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
活动主题为“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
2024年6月7日至14日为集中宣传周
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8年6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
会上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
2007年11月
为庆祝ICA成立60周年
国际档案理事会决定
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013年
中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
把每年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
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我国历史上关于“档案”的种种称谓
夏之称为“图法”
商之称为“册”
周之称为“中”与“贰”(贰是副本)
春秋时称为“书”(如“宝书”“简书”“载书”)
秦汉时又称为“方书”“图书”“典籍”“图籍”
汉魏以后又出现“文书”“文案”“案牍”“文簿”“簿书”
唐代以后又有“文卷”“案卷”之称
清之称为“档案”“档册”“册档”“档子”
档案工作者为何被称为“兰台人”
“兰台”,汉代中央档案、图书库。西汉置,隶属御史府,御史中丞主管。
后置兰台令史,掌书奏,选派文学之士从事整理。
班固曾任兰台令史,奉敕利用兰台档案典籍修《汉书》,故后世也称史官为兰台。
至唐高宗,改秘书省为兰台。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
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为“兰台人”。
世界记忆名录里的中国风采
世界记忆名录属于世界记忆项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与世界遗产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立为三大遗产类旗舰项目。
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由国家档案局牵头负责,主要致力于开展世界记忆项目的实施推广、研究交流和宣传展示等活动。
世界记忆名录根据文献遗产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和影响范围,分为国际、地区、国家三级名录。
目前我国已有《甲骨文》《清代科举金榜》等15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四部医典》《侨批档案》等17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彰显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2000年,为了进一步推动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在中国的开展,正式启动实施“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立并评选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即《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目前已组织开展5批申报工作,共有198件(组)成功入选名录。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15项
1.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
2.清代内阁秘本档
3.纳西东巴古籍
4.清代科举大金榜
5.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
6.本草纲目
7.黄帝内经
8.元代西藏官方档案
9.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
10.南京大屠杀档案
11.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
12.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
13.甲骨文
14.四部医典
15.澳门功德林寺院档案文献(1645—1980)
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17项
1.本草纲目
2.黄帝内经
3.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16—19世纪)
4.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
5.元代西藏官方档案
6.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7.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
8.孔子世家明清文书档案
9.澳门功德林寺档案和手稿(1645—1980)
10.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1886)
11.四部医典
12.南侨机工档案
13.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
14.中国贵州省水书文献
15.徽州千年宗姓档案
16.成都老茶馆档案
17.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