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青海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居全国第三位,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实践载体之一,积极落实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任务措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扎实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与主题教育齐头并进。
深学细悟 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组织开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网络答题活动,广受群众好评,网络答题开始仅一周时间参与答题人数已突破15万人次;邀请国家民委和国内知名专家集中开展专题辅导学习;省委统战部举办“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培训班;青海民族大学举行青年大学生“团结与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培训班 ,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党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单位着力在拓展学习路径、盘活教育资源、创新形式方法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动我省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地见效、掷地有声。
省委统战部坚持把主题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自觉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放在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中谋划和推动,严格按照“8+X”学习要求,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组织县处级以上干部围绕统战工作主责主业举办读书班,加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党员干部全面提升素质能力。同时,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织举办第2期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培训班,分类抓好干部教育、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
省民宗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举办培训班、辅导讲座,组成宣讲组深入基层开展宣讲,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丰富方式方法,精准滴灌,凝聚思想共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学习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完整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意识、“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更加牢固。制定出台《青海省“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组织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等10项行动和民族工作数字化、精美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3项工程。积极创新探索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突出主线,修订完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全力推动示范创建工作从“数量领先”向“示范引领”转变。
深查细研 切实把准全省民族工作主题主脉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重点难点,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充分听取意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询问促整改,以整改促提高,切实推动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5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专题询问工作启动会议强调。会议通报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工作方案和省政府办公厅落实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工作方案任务分工,听取省民宗委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征求应询单位对开展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
“我省高校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有哪些好的办法和措施?如何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质效?……”6月21日,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赴青海民族大学围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在总结全省各地典型经验的同时,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集思广益研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途径和做法,找到更多更好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通过协商议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推动我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更加生动具体、更加深入人心贡献政协智慧。
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联合开展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实地调研,为全省民族宗教工作进行整体把脉、全面体检。其间,各调研组共召开座谈会68场次,面向基层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民族宗教工作人员等开展访谈356人次,发放调查问卷1900余份,组织735名干部参加民族宗教工作知识测试,并在听汇报、查资料等环节及时指出问题与不足,指导有关地区部门对标对表立行立改。同时,形成了两篇参考价值较高的调研报告,为推动全省民族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发展思路。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全省各单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靶向选题,把调查研究同推动民族领域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农村牧区、城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民族工作任务相对较重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了解基层民族工作中的问题困难,找准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在调查研究上见实效。
深耕细作 着力推动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主题教育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促进工作、推动发展上,全省各单位把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着力点,持续提升全省民族工作新成效。
省民宗委将聚焦破难题解民忧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检视主题教育成果的主战场,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组织专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和运行中热点难点跟踪分析研究。加强与国家民委的沟通衔接,争取落实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6650万元,实施民族地区补短板基础设施项目42个,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产业项目73个,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3个。动态调整申报全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200余家,深入推进40个县低氟边销茶“健康饮茶”“送茶入户”工作,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省发展改革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以政策规划引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紧盯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大“跑部”力度,做好汇报对接,及时调入调出,为全省更多事关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落地落实提供政策支撑。同时,紧盯民族地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争取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66.3亿元,实施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基层政权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等领域项目564项,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发挥文旅优势,通过文艺演出、非遗保护传承、文创产品展示、文物公益鉴定、阅读推广等活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进农(牧)区。将A级景区评定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相结合,推荐“班玛红军沟遗址”评定为国家级4A级景区,使其成为各族群众重温红军长征历史,接受红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红色旅游景点,以文化旅游事业实绩助推全省民族宗教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省体育局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持续深化体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独特作用,积极争取群众体育资金,重点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支持全省76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民族智力运动公开赛、第十七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第八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等重大赛事,不断深化“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内涵;持续加强各族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在全省8个市(州)主要县区组织开展第三次“全运惠民 健康青海”科学健身全省行系列活动,受众群众达5万余人。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2023年07月1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