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1月4日电 (杨启红)本网从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主要数据成果新闻发布会获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青海省耕地面积846.30万亩、种植园用地面积93.50万亩、林地面积6905.39万亩、草地面积59206.23万亩、湿地面积7651.78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551.72万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10.82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669.93万亩。相比于2009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二调”)而言,青海省主要地类的面积发生了变化,其中,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青海省湿地面积居全国前列。
青海省“三调”自2018年9月正式启动,历时1000多天,共组织1400余人,投入1.44亿元,于2021年完成调查任务。青海省“三调”耕地面积846.3万亩,耕地保有量目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831万亩之上,比“二调”耕地面积净减少35.8万亩。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包括政策性退耕还林减少耕地面积37.7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标注“即可恢复”减少耕地面积67.4万亩,建设占用耕地面积36.2万亩,其他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4.6万亩,共减少耕地面积175.9万亩;另一方面,由于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等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新增耕地面积140.1万亩。
湿地面积变化较大。青海省“三调”湿地面积7652万亩,居全国前列。加上水域面积3272万亩,总计1.09亿亩。比林草部门的湿地二调专项成果(以下简称“湿地二调”)少1138万亩。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增加、柴达木盆地“三调”湿地面积更加真实准确。
林地面积增长较多。青海省“三调”林地面积6905万亩,比“二调”林地面积增加1588万亩。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及生态环境改善,增加最多的地类是灌木林地。
草地面积有所增加。青海省“三调”草地面积5.92亿亩(不含沼泽草地面积5948万亩),比“二调”草地面积增加1961万亩。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二调”中的盐碱地、裸地等地类在“三调”标准中被确定为其他草地。
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青海省“三调”建设用地面积673万亩,比“二调”建设用地面积增加318万亩,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城镇发展、工矿企业用地增长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