的实践去解读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方法,把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变成了经院哲学的问题,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这种学风是不可取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