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关切:宗教与哲学——宗教哲学2011青岛论坛”在青岛闭幕
2011年8月24-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和《世界宗教文化》编辑部主办的宗教哲学论坛在青岛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院校的近30位著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发表论文。此次会议的主题是:“终极关切:宗教与哲学”,主要涉及:对主要哲学思想之宗教信仰维度的研究,对主要宗教思想的哲学考察,以及对宗教现象学等宗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论坛立足宗教哲学,坚持跨哲学、跨宗教的对话与交流,参会学者就有关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无论是会议论文还是有关研讨都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准,是推进国内宗教哲学研究的有益尝试。参会学者一致要求宗教哲学论坛能够继续办下去,使之成为国内宗教哲学研究以及宗教与哲学对话的理想平台。
赵广明副研究员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金泽研究员致开幕辞,并做了题为《宗教与哲学:对立还是互动》的主旨学术报告,对宗教与哲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重点论及宗教现象学对于宗教哲学研究的意义。在开幕式上致辞的还有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志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秋零教授、山东大学哲学系傅有德教授,他们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对于促进国内宗教哲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在本次论坛宣读的重要论文还包括:张志刚教授的《宗教哲学的中国意义》,李秋零教授的《西方神学与哲学的关系——从潘能伯格的<神学与哲学>一书谈起》,卢国龙研究员的《“文化主体性”断想》,黄裕生教授的《质料何以是先验的?情感何以是有序的?——论马克斯?舍勒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基础》,关启文教授的《当代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合理性》,陈立胜教授的《宗教现象的自主性——宗教现象学与化约主义的辩难》,周伟驰研究员的《洪秀全与<启示录>》,彭国翔教授的《唐君毅论儒家的宗教精神》,吴飞副教授的《奥古斯丁论死亡》,赵法生博士的《数、命与道——<周易>儒家世界观的形成与特质》,张晓梅副研究员的《使徒保罗:犹太还是希腊?》等。
?
——文章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