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这座全长132米、主跨为100米的钢筋混凝土单拱桥,在克服多项高原冻土施工难题后,竣工投用。
40多年来,它不仅方便了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而且有力地助推了囊谦及青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被农牧民们称为“草原上永不消失的彩虹”。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我们将扎曲河大桥这一地标性建筑,通过设置文化长廊、主题雕塑、宣传标语等方式升级改造,打造成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囊谦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吉松保说。
作为藏族人口占比超过97%的少数民族地区,囊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将“人人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理念厚植到每个人的心中,让这块热土上的多个民族就像藏族人民喜欢吃的糌粑一样,捏成团、聚成团、抱成团。
这几天,囊谦县掀起学习郭晓荣先进事迹的热潮。1971年出生的郭晓荣是陕西人,20岁那年,他循着父辈援青的足迹来到囊谦,从一名乡镇农技员干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抛洒热血和汗水。
在30年的工作中,他有14年坚守在扶贫岗位上。特别是在担任扶贫局长期间,他跑遍囊谦的山山沟沟,将各种扶贫政策摸得滚瓜烂熟,干起工作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为了确保囊谦这个贫困大县如期脱贫,他成了“拼命三郎”,不止一次晕倒在工作现场。当地的藏族老乡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晓荣”。
无独有偶,来自江苏南通的陈东,在囊谦工作也已经有30年了。他当过老师、秘书、公安干警,担任过派出所所长、交警队长、镇长等职务,还在囊谦结婚成了家。他的脸早已晒得和当地群众一样黑,他的心也早已融入了囊谦的一草一木,群众习惯叫他“江苏康巴”。
在北京市西城区出资打造的囊谦县民族团结教育展览馆内,悬挂着一张“君华姐”跟孩子们的合影。她的全名叫张君华,是光明日报社定点帮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从2012年至今,她往返于北京和囊谦之间40余趟,不辞辛劳地谋划项目、捐资助学,特别是她负责的“光明助学金”,累计资助了1800多名囊谦贫困学生,用实际行动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
地处青海省最南端的囊谦县,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在娘拉乡中心寄宿制小学,书声琅琅,孩子们快乐地在操场上玩耍。这几年,随着软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学校里来自西藏的学生越来越多。全校现有的305名学生中,来自西藏的就有108名。
娘拉乡党委书记李岱基说,学校对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一视同仁,在生活上给了更多的关照。每周末无论再晚,都会将每个孩子送到家长手中。
在日前公布的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上,囊谦县成功“上榜”。
“这对我们来说,是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动力和新起点。”囊谦县委书记石大存说,在囊谦,各民族就像藏族谚语说的那样,“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下一步的发展中,囊谦将继续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共同擘画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丽画卷。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6日?02版)
??【走笔囊谦】?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万玛加